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5717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震连接件,包括底座以及抱箍,底座包括主体以及固定于主体上的伸出部,伸出部设有水平连接部以及斜连接部,水平连接部及斜连接部上设有通孔,抱箍位于伸出部的两侧,抱箍的一端活动连接于伸出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主体与伸出部的一体成型结构,可以同时安装构件及管件,无需额外配备安装管件的零部件,实现管件与构件的安装一步到位,应用于供水、供暖、通风、热力等管道的抗震连接,抗震连接件的构件固定及管件固定位于不同的受力面,使得整个连接件的受力能够分散开来,保证整个抗震连接件的承载力及受力性能,增强抗震性能。该抗震连接件还具有操作方便,使用方式灵活多变的效果。使用方式灵活多变的效果。使用方式灵活多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连接件


[0001]本技术涉及抗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震连接件。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行业,经常会面临在结构件与建筑之间、结构件之间进行连接的问题,如将型材、钢管等固定在建筑物上,或者是型材之间的组合。因此,抗震连接件作为重要连接节点,大量应用于工程建设的安装中。
[0003]现有的抗震连接件需要与管夹相互配合安装管道,不仅安装麻烦而且安装过程中零部件易丢失。连接件与管夹配合固定部位的受力性差,不能充分做到固定和缓冲的作用,导致抗震连接稳定性差。
[0004]以上不足,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抗震连接件。
[0006]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0007]一种抗震连接件,包括底座以及抱箍,
[0008]所述底座包括主体以及固定于所述主体上的伸出部,所述伸出部设有水平连接部以及斜连接部,所述水平连接部及所述斜连接部上设有通孔,
[0009]所述抱箍位于所述伸出部的两侧,所述抱箍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伸出部上。
[0010]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凹形连接部,所述凹形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
[0011]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以及所述凹形连接部形成倒拱桥型。
[0012]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两侧中部分别向外延伸形成伸出部,所述伸出部包括第三连接部、斜连接部以及过渡连接部,所述斜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三连接部及所述过渡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斜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过渡连接部上开设有贯穿的第四通孔。
[0013]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所述斜连接部的两端侧面还连接有固定耳。
[0014]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所述固定耳的顶端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的水平面平齐。
[0015]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所述第三连接部均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平行。
[0016]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所述抱箍包括第一连接块、弧形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块,所述弧形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弧形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上开设有轴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与第四通孔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
连接块上开设有竖向通孔,所述竖向通孔与第一通孔位置相对应。
[0017]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主体与伸出部的一体成型结构,可以同时安装构件及管件,无需额外配备安装管件的零部件,实现管件与构件的安装一步到位,应用于供水、供暖、通风、热力等管道的抗震连接,抗震连接件的构件固定及管件固定位于不同的受力面,使得整个连接件的受力能够分散开来,保证整个抗震连接件的承载力及受力性能,增强抗震性能。该抗震连接件还具有操作方便,使用方式灵活多变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抱箍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抗震连接件连接槽钢、管件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抗震连接件连接建筑主体结构示意图。
[0023]在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4]1、底座,11、第一连接部,12、第二连接部,13、第三连接部,14、凹形连接部,15、斜连接部,16、过渡连接部,
[0025]2、抱箍,21、第一连接块,22、第二连接块,23、弧形连接部,
[0026]101、第一通孔,102、第二通孔,103、第三通孔,104、第四通孔,105、轴向通孔,106、竖向通孔,
[0027]3、槽钢,4、管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0029]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抗震连接件,包括底座1以及抱箍2,底座1包括主体以及固定于主体上的伸出部,伸出部设有水平连接部以及斜连接部15,水平连接部及斜连接部15上设有通孔。
[0030]主体包括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12以及凹形连接部14,凹形连接部14分别与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12相连,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12以及凹形连接部14形成倒拱桥型,第二连接部12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101,第一通孔101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固定连接抱箍2。
[0031]第一连接部11的中部及第二连接部12的中部分别向外延伸形成伸出部,伸出部包括第三连接部13、斜连接部15以及过渡连接部16,斜连接部15分别与第三连接部13及过渡连接部16连接,第三连接部13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02,第二通孔102通过与锚栓的配合固定于建筑主体上;斜连接部15的两端侧面连接有固定耳,固定耳用于固定槽钢3的位置,使得槽钢3连接的更加稳固。斜连接部15上开设有第三通孔103,第三通孔103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固定槽钢3。过渡连接部16上开设有贯穿的第四通孔104,第四通孔104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固定抱箍2。
[0032]优选的,第三连接部13与第一连接部11及第二连接部12平行。
[0033]抱箍2包括第一连接块21、弧形连接部23以及第二连接块22,弧形连接部23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块21,弧形连接部23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块22,第一连接块21上开设有轴向通孔105,轴向通孔105与第四通孔104的位置对应,第二连接块22上开设有竖向通孔106,竖向通孔106与第一通孔101位置相对应。
[0034]螺栓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块21的轴向通孔105、第四通孔104通过螺母压紧固定,使得抱箍2的一端活动连接于伸出部上,装配时,抱箍2无需跟底座1分离即可将管件4紧固到底座1上,在伸出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抱箍2,使得抱箍2将管件4夹紧的更稳固,提高连接件的抗震能力。
[0035]如图4所示,第一种安装方式
[0036]管件4放置于底座1的凹形连接部14上,抱箍2抱住管件4外部,抱箍2活动连接于伸出部的一端通过法兰螺母锁紧螺栓,抱箍2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依次穿过第二连接块22的竖向通孔106、第二连接部12的第一通孔101,再通过螺母锁紧固定,管件4稳固的固定于底座1上。伸出部上的第三连接部13与建筑墙体贴合,通过锚栓穿过第三连接部13的第二通孔102固定于建筑墙体中,
[0037]该抗震连接件适应于任意管件4长度的安装,管件4可以不需要通过其他结构件固定于建筑主体上。
[0038]如图5所示,第二种安装方式
[0039]将管件4通过抱箍2压紧固定于底座1上,槽钢3安装于伸出部的斜连接部15上,且通过固定耳卡紧槽钢3的两侧面,再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固定槽钢3。槽钢3的槽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抱箍,所述底座包括主体以及固定于所述主体上的伸出部,所述伸出部设有水平连接部以及斜连接部,所述水平连接部及所述斜连接部上设有通孔,所述抱箍位于所述伸出部的两侧,所述抱箍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伸出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凹形连接部,所述凹形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均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震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以及所述凹形连接部形成倒拱桥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震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两侧中部分别向外延伸形成伸出部,所述伸出部包括第三连接部、斜连接部以及过渡连接部,所述斜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占军
申请(专利权)人:埃力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