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连廊及其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7482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03
本申请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连廊及其施工工艺,属于装配式建筑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多组连廊组件,连廊组件均包括底板和顶板,底板两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槽体,顶板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垂直于顶板设置的侧墙板,侧墙板固定连接有插接块,插接块均能够插接于对应的安装槽体内,底板固定连接有承托板,底板开设有搭接槽,底板开设有多个通槽,每个通槽内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梁,底板开设有注浆孔,每根连接梁均固定连接有拉绳,拉绳均由注浆孔伸出底板设置;每个侧墙板一端均开设有定位滑槽,每个侧墙板另一端均固设有定位滑轨,定位滑轨滑动连接于定位滑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快速对连廊构件进行定位,加快安装速度的效果。加快安装速度的效果。加快安装速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连廊及其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连廊及其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连廊,原是中国古建的一种形式,即建筑和建筑之间的连接构筑物,上有顶,没有围护结构。连廊设置一方面出于建筑功能上的要求,它可以方便两塔楼之间的联系。同时连体具有良好的采光效果和广阔的视野而可以用做观光走廊或休闲咖啡厅等。现在连廊也使用装配式建造方式进行建造,较短的连廊可以直接一体成型并通过吊机吊装到施工位置,较长的连廊需要分为多段,依次通过吊机吊装到施工位置。
[0003]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较长的连廊在施工时由于需要分段吊装,每次吊装都需要找准连廊构件的位置,吊装过程比较费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能够快速对连廊构件进行定位,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连廊及其施工工艺。
[0005]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连廊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连廊,包括多组连廊组件,连廊组件均包括底板和顶板,底板两端固定连接有垂直于底板设置的安装槽体,底板和安装槽体内共同固定连接有多根第一连接钢筋,第一连接钢筋由两个安装槽体内伸出,顶板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垂直于顶板设置的侧墙板,侧墙板远离顶板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配合安装槽体的插接块,插接块对应每根第一连接钢筋位置处均开设有第一连接孔,顶板和侧墙板内共同固定连接有多根第二连接钢筋,第二连接钢筋由第一连接孔处伸出插接块,插接块均能够插接于对应的安装槽体内,第一连接钢筋均能够插接于对应的第一连接孔内;底板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沿底板宽度方向设置的承托板,底板底部另一侧开设有沿底板宽度方向设置的搭接槽,承托板能够卡接于搭接槽内,底板开设有多个通槽,通槽均沿底板宽度方向设置,每个通槽内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梁,连接梁均能够滑动连接于相邻底板的通槽内,底板顶部对应每个通槽位置处均开设有注浆孔,注浆孔均与对应的通槽连通,每根连接梁均固定连接有拉绳,拉绳均由注浆孔伸出底板设置;每个侧墙板一端均开设有定位滑槽,定位滑槽沿侧墙板长度方向设置且打通侧墙板,每个侧墙板另一端均固设有定位滑轨,定位滑轨能够滑动连接于相邻侧墙板的定位滑槽内。
[0006]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进行连廊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首先用吊机将底板吊到楼
房对应位置处,并进行固定,顶板通过插接块和安装槽体完成快速定位,再将顶板固定好后即可完成第一组连廊组件的安装,后续连廊组件的安装都是通过承托板对底板进行高度方向上的定位,然后通过连接梁和通槽对两个底板进行定位,施工人员通过拉动拉绳将连接梁伸入前一个底板内部,使连接梁固定住两个底板的相对位置,在将两个底板之间连接处加固后,再吊装顶板,顶板可由定位滑轨和定位滑槽完成快速定位,顶板沿定位滑槽向下滑动落到底板上后施工人员即可对其进行固定,最后减掉拉绳,向注浆孔内注浆,对通槽进行填充。整体施工过程吊机吊装连廊构件时可快速定位,连廊各个构件之间固定快速,有效减少施工时间。
[0007]优选的,连接梁一端开设有弧面,连接梁另一端开设有配合弧面的凹槽。
[0008]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弧面方便连接梁更容易插入通槽内,同时凹槽让两根连接梁相互靠近时能够抵接的更紧密,使底板之间的固定更加牢固。
[0009]优选的,底板对应每个通槽内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管套,连接梁滑动连接于管套内。
[0010]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管套能够避免因为底板内部太粗糙而导致施工人员难以拉动连接梁,同时能够在底板浇铸和养护过程中起到支撑通槽的作用,避免通槽塌陷。
[0011]优选的,顶板和侧墙板内均固定连接有多根第三连接钢筋,第三连接钢筋沿顶板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三连接钢筋均由顶板或侧墙板两侧伸出,相邻两连廊组件的所有相互抵接的第三连接钢筋上共同抵接有U型板,U型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具有弹性的密封层,两个密封层能够分别与两个连廊组件的顶板抵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三连接钢筋用于将两组连廊组件的顶板和侧墙板焊接在一起,U型板用于密封连廊组件的连接处,减少雨水等物质的渗透。
