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小鼠模型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7161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善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属于医学动物模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丰富生存环境EE改善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构建了一种通过丰富生存环境EE减轻心机梗死损伤后不良重塑的小鼠模型,解决了如何验证丰富生存环境EE可以作为一种用于促进心梗后损伤修复的方法的技术问题;构建的模型为评估心肌梗死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提供了一种实验选择。为今后临床上具有缺血性心脏病高危因素的人群防治心机梗死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进行实验研究的对象;借助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为针对缺血性心脏病高危人群进行的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具有临床转化的医学价值。值。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小鼠模型构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善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小鼠模型构建方法,属于医学动物模型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中国患心血管疾病人数约3.3亿,其中缺血性心脏病(IHD)患者约1100万。急性心肌梗死是IHD最严重的类型,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既往研究多聚焦于心肌梗死后的治疗,缺乏对心梗早期的预防或干预。尽管药物治疗和再灌注治疗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心肌梗死后严重左心室重构所导致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仍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希望可以通过构建一种基于识别早期危险因素并进行干预的动物模型,研究其对于心梗后损伤修复的影响,最终为临床具有缺血性心脏病高危人群的防治提供方法策略。
[0003]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心肌梗死也被越来越认为是一种心身相关疾病,其发病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应激是心身疾病的重要研究方向。应激通常被分为恶性应激(disress)和良性应激(eustress)。其中恶性应激与心血管的疾病的研究已经非常普遍,如压力、敌意、悲伤等因素往往导致高血压和心肌梗死加重;而良性应激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非常罕见。2010年,细胞杂志上首次报道丰富小鼠生存环境(Enriched Environment,EE)可以显著降低黑色素瘤和结肠癌进展,其中的EE正是良性应激的理想模型。
[0004]此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EE作为良性应激模型开展了不同疾病的研究工作,因为其可以较好地模拟人类运动、社交和适度生存挑战状态。研究表明EE除了参与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如脑卒中损伤修复、学习记忆、神经退行性疾病外,还参与多种实体肿瘤的发生发展、视网膜损伤修复、急性肝损伤等多种疾病。通过对上述研究分析发现EE调控这些疾病的重要机制之一是通过介导免疫炎症,而免疫炎症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中亦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包括急性炎症期、纤维增殖期以及慢性稳定期,而EE模型在急性心肌梗死后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本
亟需验证EE是否可以作为一种模型用于促进心梗后的损伤修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如何验证丰富小鼠生存环境EE可以作为一种用于促进心梗后损伤修复的方法的技术问题。
[0006]为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改善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1:构建丰富环境模型,并在该环境下对实验小鼠进行饲养,初步验证EE模型构建成功;
[0008]步骤2:进行急性心肌梗死干预手术,对实验小鼠进行心肌梗死模型手术;
[0009]步骤3:观察EE预适应后心肌梗死模型小鼠的生存率,评估EE模型对心梗后小鼠生存率的影响;
[0010]步骤4:观察EE预适应后心肌梗死模型小鼠心梗后心功能的指标;评估EE模型对心梗后小鼠心功能的影响;
[0011]步骤5:观察EE预适应后心肌梗死模型小鼠心梗后梗死区形态学的变化;评估EE模型对心梗后小鼠梗死区形态学的影响。
[0012]优选地,上述步骤1中初步验证EE模型构建成功是通过检测小鼠下丘脑BDNF蛋白表达高低来初步验证EE模型构建成功。
[0013]优选地,上述步骤4中心功能的指标包括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和后壁的厚度、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搏出量和射血分数。
[0014]优选地,上述步骤5中梗死区形态学的变化包括小鼠梗死区域的面积、梗死区室壁厚度和梗死区细胞外基质ECM合成成分的变化。
[0015]优选地,所述梗死区细胞外基质ECM合成成分包括α

SMA、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蛋白。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改善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小鼠模型构建方法在评估治疗心肌梗死药物中的应用。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改善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小鼠模型构建方法在评估治疗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中的应用。
[0018]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构建一种能够减轻心机梗死损伤后不良重塑的小鼠模型,使其具临床转化医学价值,为今后临床具有缺血性心脏病高危因素的人群防治心机梗死需要的理论支持提供可实验的对象。
[0020]EE模型虽然在肿瘤性疾病以及脑损伤性疾病中运用广泛,但是在心肌梗死中的运用尚属首次。又因为EE通过调控免疫炎症参与其他疾病的发生发展,而急性心梗也与免疫炎症密切相关,因而,本专利技术提出了EE作为一种能够减轻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程度的小鼠模型的构建条件,提供了一种改善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期望借助本专利技术能够为缺血性心脏病高危人群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EE预适应4周后小鼠下丘脑BDNF蛋白质水平的Western Blot结果及其定量分析,*为p<0.05。
[0022]图2为:EE预适应4周后小鼠下丘脑BDNF mRNA水平的结果,*为p<0.05。
[0023]图3为:EE预适应4周后小鼠下丘脑BDNF免疫荧光检测结果,*为p<0.05。
[0024]图4为:EE预适应4周后,实施心肌梗死干预,对照组小鼠与EE组小鼠生存率比较分析,起始心梗组每组40只小鼠,*为p<0.05。
[0025]图5为:EE预适应4周后,实施心肌梗死干预,对照组小鼠与EE组小鼠超声学检测结果,*为p<0.05。
[0026]图6为:EE预适应4周后,实施心肌梗死干预,对照组小鼠与EE组小鼠组织学检测结果,*为p<0.05。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专利技术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28]如图1

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善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小鼠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步骤1:构建丰富环境模型,并在该环境下对实验小鼠进行饲养,初步验证EE模型构建成功;
[0030]步骤2:进行急性心肌梗死干预手术,对实验小鼠进行心肌梗死模型手术;
[0031]步骤3:观察EE预适应后心肌梗死模型小鼠的生存率,评估EE模型对心梗后小鼠生存率的影响;
[0032]步骤4:观察EE预适应后心肌梗死模型小鼠心梗后心功能的指标;评估EE模型对心梗后小鼠心功能的影响;
[0033]步骤5:观察EE预适应后心肌梗死模型小鼠心梗后梗死区形态学的变化;评估EE模型对心梗后小鼠梗死区形态学的影响。
[0034]上述步骤1中初步验证EE模型构建成功是通过检测小鼠下丘脑BDNF蛋白表达高低来初步验证EE模型构建成功。
[0035]上述步骤4中心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小鼠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构建丰富环境模型,并在该环境下对实验小鼠进行饲养,初步验证EE模型构建成功;步骤2:进行急性心肌梗死干预手术,对实验小鼠进行心肌梗死模型手术;步骤3:观察EE预适应后心肌梗死模型小鼠的生存率,评估EE模型对心梗后小鼠生存率的影响;步骤4:观察EE预适应后心肌梗死模型小鼠心梗后心功能的指标;评估EE模型对心梗后小鼠心功能的影响;步骤5:观察EE预适应后心肌梗死模型小鼠心梗后梗死区形态学的变化;评估EE模型对心梗后小鼠梗死区形态学的影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小鼠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初步验证EE模型构建成功是通过检测小鼠下丘脑BDNF蛋白表达高低来初步验证EE模型构建成功。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小鼠模型构建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均波孙爱军柏佩原潘丽虹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