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转换直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7156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双联转换直流继电器,包括外壳体,外壳体上具有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和第三接线柱,外壳体内还设置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的中部设置有动铁芯,动铁芯上的方设置有动触片,第一接线柱连接在呈U字形的弯桥上,第二接线柱连接在第一静触片上,第三接线柱连接在第二静触片上,动触片的一端位于弯桥内,动触片另一端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静触片,下方设置有第二静触片,弯桥与动触片沿长度方向平行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减小继电器的宽度,减小继电器安装所需的占用空间,同时使得继电器的组装工序更加简单、节约成本,并提高其生产效率。并提高其生产效率。并提高其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联转换直流继电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气开关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双联转换直流继电器。

技术介绍

[0002]双联转换直流继电器是一种市面上常见的继电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接入的电流使得电磁线圈产生电磁感应带动动铁芯以及动触片移动,带动动触片通过弯桥与不同的静触片连接,实现不同接线柱之间的导通来控制电路的通断,如图1所示,目前市面上的动触片11和弯桥10,两者往往是呈垂直方向安装的,为了能够将动触片11和弯桥10盖住,这样就需要继电器整体外壳的宽度设计得较大,导致其所需的安装空间较大。
[0003]另外,传统的双联直流继电器在其外壳体上需要设置三个接线端子,三个接线端子需要分别与对应的正极或者负极电连接,实现电流从继电器内部的流入和流出,其中接线端子需要与继电器内部的导线电连接,之后导线将电流传送至电磁线圈处,如果接入的电压达标,则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力刚好会带动继电器内部的动、静触头接触实现电流的输出,确保用电安全,这种结构存在的缺陷是:接线端子与导线连接时,由于导线为漆包线,需要先将漆包线脱漆,之后再将导线脱漆的部分焊接再接线端子上,其加工操作十分麻烦、工艺复杂,并导致整体的加工效率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减小继电器的宽度,减小继电器安装所需的占用空间,同时使得继电器的组装工序更加简单、节约成本,并提高其生产效率的双联转换直流继电器。
[0005]为此,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方案来实现的:
[0006]双联转换直流继电器,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上具有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和第三接线柱,所述外壳体内还设置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的中部设置有动铁芯,所述动铁芯的上方设置有动触片,所述第一接线柱连接在呈U字形的弯桥上,所述第二接线柱连接在第一静触片上,所述第三接线柱连接在第二静触片上,所述动触片的一端位于所述弯桥内,所述动触片另一端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静触片,下方设置有第二静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桥与动触片沿长度方向平行设置。
[0007]所述第一接线柱、电磁线圈、动铁芯、动触片和弯桥左右地设置有两组。
[0008]所述动铁芯的上方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与复位弹簧配合压紧,所述推杆与动触片连接。
[0009]所述外壳体包括上壳盖和下壳盖,所述上壳盖的边角处具有凹陷部,在所述凹陷部的底端形成安装台阶,所述安装台阶上设置有供螺丝穿过的通孔,所述下壳盖在与所述通孔对应处开设有螺纹孔。
[0010]还包括两个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的一端位于外壳体的外部,另一端位于外壳体的内部并与外壳体内部的导线电连接,所述导线与外壳体内部的电磁线圈电连接,在所
述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破线端子,所述破线端子的一端刺入所述导线并与其电连接,所述破线端子的另一端与其中一个接线柱电连接。
[0011]所述破线端子与导电片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导电片的另一端铆接在第一静触片或第二静触片上。
[0012]所述下壳盖在靠近其外缘位置处环绕地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被压紧在上壳盖和下壳盖之间。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优点为:1、弯桥与动触片沿长度方向平行设置,使得继电器整体的宽度变小,有效减少了继电器安装的占用空间,便于继电器的安装;2、通过在上壳盖的边角处设置凹陷部,使得上、下壳盖之间连接部更加接近,进而保证紧固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产品的密封圈被压在上壳盖和上壳盖之间的压力更大、更可靠稳定,保证产品的密封性能更好,产品防护等级更高。3、通过设置破线端子实现导线与接线柱的电连接,使得其中一个正极或者负极电流可以通过接线柱进行连接,其连接方式更加简单,有效减少了接线端子的数量,使得其整体的加工操作更加简单,有效提高继电器的生产效率。4、由于导电片与静触片采用铆接工艺连接,较之前的用弹簧接触或直接焊接在静触片上的工艺,在静触片通电发热时接触点不会受高温氧化而导致连接不稳定;在继电器振动的环境下接触点不会应振动时弹簧或焊接点振动导致接触点不稳定,提高的产品的抗振性能。
