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处理系统的容错传输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6781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系统的容错传输装置及其方法,此容错传输装置利用连接系统与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总线(SmallComputerSystemInterfacebus;SCSIbus)连接,并与伺服系统的容错传输的方法配合,共同来管理独立系统的信息传输,当有独立系统发生错误而无法传输信息时,则可借助此容错传输装置的连接系统,将传输信息的工作暂时由正常的独立系统来负责,并通知使用者,以期在部分独立系统发生错误时仍可维持整个信息处理系统工作之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容错传输装置,特别是一种应用于。由于信息处理系统必须服务多台终端机的性质,所以在信息处理系统中常常设置有许多的独立系统及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CSI),此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CSI)是一种将各种计算机外设设备连接装置到扩充的总线(BUS)上面的装置,可以让中央处理器(CPU)的负担降低,传输效能稳定,速度亦较其它接口(Interface)快速,所以一般信息处理系统或工作站常常将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CSI)用来当作硬盘或其它储存的接口。但当部分的独立系统产生错误而无法工作时,常常会造成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总线(SCSI BUS)无法传输信息,而中断了对部分终端机的服务,亦形成对使用者的不便,综上所述,如何提高信息处理系统的容错(FaultTolerance)能力,以改善独立系统产生错误所造成的不便,实为一尚待解决的技术课题。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主要包括有连接系统与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总线(SCSI bus)连接,并与伺服系统的容错传输的方法配合,共同来管理独立系统的信息传输,当有独立系统发生错误而无法传输信息时,则可借助此容错传输装置之连接系统,将传输信息的工作暂时由正常的独立系统来负责,并通知使用者,以期在部分独立系统发生错误时仍可达成传输信息的目的。下面配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详细内容及技术 本专利技术信息处理系统设置有第一独立系统20及第二独立系统30,而本专利技术的容错传输装置则包含有伺服系统10及连接系统40,伺服系统10更设置有通用输入输出接口(General Purpose Input/Output;GPIO),分别与第一独立系统20及第二独立系统30连接,用于当第一独立系统20或第二独立系统30其中任一独立系统产生错误而无法传输信息时,发出一启动讯号传送至第一独立系统20或第二独立系统30,而连接系统40可为小型计算机标准接口总线桥接装置(SCSI Bus bridge)或小型计算机标准接口总线扩展装置(SCSI Bus expander),此连接系统40亦与第一独立系统20及第二独立系统30连接,连接系统40于接收启动讯号后,将产生错误的独立系统未能传输的信息通过此连接系统40,经由另一独立系统加以传输。接下来就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独立系统20做更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照图2,说明本专利技术信息处理系统的容错传输装置的第一独立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独立系统20至少包含有第一控制单元21、第一连接单元22、第一传输单元23及第一储存单元24,第一控制单元21用于控制第一独立系统20的传输信息,而第一连接单元22与第一控制单元21相接,用于接收第一控制单元21的指令,此第一连接单元22为一小型计算机标准接口连接装置(SCSI connector),并与伺服系统10连接,同时接收致能讯号且传送至连接系统40,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传输单元23为小型计算机标准接口总线(SCSI Bus),并与第一连接单元22相接,用以传输第一独立系统20的信息,此第一传输单元23亦与连接系统40相接,当第二独立系统30产生错误时无法工作时,同时负起传输第一独立系统20及第二独立系统30信息的任务,而第一储存单元24则包含有至少一个硬式磁盘(HardDisk)所组成,此第一储存单元24与第一传输单元23相接,用于储存第一独立系统20的信息。接下来就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独立系统30做更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照图3,说明本专利技术信息处理系统的容错传输装置的第一独立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独立系统30至少包含有第二控制单元31、第二连接单元32、第二传输单元33及第二储存单元34,第二控制单元31用于控制第二独立系统30的传输信息,而第二连接单元32与第二控制单元31相接,用于接收第二控制单元31的指令,此第二连接单元32亦为小型计算机标准接口连接装置(SCSI connector),并与伺服系统10连接,同时接收启动讯号且传送至连接系统40,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传输单元33为小型计算机标准接口总线(SCSI Bus),并与第二连接单元32相接,用以传输第二独立系统30的信息,此第二传输单元33亦与连接系统40相接,当第一独立系统20产生错误而无法工作时,同时负起传输第一独立系统20及第二独立系统30信息的任务,而第二储存单元34则包含有至少一个硬式磁盘(HardDisk)所组成,此第二储存单元34与第二传输单元33相接,用于储存第二独立系统30的信息。下面参照图4说明本专利技术信息处理系统的容错传输方法的实施步骤。步骤410,当信息处理系统工作时设置容错传输机制,然后步骤420,将第一独立系统及第二独立系统之数据加以纪录于记忆单元,此记忆单元可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MOS)或非挥发性内存(Non-Volatile Random Access Memory;NVRAM),步骤430,由第一独立系统及第二独立系统分别独立工作,并执行步骤440由信息处理系统判断是否有任一独立系统产生错误,如无独立系统产生错误则回到步骤430继续工作,若有任一独立系统产生错误,则执行步骤450将错误的该独立系统的数据及一合并讯息传送至另一该独立系统,并同时执行步骤460激活容错传输机制并由信息处理系统通知使用者已有独立系统产生错误,步骤470,在错误的独立系统未修复前暂时由另一独立系统完成工作。承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其优点在于可于部分独立系统发生错误无法工作时,可利用正常的独立系统来分担错误独立系统的工作,并不似现有信息处理系统在部分独立系统发生错误无法工作时,则必须关机加以修复后才能维持整个信息处理系统的工作,所以本专利技术可供使用者自行选择修复错误独立系统的时间,且于修复之前并不会影响整个信息处理系统的工作,使作业更有效率。虽然本专利技术以前述的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之更动与润饰,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其权利要求书要求保护的范围所界定者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信息处理系统的容错传输装置,该信息处理系统设置有一第一独立系统及一第二独立系统,该容错传输装置包含有一伺服系统,该伺服系统分别与该第一独立系统及该第二独立系统连接,该伺服系统用以当其中任一该独立系统产生错误而无法传输信息时,发出一启动讯号;及一连接系统,该连接系统与该第一独立系统及该第二独立系统连接,该连接系统用以接收该启动讯号后,将产生错误的该独立系统未能传输的信息通过该连接系统,经由另一该独立系统加以传输。2.如权利要求1所述信息处理系统的容错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独立系统更包含有一第一控制单元,该第一控制单元,用以控制该第一独立系统的传输信息;一第一连接单元,该第一连接单元与该第一控制单元相接,用以接收该第一控制单元的指令,该第一连接单元并与该伺服系统连接,用以接收该启动讯号且传送至该连接系统;一第一传输单元,该第一传输单元与该第一连接单元相接,用以传输该第一独立系统的信息,该第一传输单元并与该连接系统相接,且于该第二独立系统产生错误时,同时传输第一独立系统及第二独立系统的信息;及一第一储存单元,该第一储存单元与该第一传输单元相接,用以储存该第一独立系统的信息。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信息处理系统的容错传输装置,该信息处理系统设置有一第一独立系统及一第二独立系统,该容错传输装置包含有:一伺服系统,该伺服系统分别与该第一独立系统及该第二独立系统连接,该伺服系统用以当其中任一该独立系统产生错误而无法传输信息时,发出一 启动讯号;及一连接系统,该连接系统与该第一独立系统及该第二独立系统连接,该连接系统用以接收该启动讯号后,将产生错误的该独立系统未能传输的信息通过该连接系统,经由另一该独立系统加以传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良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