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形屋顶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4219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形屋顶构造,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屋顶本体,所述屋顶本体包括底板、伸缩隔热层、伸缩吸光层和翻转屋檐,所述底板一体固定在房屋上端,所述伸缩隔热层、伸缩吸光层和翻转屋檐皆设置在底板上端且依次自下向上排列设置,所述伸缩隔热层右端设有收纳棚,所述收纳棚内部底端设有第一垫板,所述伸缩隔热层的隔热板伸出后与垫板抵触,所述第一垫块上端固定有第二垫块和伸缩吸光层,所述第二垫块上端铰接有翻转屋檐,所述伸缩吸光层可翻转堆叠收纳在收纳棚内。可翻转堆叠收纳在收纳棚内。可翻转堆叠收纳在收纳棚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形屋顶构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变形屋顶构造。

技术介绍

[0002]在冬天严寒地区经常会出现暴雪或者冰雹的情况,而暴雪或者冰雹对于太阳能板十分的不利,可能会导致太阳能板的破裂而损坏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但是目前对于上述问题解决办法基本上是通过人工盖一层布片在屋顶上,而这样的需要人手动操作,且效果很差,盖布片太慢也会导致冰雹已经对部分太阳能板进行砸损,因此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而且太阳能吸热在太阳直射时吸收的太阳能最多,因此需要时刻调节太阳能板的角度,并且房屋屋檐可起到挡雨雪、冰雹和阳光等,因此需要对屋檐进行伸缩调节,可更好的实现上述效果,因此设计一款屋顶和屋檐皆可伸缩变形的幕墙建筑屋檐构造十分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顶和屋檐皆可伸缩变形的可变形屋顶构造。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这种可变形屋顶构造,包括屋顶本体,所述屋顶本体包括底板、伸缩隔热层、伸缩吸光层和翻转屋檐,所述底板一体固定在房屋上端,所述伸缩隔热层、伸缩吸光层和翻转屋檐皆设置在底板上端且依次自下向上排列设置,所述伸缩隔热层右端设有收纳棚,所述收纳棚内部底端设有第一垫板,所述伸缩隔热层的隔热板伸出后与垫板抵触,所述第一垫块上端固定有第二垫块和伸缩吸光层,所述第二垫块上端铰接有翻转屋檐,所述伸缩吸光层可翻转堆叠收纳在收纳棚内。
[0005]进一步的,所述伸缩隔热层包括移动板和隔热板,所述移动板内设有第一移动槽,所述隔热板移动设置在第一移动槽内。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移动槽底部设有伸缩汽缸,所述伸缩汽缸连接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固定在隔热板底部,所述第一移动槽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隔热板两端的侧壁固定有滚轮,所述滚轮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伸缩吸光层包括伸缩架、翻转板、滑块和转动电机,所述伸缩架固定在伸缩隔热层上端,所述翻转板设有四段,每段翻转板之间铰连接,所述伸缩架内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每段翻转板的底部固定有滑轮,所述翻转板第二段与第三段的滑轮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滑轮嵌在第二滑槽内,所述伸缩架上固定有所述转动电机,所述翻转板第一段上端连接所述转动电机。
[0008]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板各段可翻转的角度为0