[0013]优选的,当插接块插接于对应的安装槽内时,第一连接钢筋抵接第二连接钢筋,插接块对应每根第一连接钢筋和第二连接钢筋抵接处开设有焊接通槽,焊接通槽均与对应的第一连接孔连通。
[0014]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焊接通槽给施工人员焊接第一连接钢筋和第二连接钢筋的空间。
[0015]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连廊施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连廊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一、前期准备:计算需要施工连廊的长度,计算需要连廊组件的样式和数量;二、浇铸成型:在指定模具内放好钢筋并倒入浇注料,进行挤压成型;三、烘干养护:将成型的连廊组件进行养护,养护完成后进行烘干,将拉绳穿过注浆孔并将拉绳固定在连接梁上,将连接梁插入通槽内,让连接梁一端伸出底板;四、初始安装:将连廊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用吊车吊起第一块底板,并将底板吊至待加工位置并进行焊接固定,然后吊机吊起第一块顶板,让插接块插接于安装槽体内,焊接固定顶板;五、后续安装:吊机将第二块底板吊起,将第二块底板放在前一块底板的承托板上,然后调整底板位置,让连接梁插入第一块底板的通槽内,完成预定位,工作人员站在第一块底板上拉动拉绳,将连接梁向第一块底板方向拉动,吊机松开第二块底板,工作人员焊接固定第二块底板;吊机吊起第二块顶板,让第二块顶板的定位滑轨插接于第一块顶板的
定位滑槽内,放下第二块顶板,工作人员焊接固定第二块顶板;六、完成安装:重复步骤五,直至所有连廊组件安装完毕;七、最后加固:将拉绳余出部分剪短,向注浆孔内注入砂浆,对所有连廊组件的连接处、底板上表面和连廊组件外部涂抹水泥,并进行养护。
[0016]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进行连廊施工的时候,第一块顶板通过插接块和安装槽体完成快速定位,后续连廊组件的安装都是通过承托板对底板进行高度方向上的定位,然后通过连接梁和通槽对两个底板进行定位,施工人员通过拉动拉绳将连接梁伸入前一个底板内部,使连接梁固定住两个底板的相对位置,顶板可由定位滑轨和定位滑槽完成快速定位。整体施工过程吊机吊装连廊构件时可快速定位,连廊各个构件之间固定快速,有效减少施工时间。
[0017]优选的,步骤二还包括:在指定模具对应通槽位置处放置管套,并在管套对应注浆孔处钻孔;步骤三还包括:将连接梁插入管套内。
[0018]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管套能够避免因为底板内部太粗糙而导致施工人员难以拉动连接梁,同时能够在底板浇铸和养护过程中起到支撑通槽的作用,避免通槽塌陷。
[0019]优选的,步骤七还包括:在对所有连廊组件的连接处、底板上表面和连廊组件外部涂抹水泥前,将U型板卡接于所有连廊组件之间。
[0020]通过采用上述方案,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连廊,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连廊组件(1),连廊组件(1)均包括底板(11)和顶板(12),底板(11)两端固定连接有垂直于底板(11)设置的安装槽体(111),底板(11)和安装槽体(111)内共同固定连接有多根第一连接钢筋(112),第一连接钢筋(112)由两个安装槽体(111)内伸出,顶板(12)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垂直于顶板(12)设置的侧墙板(121),侧墙板(121)远离顶板(12)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配合安装槽体(111)的插接块(1211),插接块(1211)对应每根第一连接钢筋(112)位置处均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212),顶板(12)和侧墙板(121)内共同固定连接有多根第二连接钢筋(122),第二连接钢筋(122)由第一连接孔(1212)处伸出插接块(1211),插接块(1211)均能够插接于对应的安装槽体(111)内,第一连接钢筋(112)均能够插接于对应的第一连接孔(1212)内;底板(11)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沿底板(11)宽度方向设置的承托板(115),底板(11)底部另一侧开设有沿底板(11)宽度方向设置的搭接槽(116),承托板(115)能够卡接于搭接槽(116)内,底板(11)开设有多个通槽(113),通槽(113)均沿底板(11)宽度方向设置,每个通槽(113)内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梁(114),连接梁(114)均能够滑动连接于相邻底板(11)的通槽(113)内,底板(11)顶部对应每个通槽(113)位置处均开设有注浆孔(1131),注浆孔(1131)均与对应的通槽(113)连通,每根连接梁(114)均固定连接有拉绳(1141),拉绳(1141)均由注浆孔(1131)伸出底板(11)设置;每个侧墙板(121)一端均开设有定位滑槽(1213),定位滑槽(1213)沿侧墙板(121)长度方向设置且打通侧墙板(121),每个侧墙板(121)另一端均固设有定位滑轨(1214),定位滑轨(1214)能够滑动连接于相邻侧墙板(121)的定位滑槽(121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连廊,其特征在于:连接梁(114)一端开设有弧面(1142),连接梁(114)另一端开设有配合弧面(1142)的凹槽(114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连廊,其特征在于:底板(11)对应每个通槽(113)内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管套(1132),连接梁(114)滑动连接于管套(1132)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连廊,其特征在于:顶板(12)和侧墙板(121)内均固定连接有多根第三连接钢筋(123),第三连接钢筋(123)沿顶板(12)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三连接钢筋(123)均由顶板(12)或侧墙板(121)两侧伸出,相邻两连廊组件(1)的所有相互抵接的第三连接钢筋(123)上共同抵接有U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甲赵长海薛桂儒李彩霞刘传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中巩现代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