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地龙净化污泥的方法及其在修复土壤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876946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地龙净化污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蚯蚓的吞食、消化作用将污泥中的有机物和细菌转化为蚯蚓粪;S2、蚯蚓能吞噬污泥中的有机废弃物作为食物,蚯蚓体内消化道分泌的酶物质的化学作用以及肠道微生物的生化作用,研磨的物理作用、消化的化学作用,把有机废弃物快速转化成具有更细结构和多种微生物的类腐殖质物质,最后以蚯蚓粪的形式排出;S3、蚯蚓不断在土壤中的穿梭觅食,促进土壤有大量交错纵横的微通道;S4、通过蚯蚓与微生物协同作用、加速污泥中有机物质多元化深度全降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蚯蚓的吞食、消化作用将污泥中的有机物和细菌转化为蚯蚓粪,改善土壤无害化程度,提高污泥回收利用价值。提高污泥回收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地龙净化污泥的方法及其在修复土壤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地龙净化污泥的方法及其在修复土壤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土壤污染物的种类繁多,按性质分析:主要分为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生物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含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涉含汞、镉、铅、砷等重金属以及过量的氮/磷植物营养元素和氧化物、硫化物和氟化物等;涉各种化学农药、农膜、包装、除草剂、洗涤剂、石油及其裂解产物和酚类等,包括有机合成产物和生活工矿业污染物等。现有的技术处理污泥的方法如下:
[0003]1、热力学修复技术,利用热传导,热井或热墙,或热辐射,无线电波加热对污染土壤的修复;
[0004]2、热解吸修复技术,以加热沸点以上使吸附土壤中的有机物挥发成气态后再分离处理;
[0005]3、焚烧法,将废物在炉中焚烧使高分子有害物分解成低分子/经过除尘烟、冷却净化后使气达到排放标准;
[0006]4、土地填埋法,将废物添加石灰等方式调节土壤的营养、保持污染物在土壤慢速降解;
[0007]5、化学淋洗,用生物化学溶剂在重力作用通过水压力推动淋洗液注入污染土层中,进行分离和污水处理。
[0008]6、堆肥法,传统方法,将有机物类和粪便等混合,在堆过程使微生物作用来降解土壤中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0009]7、植物修复改善土壤对优选的植物及其根基微生物直接吸收、来降解污染物修复土壤自然生态环境植被景观。
[0010]8、水渗透反应墙,原位处理在浅层土壤与地下水构筑一个渗透墙体,污染物与墙内材料反应发生物理被净化。
[0011]9、生物修复用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修复被污染环境或消除环境中污染物,利用土着菌外来菌基因工程菌,对污染物共代谢基质转化降解作用,使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强化降解,达到治理修复目的。本专利技术以蚯蚓(蚯蚓又称地龙)自然动态催化吸收污染物含寄生虫/病原菌和病毒/肠道细菌/炭疽杆菌肠/结合杆菌类等,让蚯蚓群深度自然优化共代谢转化为有机绿康肥王,从而达到治理修复土壤自然生态环境的效益,土壤无二次污染,低成本高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利用地龙净化污泥的方法及其在修复土壤中的应用。
[001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14]一种利用地龙净化污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通过蚯蚓的吞食、消化作用将污泥中的有机物和细菌转化为蚯蚓粪,改善土壤无害化程度;
[0016]S2、蚯蚓能吞噬污泥中的有机废弃物作为食物,蚯蚓体内消化道分泌的蛋白质酶、脂肪分解酶、纤维分解酶、甲壳酶、淀粉酶物质的化学作用以及肠道微生物的生化作用,研磨的物理作用、消化的化学作用,把有机废弃物快速转化成具有更细结构和多种微生物的类腐殖质物质,最后以蚯蚓粪的形式排出;
[0017]S3、蚯蚓不断在土壤中的穿梭觅食,促进土壤有大量交错纵横的微通道,形成烟囪效应吸收自然环境的光照和空气与氧及水份,促进孔道中留下排出的粪粒增加了土壤养分,同时粪粒在通道中堆叠形成许多孔隙,改善了土壤松散结构;
