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环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7118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小型环形器。小型环形器包括外壳和磁性组件,外壳内设有腔体,磁性组件设于腔体中,磁性组件包括中心导体,中心导体包括:中心圆盘;至少三个引脚,引脚的第一端与中心圆盘连接,第二端伸出腔体,引脚的第二端设置为草帽状结构;以及至少三个Y结,Y结的第一端与中心圆盘连接,第二端设置为伞状结构,伞状结构包括弧形凸缘,引脚和Y结两两相间设置,草帽状结构在中心圆盘的径向上同时由外向内覆盖设于其两侧的弧形凸缘的至少部分区域,草帽状结构与伞状结构之间存在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小型环形器能够在更小的体积下,保证较好的插损性能,同时不增加材料成本。同时不增加材料成本。同时不增加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环形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小型环形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5G通信系统的发展,多通道的设计对实现其功能的器件的小型化要求越来越高,而环形器作为通信系统的主要元器件,环形器的小型化已是其中的关键。现阶段主要以尺寸为Ф10mm的环形器为最为普遍,而现阶段对下一代小型化尺寸要求主要以Ф7mm为主。
[0003]环形器功能的实现主要依托铁氧体材料及中心导体的形状设计,而在小型化的实现中,高介电常数,低插损的铁氧体材料成为性能实现的关键。现阶段行业内铁氧体性能较好的水平大约为介电常数ε在14至16之间,而要实现小型化,在线宽不变的情况下,铁氧体的介电常数ε大约要达25至30之间。但达到此性能要求的铁氧体材料开发难度大,开发周期长,实现可能性并不确定。
[0004]如何实现环形器的小型化,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以上所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环形器,能够在更小的体积下,保证较好的插损性能,同时不增加材料成本。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小型环形器,包括外壳和磁性组件,所述外壳内设有腔体,所述磁性组件设于所述腔体中,所述磁性组件包括中心导体,所述中心导体包括:
[0008]中心圆盘;
[0009]至少三个引脚,所述引脚的第一端与所述中心圆盘连接,第二端伸出所述腔体,所述引脚的第二端设置为草帽状结构;以及
[0010]至少三个Y结,所述Y结的第一端与所述中心圆盘连接,第二端设置为伞状结构,所述伞状结构包括弧形凸缘,所述引脚和所述Y结两两相间设置,所述草帽状结构在所述中心圆盘的径向上同时由外向内覆盖设于其两侧的所述弧形凸缘的至少部分区域,所述草帽状结构与所述伞状结构之间存在间隙。
[0011]作为小型环形器的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引脚的第一端为第一杆状结构,所述第一杆状结构穿过两个所述弧形凸缘之间的间隙后与所述草帽状结构连接。
[0012]作为小型环形器的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草帽状结构上设有安装孔,用于连接外部电路。
[0013]作为小型环形器的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Y结的第一端设置为第二杆状结构,所述第二杆状结构与所述伞状结构连接。
[0014]作为小型环形器的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引脚和所述Y结分别绕所述中心圆盘的中心轴线均匀分布。
[0015]作为小型环形器的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磁性组件还包括上永磁体、上铁氧体、下
铁氧体、第一下永磁体和第二下永磁体,所述上永磁体、所述上铁氧体、所述中心导体、所述下铁氧体、所述第一下永磁体和所述第二下永磁体自上而下叠放设置。
[0016]作为小型环形器的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磁性组件还包括端子固定板,所述端子固定板设于所述上铁氧体和所述上永磁体之间,所述端子固定板的周部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草帽状结构一一对应设置。
[0017]作为小型环形器的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磁性组件还包括接地板,所述接地板设于所述第一下永磁体和所述下铁氧体之间。
[0018]作为小型环形器的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外壳包括:
[0019]上壳体,下端设有开口,所述壳体包括顶板和不少于两个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均连接于所述顶板的下表面,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形成让位槽,所述草帽状结构经所述让位槽穿出所述腔体;以及
[0020]下壳体,设于所述上壳体的开口端,所述下壳体包括底板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的数量与所述第一侧壁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二侧壁均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正对设置,且所述上壳体在所述下壳体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落入所述下壳体在该平面内的投影内,所述第二侧壁能够一一对应地插入所述让位槽中。