附图说明
[0014]本技术有如下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下壳盖的结构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去掉上壳盖后的视图;
[0018]图4为图3去掉下壳盖后的视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0]图6为传统双联直流继电器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所示,本技术公开的双联转换直流继电器,包括外壳体,外壳体上具有第一接线柱6、第二接线柱7和第三接线柱8,外壳体内还设置有电磁线圈19,电磁线圈19的中部设置有动铁芯18,动铁芯18的上方设置有动触片11,第一接线柱6连接在呈U字形的弯桥10上,第二接线柱7连接在第一静触片13上,第三接线柱8连接在第二静触片15上,动触片11的一端位于弯桥10内,动触片11另一端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静触片13,下方设置有第二静触片15,弯桥10与动触片11沿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第一接线柱6、电磁线圈19、动铁芯18、动触片11和弯桥10左右地设置有两组。动铁芯18的上方设置有推杆17,推杆17与复位弹簧12配合压紧,推杆17与动触片11连接,方便带动动触片11复位。外壳体包括上壳盖5和下壳盖3,上壳盖5的边角处具有凹陷部1,在凹陷部1的底端形成安装台阶2,安装台阶2上设置有供螺丝穿过的通孔,下壳盖3在与通孔对应处开设有螺纹孔9。还包括两个接线端子4,接线端子4的一端位于外壳体的外部,另一端位于外壳体的内部并与外壳体内部的导线电连接,导线
与外壳体内部的电磁线圈19电连接,在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破线端子16,破线端子16的一端刺入导线并与其电连接,破线端子16的另一端与其中一个接线柱电连接。破线端子16与导电片14的一端电连接,导电片14的另一端铆接在第一静触片13或第二静触片15上。下壳盖3在靠近其外缘位置处环绕地设置有凹槽20,凹槽20内设置有密封圈21,密封圈21被压紧在上壳盖5和下壳盖3之间,保证二者压紧配合后的密封性。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弯桥10与动触片11沿长度方向平行设置,使得继电器整体的宽度变小,有效减少了继电器安装的占用空间,便于继电器的安装;通过在上壳盖5的边角处设置凹陷部1,使得上、下壳盖之间连接部更加接近,进而保证紧固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设置破线端子16实现导线与接线柱的电连接,使得其中一个正极或者负极电流可以通过接线柱进行连接,有效减少了接线端子4的数量,改变了接入方式,使其连接方式更加简单,使得其整体的加工操作更加简单,有效提高继电器的生产效率,而且由于导电片与静触片采用铆接工艺连接,较之前的用弹簧接触或直接焊接在静触片上的工艺,在静触片通电发热时接触点不会受高温氧化而导致连接不稳定;在继电器振动的环境下接触点不会应振动时弹簧或焊接点振动导致接触点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双联转换直流继电器,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上具有第一接线柱(6)、第二接线柱(7)和第三接线柱(8),所述外壳体内还设置有电磁线圈(19),电磁线圈(19)的中部设置有动铁芯(18),所述动铁芯(18)的上方设置有动触片(11),所述第一接线柱(6)连接在呈U字形的弯桥(10)上,所述第二接线柱(7)连接在第一静触片(13)上,所述第三接线柱(8)连接在第二静触片(15)上,所述动触片(11)的一端位于所述弯桥(10)内,所述动触片(11)另一端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静触片(13),下方设置有第二静触片(15),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桥(10)与动触片(11)沿长度方向平行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转换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柱(6)、电磁线圈(19)、动铁芯(18)、动触片(11)和弯桥(10)左右地设置有两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转换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铁芯(18)的上方设置有推杆(17),所述推杆(17)与复位弹簧(12)配合压紧,所述推杆(17)与动触片(1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转换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丁志闫玉峰戴孟仕戴心怡周树意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智光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