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基坑降水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基坑降水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的基坑降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基坑降水是指在开挖基坑时,地下水位高于开挖底面,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坑内,为保证基坑能在干燥条件下施工,防止边坡失稳、基础流砂、坑底隆起、坑底管涌和地基承载力下降而做的降水工作。基坑降水方法主要有:明沟加集水井降水、轻型井点降水、喷射井点降水、电渗井点降水、深井井点降水等等。
[0003]基坑工程中的井点降水,是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一种方法,故又称“井点降水法”。在基坑开挖前,先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再将多个滤水管的顶端通过弯联管与环形的总管连通,同时利用抽水设备进行抽水,并将抽出的水排出至排水井内,从而使得所挖基坑的土始终保持干燥状态。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由于每个井点周围的水位降低是呈漏斗状分布,整个基坑周围的水位降落必然是近大远小呈曲面分布,而地下水位降落的曲面分布必然引起邻近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缩小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基坑降水结构,包括预埋在基坑(1)四周的滤水管(2),基坑(1)顶端的设置有环形的总管(3),滤水管(2)与总管(3)之间设置有弯联管(4),弯联管(4)一端与滤水管(2)的顶端连通,弯联管(4)的另一端与总管(3)连通,总管(3)上连接有抽水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1)的四周均挖设有第一排水井(6),第一排水井(6)靠近基坑(1)的一侧挖设有第二排水井(7),第一排水井(6)与第二排水井(7)之间设置有连通管(8),连通管(8)的一端与第一排水井(6)的底部连通,连通管(8)的另一端与第二排水井(7)的底部连通,连通管(8)的中部插设有闸门(9),闸门(9)上连接有钢绳(10),钢绳(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地面上;第一排水井(6)内设置有浮板(11),浮板(11)上连接有用于将钢绳(10)顶起的顶杆(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基坑降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装置(5)包括抽水泵(51)和抽水管(52),抽水泵(51)放置在第一排水井(6)上方,总管(3)与抽水泵(51)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抽水管(52)的一端与抽水泵(51)的出水口连通,抽水管(52)的另一端伸入第一排水井(6)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基坑降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11)与第一排水井(6)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13),限位组件(13)包括限位块(131)和限位槽(132),限位块(131)固定连接在浮板(11)上,限位槽(132)开设在第一排水井(6)的内壁上,限位块(131)与限位槽(132)配合使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基坑...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