[0021]作为小型环形器的一个可选的方案,每个所述第一侧壁的两个侧边在同一高度上设有相同的凹槽,所述凹槽的高度与所述中心导体的安装高度相同。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3]本技术提供的小型环形器包括外壳及设于外壳的腔体中的中心导体,中心导体由中心圆盘、引脚和Y结构成,引脚外端上的草帽状结构在中心圆盘的径向上由外向内覆盖Y结外端上的弧形凸缘,两者之间能够形成电容,同时结合引脚本身的电感效应,串联形成LC谐振电路,使环形器能够在更小的体积下,保证较好的插损性能,同时不增加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小型环形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小型环形器的分解示意图;
[0027]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中心导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
[0030]100、磁性组件;200、上壳体;300、下壳体;
[0031]1、中心导体;11、中心圆盘;12、引脚;121、草帽状结构;122、第一杆状结构;123、安装孔;13、Y结;131、伞状结构;132、第二杆状结构;
[0032]2、上永磁体;3、上铁氧体;4、下铁氧体;5、第一下永磁体;6、第二下永磁体;7、端子固定板;8、接地板;9、连接端子;
[0033]201、顶板;202、第一侧壁;203、凹槽;301、底板;302、第二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如图1

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型环形器,整体直径不超过7毫米,该小型环形器包括外壳和磁性组件100,外壳内设有腔体,磁性组件100设于腔体中,磁性组件100包括中心导体1,中心导体1具体包括中心圆盘11、至少三个引脚12和至少三个Y结13,引脚12的第一端与中心圆盘11连接,第二端伸出腔体,引脚12的第二端设置为草帽状结构121;Y结13的第一端与中心圆盘11连接,第二端设置为伞状结构131,伞状结构131包括弧形凸缘,引脚12和Y结13两两相间设置,草帽状结构121在中心圆盘11的径向上同时由外向内覆盖设于其两侧的弧形凸缘的至少部分区域,草帽状结构121与伞状结构131之间存在间隙,即草帽状结构121不与伞状结构131接触。...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环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磁性组件(100),所述外壳内设有腔体,所述磁性组件(100)设于所述腔体中,所述磁性组件(100)包括中心导体(1),所述中心导体(1)包括:中心圆盘(11);至少三个引脚(12),所述引脚(12)的第一端与所述中心圆盘(11)连接,第二端伸出所述腔体,所述引脚(12)的第二端设置为草帽状结构(121);以及至少三个Y结(13),所述Y结(13)的第一端与所述中心圆盘(11)连接,第二端设置为伞状结构(131),所述伞状结构(131)包括弧形凸缘,所述引脚(12)和所述Y结(13)两两相间设置,所述草帽状结构(121)在所述中心圆盘(11)的径向上同时由外向内覆盖设于其两侧的所述弧形凸缘的至少部分区域,所述草帽状结构(121)与所述伞状结构(131)之间存在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环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12)的第一端为第一杆状结构(122),所述第一杆状结构(122)穿过两个所述弧形凸缘之间的间隙后与所述草帽状结构(12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环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草帽状结构(121)上设有安装孔(123),用于连接外部电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环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Y结(13)的第一端设置为第二杆状结构(132),所述第二杆状结构(132)与所述伞状结构(13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环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12)和所述Y结(13)分别绕所述中心圆盘(11)的中心轴线均匀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环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组件(100)还包括上永磁体(2)、上铁氧体(3)、下铁氧体(4)、第一下永磁体(5)和第二下永磁体(6),所述上永磁体(2)、所述上铁氧体(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敏张典鹏王春明田学红刘朝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大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