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反射面辅助的分布式MIMO雷达目标检测方法与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877423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反射面辅助的分布式MIMO雷达目标检测方法,包括:根据每个智能反射面与其接收阵列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得到智能反射面的阵元的优化相移量;根据智能反射面阵元的优化相移量对智能反射面进行控制,雷达发射信号并进行接收信号;对某一距离单元的接收信号统一传输到处理中心;通过设置虚警率,得到检测门限;根据传输到处理中心的信号和检测门限,对该距离单元进行目标检测;如果检测统计量大于门限值,则表示该方向的该距离单元上存在目标。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智能反射面来增强分布式MIMO雷达接收天线的信号强度,改善目标检测的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相应的电子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相应的电子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相应的电子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反射面辅助的分布式MIMO雷达目标检测方法与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雷达探测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反射面辅助的分布式MIMO雷达目标检测方法与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智能反射面是一种由大量低成本的被动无源反射元件组成的平面,每个元件能都能够独立地对入射信号进行相位和幅度的改变。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将智能反射面运用到6G无线通信中,通过智能放射面改善接收端的信噪比,扩大信号的覆盖范围,减少覆盖盲区。文献《Towards Smart WirelessCommunications via 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s:A Contemporary Survey》 (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Tutorials,2020)总结和展望了智能反射面在无线通信中的巨大潜力和应用前景。在文献《Review of MetasurfaceAntennas for Computational Microwave Imaging》(IEEE Transa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反射面辅助的分布式MIMO雷达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根据每个智能反射面与其接收阵列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得到智能反射面的阵元的优化相移量;步骤S2:根据步骤S1得到的智能反射面阵元的优化相移量对智能反射面进行控制,雷达发射信号并进行接收信号;对某一距离单元的接收信号统一传输到处理中心;通过设置虚警率,得到检测门限;步骤S3:根据步骤S2中的传输到处理中心的信号和检测门限,对该距离单元进行目标检测;如果检测统计量大于门限值,则表示该方向的该距离单元上存在目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反射面辅助的分布式MIMO雷达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对于窄带分布式MIMO雷达系统,系统安装有M根发射天线和N根接收天线,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远距离的放置在待测目标周围;智能反射面放置在接收天线附近,且每个智能反射面被其邻近的接收天线控制,可以实现幅度和相位调整;分布布置的每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都等效为单个天线,智能反射面也等效为单个天线;对于二维平面的情况,M根发射天线和N根接收天线的坐标分别为(tx
k
,ty
k
),k=1,

,M和(rx
l
,ry
l
),l=1,

,N;目标的位置坐标为(x0,y0);和分别表示(x,y)和(x',y')之间的距离和信号传输时间,其中c为光速;发射天线同时发射M个正交的窄带信号,表示为||s
k
(t)||2=1,E是总发射能量;每个接收天线接收从目标直接反射的信号和由智能反射面反射的目标信号;由于发射的为窄带信号,则第l个接收天线的接收信号表示为:其中α
lk
表示从第k个发射天线到第l个接收天线的传输路径上目标的雷达截面积,且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1的复高斯分布α
lk
~CN(0,1);其中是均值为0方差为高斯复噪声;是从第l个智能反射面到第l个接收天线之间的信道是从第l个智能反射面到第l个接收天线之间的信道是第l个智能反射面在接收天线控制下的增益,其中和分别为相应的幅度和相位值;其中ψ
k
=2πf
c
(τ(tx
k
,ty
k
,x0,y0)

τ(tx1,ty1,x0,y0)),
ꢀꢀꢀꢀꢀꢀꢀꢀꢀꢀꢀ
(3)其中τ是第1个发射天线的信号经过目标反射后到第1个接收天线的传输时延;ψ
k
是是第k个发射天线到目标的传输路径相对于第1个发射天线到目标的传输路径的时延差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伟林强宋宁哲方其庆邓斌李洪力刘根胡亚敏张从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