[0018]S4、通过蚯蚓与微生物协同作用、加速污泥中有机物质多元化深度全降解,转化为二氧化碳、水、氮、磷、氨基酸多元素循环提高土壤肥力。
[0019]一种利用地龙净化污泥在修复土壤中的应用,按比例掺杂植物类和污泥蚯蚓粪便,通过活性堆质腐殖物转化成富含高蛋白质营养物,在蚯蚓群体动态不停运作下、促进土壤在性质不同或硬梗的土壤引成有序排列、构建土壤蜂巢状的微空发酵和自然收集浓缩调理、倍增了土壤氧指数和吸收阳光紫外线及其脱水渗透率,进而提高蚯蚓成活率来吞吐杀菌、除卵虫、除毒菌源、除臭和共代谢的功能,加快了土壤污泥固废中的可降解污染物和减量稳定;快速分解了有机物和无机物变废为宝,中和土壤酸碱度,调节土壤PH值,提标堆肥营养物,深度净化和减低重金属指标。
[0020]本专利技术利用蚯蚓特殊的生态学功能,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加速污泥中有机质分解,蚯蚓体表产生的黏液能抑制菌落生长。通过蚯蚓的吞食、消化作用将污泥中的有机物和细菌转化为蚯蚓粪,改善土壤无害化程度,提高污泥回收利用价值,蚯蚓粪应用于田间,能降低污泥土地利用的环境风险。本专利技术以蚯蚓自然动态催化吸收污染物含寄生虫/病原菌和病毒/肠道细菌/炭疽杆菌肠/结合杆菌类等,让蚯蚓群深度自然优化共代谢转化为有机绿康肥王,从而达到治理修复土壤自然生态环境的效益,土壤无二次污染,低成本高效率,在世界农业科技和防治自然生态领域被受高度评赞与广度共识和深度融合。
[002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利用地龙净化污泥的方法,蚯蚓将污泥作为生长营养源,对其进行分解和吸收,实现了污泥的减量化,蚯蚓生理代谢产生的蚓粪是高效农肥和土壤改良剂;蚯蚓处理污泥降低污泥中的重金属、病原菌、苯并(a)芘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还可以将污泥转化为富含营养物质的有机肥,不会产生没有二次污染;提高污泥的降解能力,将污泥中的有害物质被蚯蚓吸收消化,同时产生蚯蚓粪继续发酵污泥,使得污泥中的有益菌含量加大,使得污泥能够发酵成有机肥料;蚯蚓将污泥中的有机物和细菌转化为蚯蚓粪,改善土壤无害化程度,提高污泥回收利用价值,蚯蚓粪应用于田间,能降低污泥土地利用的环境风险;蚯蚓消化道的研磨和代谢作用使得垃圾和污泥中的有机物逐步降解,并释放出可为植物所利用的氮、磷、钾等,排出的颗粒状结构蚓粪是一种高品质的生物有机肥,可用于农村农作物生长用肥料,相对于化学肥料具有肥力足,污染小的特点。
[0022]而且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利用地龙净化污泥在修复土壤中的应用,将修复土壤中堆肥按比例掺杂植物类和污泥地龙粪便,通过活性堆质腐殖物转化成富含高蛋白质营养
物,在地龙群体动态不停运作下、促进土壤在性质不同或硬梗的土壤引成有序排列、构建土壤蜂巢状的微空发酵和自然收集浓缩调理、倍增了土壤氧指数和吸收阳光紫外线及其脱水渗透率、进而提高地龙成活率来吞吐杀菌/除卵虫/除毒菌源/除臭和共代谢的强大功能,加快了土壤污泥固废中的可降解污染物和减量稳定。快速分解了有机物和无机物变废为宝,中和土壤酸碱度等同效能,调节PH,提标堆肥营养物,深度净化和减低重金属指标,符合国家NY/T525

2012和NY 848

2012农用规定标准,无二次污染,低碳、低能耗,节支高效、低成本、友好环境。可持续实现污泥异位堆肥资源循环利用、解决了标本兼治防护大自然生态环境用地龙修复土壤技术方法,目前该技术已被国内外农科生态环境地理学科及政府企业形成共识,替代了多元化传统处理方法而无可比拟的最佳修复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利用地龙净化污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地龙净化污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蚯蚓的吞食、消化作用将污泥中的有机物和细菌转化为蚯蚓粪,改善土壤无害化程度;S2、蚯蚓能吞噬污泥中的有机废弃物作为食物,蚯蚓体内消化道分泌的蛋白质酶、脂肪分解酶、纤维分解酶、甲壳酶、淀粉酶物质的化学作用以及肠道微生物的生化作用,研磨的物理作用、消化的化学作用,把有机废弃物快速转化成具有更细结构和多种微生物的类腐殖质物质,最后以蚯蚓粪的形式排出;S3、蚯蚓不断在土壤中的穿梭觅食,促进土壤有大量交错纵横的微通道,形成烟囪效应吸收自然环境的光照和空气与氧及水份,促进孔道中留下排出的粪粒增加了土壤养分,同时粪粒在通道中堆叠形成许多孔隙,改善了土壤松散结构;S4、通过蚯蚓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作万叶世豪黄挺薛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莞垄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