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碰撞的增材制造沉积头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增材制造领域,涉及一种防碰撞的增材制造沉积头。
技术介绍
[0002]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基于离散
‑
堆积原理,以粉末或丝材作为加工原料,通过“自下而上”的材料累加进而实现快速成形的技术。增材制造技术优势在于可以解决高性能、结构复杂或难加工材料零部件的制造难题,减少加工工序、缩短时间成本,并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目前,增材制造技术在汽车、医疗、电子产品、航空业和建筑业均有重要应用。
[0003]增材制造系统一般由增材沉积热源、增材送料装置、增材沉积头、保护气输送装置和控制系统等构成,其中增材沉积头相对贵重,其内部结构复杂,是将热源能量传递给基板的重要部件,并对制造精度起着较大作用。但是,由于搭载增材沉积头的运动执行机构具有高自由度、沉积路径的规划出现差错和操作人员的误操作等原因,增材沉积头极易与基板或工件等发生刚性碰撞,碰撞位置产生的部件变形会直接干扰后续沉积过程,严重时碰撞冲击力会对沉积头内部结构(例如镜片等)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坏,使得整个沉积头报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防碰撞的增材制造沉积头,包括沉积基座(1)和沉积嘴(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冲击力装置(2)和防撞快换装置(4);所述沉积基座(1)和沉积嘴(3)之间通过缓冲冲击力装置(2)连接,所述沉积嘴(3)末端与防撞快换装置(4)内壁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碰撞的增材制造沉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冲击力装置(2)包含弹簧(2
‑
1)、第一紧固螺栓(2
‑
2)、刚性小球(2
‑
3)、快换限位环(2
‑
4)、快换调整环(2
‑
5)、第二紧固螺栓(2
‑
6)和刚性小球拖座(2
‑
7);刚性小球拖座(2
‑
7)、快换限位环(2
‑
4)和快换调整环(2
‑
5)通过第一紧固螺栓(2
‑
2)和第二紧固螺栓(2
‑
6)相连接,其中快换限位环(2
‑
4)和刚性小球拖座(2
‑
7)可形成一个容纳刚性小球(2
‑
3)的可活动空间;刚性小球(2
‑
3)在不受外力的影响下可在空间内自由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碰撞的增材制造沉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基座(1)下端外壁上设有与快换限位环(2
‑
技术研发人员:吴东江,蔡昕彤,朱玟旭,牛方勇,马广义,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