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拖鞋加工后废料集中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6823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拖鞋加工后废料集中处理装置,包括机身、料罐、支架、第一机壳、第一电机、碎料杆、第一连接管、隔板、气缸、活塞、出料孔、出料管、第二机壳、第二电机、水箱、第二滤网、循环泵、第二连接管、过滤器、第三连接管、通槽、第三机壳、进风孔、热风机、出料口和出料滑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的废料处理装置,设计有废水循环利用装置,可以减少洁净水的损耗,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有湿式粉碎装置,可以实现无尘生产,同时保证了成品的洁净,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有自动出料装置可以使成品自动落料,并输送至烘干装置进行烘干,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实现废料的自动碎料、输送和烘干,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拖鞋加工后废料集中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料处理
,具体为一种用于拖鞋加工后废料集中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拖鞋是由橡胶制造而成,所产生的废料可回收利用,但现有的废料处理装置功能单一,只能对废料进行简单的收纳粉碎,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灰尘,使作业环境变得脏乱,现有的废料处理装置缺少自动出料功能,不能连续生产,降低了生产速度,现有的废料处理装置缺少水循环功能,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现有的废料处理装置自动化程度低,需要人力辅助,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增加了回收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拖鞋加工后废料集中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拖鞋加工后废料集中处理装置,包括机身、料罐、支架、第一机壳、第一电机、碎料杆、第一连接管、隔板、气缸、活塞、出料孔、出料管、第二机壳、第二电机、转轴、第一链轮、链条、第二链轮、外框、第一滤网、连杆、支撑板、水槽、出水管、水箱、第二滤网、循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拖鞋加工后废料集中处理装置,包括机身(1)、料罐(2)、支架(3)、第一机壳(4)、第一电机(5)、碎料杆(6)、第一连接管(7)、隔板(8)、气缸(9)、活塞(10)、出料孔(11)、出料管(12)、第二机壳(13)、第二电机(14)、转轴(15)、第一链轮(16)、链条(17)、第二链轮(18)、外框(19)、第一滤网(20)、连杆(21)、支撑板(22)、水槽(23)、出水管(24)、水箱(25)、第二滤网(26)、循环泵(27)、第二连接管(28)、过滤器(29)、第三连接管(30)、通槽(31)、第三机壳(32)、进风孔(33)、热风机(34)、出料口(35)和出料滑槽(3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料罐(2),所述料罐(2)的顶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架(3),所述支架(3)的顶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机壳(4),所述第一机壳(4)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输出端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碎料杆(6),且碎料杆(6)套接于料罐(2)的一侧内壁上,所述料罐(2)的底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7),所述第一连接管(7)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隔板(8),所述隔板(8)的底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气缸(9),所述气缸(9)输出端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活塞(10),且活塞(10)套接于第一连接管(7)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一连接管(7)的一侧外壁上分布开设有出料孔(11),所述出料孔(11)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出料管(12),所述机身(1)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机壳(13),所述第二机壳(13)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输出端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转轴(15),且转轴(15)转动连接于机身(1)的一侧外壁上,所述转轴(15)的一侧外壁上对称固定有第一链轮(16),所述第一链轮(16)的一侧外壁上套接有链条(17),所述链条(17)的一侧内壁上套接有第二链轮(18),且第二链轮(18)转动连接于机身(1)的内壁上,所述链条(17)的一侧外壁上分布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宁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晋江凤竹鞋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