【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多层屋顶及其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多层屋顶及其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随着现代工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装配式建筑构件出现,现在整栋楼的建造基本都可以使用装配式建筑进行搭建。
[0003]多层屋顶作为现代比较流行的建筑风格成为了许多人的选择,多层屋顶通常是在普通建筑屋顶的基础上再增加单层或多层屋顶,层次之间方便装修工人走线、连接管道,并且还可以在顶层安装灯具,使得屋顶有层次感,更美观。
[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多层屋顶因为多层之间连接较为脆弱,运输不安全,目前通常以单层屋顶的形式加工装配式建筑,然后到现场进行组装成为多层屋顶,这样施工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使多层屋顶可以直接运输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多层屋顶,包括主顶层板(1),其特征在于:主顶层板(1)边缘固定连接有垂直于主顶层板(1)设置的第一连接框(11),第一连接框(11)远离主顶层板(1)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顶层板(12),第一顶层板(12)与主顶层板(1)相互平行,第一顶层板(12)远离主顶层板(1)一侧固定连接有垂直于第一顶层板(12)设置的第二连接框(13),第二连接框(13)沿第一顶层板(12)边缘设置,第二连接框(13)远离第一顶层板(12)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顶层板(14),第二顶层板(14)与主顶层板(1)相互平行,第一顶层板(12)开设有第一空槽(121),第二顶层板(14)靠近第一空槽(121)位置处开设有第二空槽(141);主顶层板(1)靠近第一顶层板(12)一侧和第一顶层板(12)靠近第二顶层板(14)一侧均连接有多组支撑组件(2),支撑组件(2)包括多根相互平行的支撑杆(21),每根支撑杆(21)均滑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22)和第二转动杆(23),每根第一转动杆(22)和第二转动杆(23)另一端均滑动连接于相邻支撑杆(21)上,第一转动杆(22)和第二转动杆(23)均沿支撑杆(21)长度方向滑移,相邻第一转动杆(22)和第二转动杆(23)相互交错设置,每根第一转动杆(22)中间位置处均开设有第一连接孔(221),每根第二转动杆(23)中间位置处均开设有第二连接孔(231),第一连接孔(221)和第二连接孔(231)共同插接有固定杆(241),每组支撑组件(2)的固定杆(241)共同固定连接有总连接杆(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多层屋顶,其特征在于:每根总连接杆(24)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转轴(242),转轴(242)另一端均插接于相邻总连接杆(24)上,每根总连接杆(24)另一端均开设有螺纹孔(243),每个螺纹孔(243)内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44),螺纹杆(244)另一端均螺纹连接于相邻总连接杆(24)上的螺纹孔(243)内,总连接杆(24)靠近螺纹孔(243)位置处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带轮(245),第一带轮(245)螺纹连接于螺纹杆(244)上,转轴(242)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246),第一带轮(245)和第二带轮(246)外共同套设有皮带(24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多层屋顶,其特征在于:每根螺纹杆(244)均螺纹连接有螺母(2441),当螺母(2441)抵接于总连接杆(24)上时,螺纹杆(244)与相邻总连接杆(24)分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多层屋顶,其特征在于:支撑杆(21)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211),弹簧(211)自然状态下均能够伸出支撑杆(2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桂儒,赵长海,李海甲,张豪严,于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中巩现代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