90度。
[0009]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板的上端面固定有若干间距相等的太阳能发电板。
[0010]进一步的,所述翻转屋檐包括翻转架、屋檐主体、伸缩连杆、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翻转架内设有第二移动槽,所述屋檐主体架设在第二移动槽上,所述屋檐主体上端设
有若干相互铰接的伸缩连杆,所述伸缩连杆两两一组呈X型,每组伸缩连杆之间铰连接,所述翻转架上设有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连接杆与最左端的伸缩连杆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架与第二垫块铰连接,所述翻转架与第二垫块之间通过转动轴承连接,所述转动轴承与第二电机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底板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0013]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板和隔热板皆采用耐高温隔热材质制成。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伸缩隔热层以及伸缩吸光层的设置,结合底板采用透明材质制成,即在伸缩隔热层和伸缩吸光层收缩时,形成阳光房;2、通过伸缩吸光层的伸缩设置,能够通过转动电机将翻转板收纳至收纳棚内,且可通过转动电机转动调节翻转板的角度,使阳关正照射在太阳能发电板上,在发电最大的同时,可防止由于暴雨、暴雪和冰雹等恶劣天气对太阳能发电板的影响;3、通过翻转屋檐的设置,使屋檐能够实现翻转和伸缩的效果,可随时操控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启动,来实现伸缩和翻转收纳的效果,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伸缩吸光层的立体图;图5为图4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翻转屋檐的平面结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伸缩隔热层的剖视图。
[0016]附图标记:1、底板;2、伸缩隔热层;20、伸缩汽缸;21、伸缩杆;22、隔热板;23、移动板;24、滚轮;3、伸缩吸光层;30、太阳能发电板;31、伸缩架;310、第二滑槽;32、翻转板;33、转动电机;34、滑块;4、收纳棚;40、第一垫块;41、第二垫块;5、翻转屋檐;50、翻转架;500、第二移动槽;51、屋檐主体;52、伸缩连杆;53、第一电机;54、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8]参照图1至7所示,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底板1采用透明材质制成,在伸缩隔热层2以及伸缩吸光层3收缩后,即可实现形成阳光房的屋顶,伸缩隔热层2即通过伸缩汽缸20对隔热板22进行拉伸实现收缩,而伸缩吸光层3通过通过转动电机33将翻转板32收纳至收纳棚4内,且可通过转动电机33转动调节翻转板32的角度,使阳关正照射在太阳能发电板30上,在发电最大的同时,可防止由于暴雨、暴雪和冰雹等恶劣天气对太阳能发电板30的影响,而翻转屋檐5是通过第一电机53和第二电机54启动来控制每组伸缩连杆52的收缩,伸缩
连杆52收缩带动屋檐本体前后移动,即实现伸缩效果,而翻转即通过第二电机54带动转动轴承转动,即同时带动屋檐翻转。
[0019]这种可变形屋顶构造,包括屋顶本体,屋顶本体包括底板1、伸缩隔热层2、伸缩吸光层3和翻转屋檐5,底板1一体固定在房屋上端,伸缩隔热层2、伸缩吸光层3和翻转屋檐5皆设置在底板1上端且依次自下向上排列设置,伸缩隔热层2右端设有收纳棚4,收纳棚4内部底端设有第一垫板,伸缩隔热层2的隔热板22伸出后与垫板抵触,第一垫块40上端固定有第二垫块41和伸缩吸光层3,第二垫块41上端铰接有翻转屋檐5,伸缩吸光层3可翻转堆叠收纳在收纳棚4内。
[0020]参照图2所示,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伸缩隔热层2包括移动板23和隔热板22,移动板23内设有第一移动槽,隔热板22移动设置在第一移动槽内。
[0021]参照图7所示,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移动槽底部设有伸缩汽缸20,伸缩汽缸20连接伸缩杆21,伸缩杆21固定在隔热板22底部,第一移动槽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滑槽,隔热板22两端的侧壁固定有滚轮24,滚轮24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
[0022]伸缩汽缸20启动带动伸缩杆21前后移动,同时即可带动顶部的隔热板22前后移动,而隔热板22通过滚轮24和滑槽的滑动连接更好的实现前后推动,节省伸缩汽缸20所需要的推动力。
[0023]参照图4至5所示,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伸缩吸光层3包括伸缩架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形屋顶构造,包括屋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本体包括底板(1)、伸缩隔热层(2)、伸缩吸光层(3)和翻转屋檐(5),所述底板(1)一体固定在房屋上端,所述伸缩隔热层(2)、伸缩吸光层(3)和翻转屋檐(5)皆设置在底板(1)上端且依次自下向上排列设置,所述伸缩隔热层(2)右端设有收纳棚(4),所述收纳棚(4)内部底端设有第一垫板,所述伸缩隔热层(2)的隔热板(22)伸出后与垫板抵触,所述第一垫块(40)上端固定有第二垫块(41)和伸缩吸光层(3),所述第二垫块(41)上端铰接有翻转屋檐(5),所述伸缩吸光层(3)可翻转堆叠收纳在收纳棚(4)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形屋顶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隔热层(2)包括移动板(23)和隔热板(22),所述移动板(23)内设有第一移动槽,所述隔热板(22)移动设置在第一移动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变形屋顶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槽底部设有伸缩汽缸(20),所述伸缩汽缸(20)连接伸缩杆(21),所述伸缩杆(21)固定在隔热板(22)底部,所述第一移动槽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隔热板(22)两端的侧壁固定有滚轮(24),所述滚轮(24)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形屋顶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吸光层(3)包括伸缩架(31)、翻转板(32)、滑块(34)和转动电机(33),所述伸缩架(31)固定在伸缩隔热层(2)上端,所述翻转板(32)设有四段,每段翻转板(32)之间铰连接,所述伸缩架(31)内设有第二滑槽(310),所述每段翻转板(32)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道远李盛虹陈丕耀李舜平林协侠
申请(专利权)人:博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