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修复水产养殖地质的复合微生态缓释颗粒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9111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修复水产养殖底质的复合微生态缓释颗粒及其应用。所述的复合微生态缓释颗粒由低温三层滚粒技术制得,包括菌酶内核、营养层和缓释层,所述菌酶内核包括脱氮副球菌、粪肠球菌、凝结芽孢杆菌、碱性蛋白酶、低温淀粉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和载体,所述营养层包括乳酸菌培养物、黄腐酸钾和腐殖酸钠,所述缓释层包括褐藻酸钠;所述载体包括凹凸棒土,其中脱氮副球菌采用的是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363的脱氮副球菌GB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修复水产养殖地质的复合微生态缓释颗粒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生物技术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修复水产养殖底质的复合微生态缓释颗粒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水产养殖业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养殖池塘生态平衡被严重打破,导致养殖池塘环境水质恶化,给养殖动物健康带来危害,也增加了养殖风险。微生态制剂的引入是在人为干预下通过提高池塘益生菌的含量增强了池塘的净化能力,目前常见的益生菌主要是经过水体流动使益生菌遍布整个水体,促进了水体中益生菌的生态平衡,保证了中上层水体的稳定性。但大部分的饲料残饵、粪便、死藻等有机质会沉降在池塘底部,池底的污染程度远高于中上层水体,污染物长期积累后厌氧腐败,造成持续的有害物质释放,严重影响了养殖池塘整体环境,加重了水体的净化压力。
[0003]池塘底部污染以有机物污染为主,可借助生物酶类和脱氮类益生菌促进含氮有机物分解为无毒害的无机盐类,供水生植物循环利用,从而达到有效去污的作用。并且,要采用微生物技术干预池塘底部问题,需要针对性将这些生物制剂投放到池塘底部,在靶向部位集中发挥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修复水产养殖底质的复合微生态缓释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态缓释颗粒包括菌酶内核、营养层和缓释层;所述菌酶内核包括脱氮副球菌、粪肠球菌、凝结芽孢杆菌、碱性蛋白酶、低温淀粉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和载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态缓释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层包括乳酸菌培养物、黄腐酸钾和腐殖酸钠;所述缓释层包括褐藻酸钠;所述载体包括凹凸棒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微生态缓释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棒土包括极小颗粒状凹凸棒土和普通凹凸棒土;所述极小颗粒状凹凸棒土的直径为0.5~1.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微生态缓释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态缓释颗粒各组分的含量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微生态缓释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氮副球菌采用的是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363的脱氮副球菌GBW

HB1904。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微生态缓释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氮副球菌菌含量≥200
×
108CFU/g,所述凝结芽孢菌含量≥200
×
108CFU/g,所述粪肠球菌菌含量≥3000
×
108CFU/g,所述碱性蛋白酶菌含量≥20万U/g,所述低温淀粉酶酶活≥5000U/g,所述木聚糖酶酶活≥2000U/g,所述甘露聚糖酶酶活≥10万U/g。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微生态缓释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态缓释颗粒的制备步骤如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朋王金龙梁晶晶王永庆张许光赵硕张宗国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尚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