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底盘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底盘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国家对燃油车的排放升级,以及未来对传统燃油车限行等诸多问题,新能源已经是一个势在必行的方向。目前不仅仅是乘用车,商用车全系车型也逐渐进入纯电动化的进程。在电动车的研发路线上也有诸多不同,除了传统电池组、燃料电池外,增程式也是目前电动车上都在实验的技术。增程式车辆通常包括增程系统、电驱动系统,增程系统包括发动机、发电机及增速机构等部件,电驱动系统包括电动机、变速器等部件。
[0003]目前电动车采用将增程系统和电驱动系统集中布置时,前置发动机,这种集中布置方式是横置布置形式,存在各部件布置不均匀,各部件之间容易产生干涉,并且整车的轴荷分布差;采用分体式布置时,这种布置方式虽然可以规避整车的轴荷分布差的缺点,但存在整套动力系统的体积大和重量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底盘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电动车将增程系统和电驱动系统集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底盘结构,包括车身纵梁(1)、发动机(100)、增程驱动模块(200)、充电口(2)、蓄电池(3)、配电箱(4)、行车制动器储气罐(5)、电池包(6)、传动轴(7)、后驱动桥(8)、油箱(9)和整车控制器(10),其特征在于,发动机(100)的后端与增程驱动模块(200)连接为一个动力驱动单元,所述动力驱动单元通过悬置系统安装在车身纵梁(1)前端中央位置;电池包(6)通过电池包安装支架安装在车身纵梁(1)的内侧中部;配电箱(4)安装在车身纵梁(1)的右外侧中部;行车制动器储气罐(5)安装在车身纵梁(1)的右外侧中部,行车制动器储气罐(5)位于配电箱(4)的后部;油箱(9)安装在车身纵梁(1)的左外侧中部;充电口(2)安装在车身纵梁(1)右外侧前车轮后部;蓄电池(3)安装在车身纵梁(1)右外侧前部,蓄电池(3)位于充电口(2)的后部;后驱动桥(8)安装在车身纵梁(1)后部中央位置,传动轴(7)与后驱动桥(8)的前端连接;整车控制器(10)安装在车身纵梁(1)的横向支撑梁上,所述横向支撑梁位于增程驱动模块(200)的上方;增程驱动模块(200)、充电口(2)及配电箱(4)与电池包(6)之间通过线束连接,所述线束通过线槽固定在车身纵梁(1)上;发动机(100)通过管路连接空滤器(12),空滤器(12)安装在车身纵梁(1)左外侧...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