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抗震连接件及综合管廊抗震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6411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抗震连接件及综合管廊抗震支架结构,包括混凝土主体,第一连接座,托臂,固定孔,连接孔,可转动挂接斜撑座结构,可缓冲支撑固定架结构,可支撑缓冲遮挡座结构,斜撑杆,第二连接座,第一连接板,弧形固定板和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固定座,缓冲槽,第二缓冲板,防滑凸起,第二连接座和管道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缓冲槽底端和第二缓冲板底端之间设置的弹簧对第二缓冲板进行缓冲工作,方便在抗震的过程中进行减震工作;安装板,连接杆,套接板,缓冲弹簧,第一缓冲板和斜撑杆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中通过缓冲弹簧推动第一缓冲板和斜撑杆,方便在工作中进行斜撑杆缓冲工作提高抗震效果。斜撑杆缓冲工作提高抗震效果。斜撑杆缓冲工作提高抗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抗震连接件及综合管廊抗震支架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综合管廊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抗震连接件及综合管廊抗震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非结构构件抗震,包括建筑机电设备抗震已经被提上日程,强制性国家标准GB50981的颁布实施,更体现了国家对建筑机电工程抗震的重视。由于目前正处于城市综合管廊和抗震支吊架行业发展初期,所以人们设计了综合管廊抗震支架。
[0003]但是现有的综合管廊抗震支架还存在着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斜撑缓冲工作,不方便在遇到地震的过程中进行减震工作以及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改变斜撑角度的问题。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抗震连接件及综合管廊抗震支架结构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式抗震连接件及综合管廊抗震支架结构,以解决现有的综合管廊抗震支架还存在着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斜撑缓冲工作,不方便在遇到地震的过程中进行减震工作以及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改变斜撑角度的问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抗震连接件及综合管廊抗震支架结构,包括混凝土主体(1),第一连接座(2),托臂(3),固定孔(4),连接孔(5),可转动挂接斜撑座结构(6),可缓冲支撑固定架结构(7),可支撑缓冲遮挡座结构(8),斜撑杆(9),第二连接座(10),第一连接板(11),弧形固定板(12)和管道(13),所述的第一连接座(2)螺栓连接在混凝土主体(1)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托臂(3)的左侧螺栓连接在第一连接座(2)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孔(4)从左到右依次开设在托臂(3)的上端;所述的连接孔(5)从左到右依次开设在托臂(3)的正表面;所述的斜撑杆(9)的另一端安装在可转动挂接斜撑座结构(6)的后表面;所述的第二连接座(10)通过固定孔(4)螺栓连接在托臂(3)的上端左侧;所述的第一连接板(11)分别螺栓连接在第二连接座(10)的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弧形固定板(12)的下端分别焊接在第一连接板(11)的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管道(13)安装在弧形固定板(12)和第二连接座(10)之间;其特征在于,该装配式抗震连接件及综合管廊抗震支架结构中所述的可转动挂接斜撑座结构(6)安装在托臂(3)的正表面右侧;所述的可缓冲支撑固定架结构(7)安装在斜撑杆(9)的一端;所述的可支撑缓冲遮挡座结构(8)安装在第二连接座(10)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转动挂接斜撑座结构(6)包括第二连接板(61),挂接板(62),固定连接板(63),支撑板(64),定位孔(65)和锁紧孔(66),所述的;所述的第二连接板(61)的上端螺栓连接在挂接板(62)的下端前面;所述的固定连接板(63)分别焊接在第二连接板(61)的左侧上部和左侧下部;所述的支撑板(64)的右侧轴接在固定连接板(63)之间;所述的定位孔(65)开设在第二连接板(6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锁紧孔(66)开设在支撑板(64)的内部中间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抗震连接件及综合管廊抗震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缓冲支撑固定架结构(7)包括安装板(71),安装孔(72),连接杆(73),套接板(74),缓冲弹簧(75)和第一缓冲板(76),所述的安装孔(72)分别开设在安装板(71)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和下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安装板(71)的上端螺栓连接在连接杆(73)的下端左侧;所述的安装板(71)的下端螺栓连接在连接杆(73)的上端左侧;所述的套接板(74)的上端螺栓连接在连接杆(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伟章琳秦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通孚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