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用调节型头部护理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6188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用调节型头部护理枕,包括枕头主体,所述枕头主体包括头枕部和驱动部;在所述头枕部内腔中,与人头部两侧相对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头侧水囊和第二头侧水囊,与人体颈部相对位置设置有颈部水囊,与人体头顶相对位置设置有头顶部水囊;在所述驱动部内腔中设置有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满足患者的头部侧放需求,还能够根据患者的体型不同,调节护理枕的高度的角度,以此更好地贴合患者的脖颈部位;不仅如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传统的机械硬调节更换为更为轻柔的水囊调节,能极大地改善患者的使用体验。患者的使用体验。患者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用调节型头部护理枕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用调节型头部护理枕。

技术介绍

[0002]医院中神经内科的卧床病人,因行动不便,所以大多数时间都躺在病床上。目前,医院提供给病人的枕头都是普通的枕头,对于一些昏迷吞咽障碍患者而言,翻身后头部平仰,其口内的分泌物可能会反流进入气道,从而造成病人剧烈咳嗽甚至呼吸困难,严重时甚至会危害患者的生命。
[0003]申请号为“CN202010623606.6”的中国专利“神经内科护理枕”设计了一种用于神经内科卧床病人使用的具有调节功能的护理枕,能满足患者头部侧躺的需求。但是,该专利设计的护理枕没有考虑到患者的体型和年龄问题。因为年龄和体型不同,适合成年人的高度和角度就不能适合儿童。
[0004]因此,提供一种能能满足患者的头部侧躺姿态,且能根据不同体型的患者调节高度和角度的神经内科护理枕,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用调节型头部护理枕,不仅能够满足患者的头部侧放需求,还能够根据患者的体型不同,调节护理枕的高度的角度,以此更好地贴合患者的脖颈部位,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技术设计的神经内科用调节型头部护理枕,包括枕头主体,所述枕头主体包括中心位置设有后枕凹陷部的头枕部,和与所述头枕部相连的驱动部。
[0007]在所述头枕部内腔中,位于后枕凹陷部两侧、与人头部两侧相对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头侧水囊和第二头侧水囊,位于后枕凹陷部远离驱动部一侧、与人体颈部相对位置设置有颈部水囊,位于后枕凹陷部靠近驱动部一侧、与人体头顶相对位置设置有头顶部水囊。
[0008]在所述驱动部内腔中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第一双向泵和第二双向泵;通过电机能够控制第一双向泵对第一头侧水囊和第二头侧水囊内的水量进行调节,能够控制第二双向泵对颈部水囊和头顶部水囊内的水量进行调节。
[0009]通过调节第一头侧水囊和第二头侧水囊内的水量,可轻柔、不生硬地对患者的头偏侧幅度进行调节,防止其口内的分泌物可反流进入气道,从而造成病人剧烈咳嗽甚至呼吸困难。
[0010]通过调节对颈部水囊和头顶部水囊内的水量,可轻柔、不生硬地对患者的颈部高度和后仰幅度进行调节,从而使护理枕能够更好地贴合不同体型的患者,让患者的头部始终保持在一个舒适的角度。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头枕部的表面,于第一头侧水囊、第二头侧水囊、颈部水囊和头顶部水囊的相对位置均埋设有压感膜;压感膜的主要功能是对患者因转动头部二产生的压力
变化信息进行收集,从而使护理枕能够第一时间自动调整液体调节装置内各部份的水量,从而达到满足患者的头部侧放需求。
[0012]进一步地,所述头枕部内腔下部,设置有电源和控制器。所述电源、控制器、电机以及控制面板之间电性连接。控制器控制电机的开启、关闭、转向和转速等转动参数,而至于控制器具体设定参数属于现有技术,不属于本文论述重点,此处不再赘述。控制器的型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单片机、PLC或者微型计算机。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双向泵的两端分别通过软管与第一头侧水囊、第二头侧水囊连通;当第一头侧水囊中水被抽走时,第二头侧水囊中的水量必然会增加,从而辅助患者头部进行侧放。
[0014]所述第二双向泵的两端分别通过软管与颈部水囊和头顶部水囊连通;当颈部水囊中水被抽走时,头顶部水囊中的水量必然会增加,从而辅助患者的头部、颈部高度进行调节。
[0015]进一步地,所述头枕部的侧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开关、充电口、头侧部调节钮和颈部调节钮。出于实际考虑,控制面板上设置有可手动调节的头侧部调节钮和颈部调节钮,方便医护人员根据需求手动调节护理枕的各部位高度。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双向泵和第二双向泵均是依靠密封在壳体中的齿轮在相互啮合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作空间容积变化来输送液体的泵,可正反转运转,泵轴在正向、反向旋转时都能在同一个方向等量供液,进而完成对各水囊的水压的调节。
[0017]与现有的神经内科护理枕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技术设计的神经内科用调节型头部护理枕,不仅能够满足患者的头部侧放需求,还能够根据患者的体型不同,调节护理枕的高度的角度,以此更好地贴合患者的脖颈部位;不仅如此,本技术将传统的机械硬调节更换为更为轻柔的水囊调节,能极大地改善患者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外观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1]图中:1

枕头主体、2

头枕部、21

后枕凹陷部、22

压感膜、3

液体调节装置、31

第一头侧水囊、32

第二头侧水囊、33

颈部水囊、34

头顶部水囊、4

驱动部、41

电源、42

控制器、43

驱动机构、431

电机、432

第一双向泵、433

第二双向泵、434

软管、5

控制面板、51

开关、52

充电口、53

头侧部调节钮、54

颈部调节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所采取的方式和取得的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和完整地描述。
[0023]实施例
[0024]如图1、图2所示,一种神经内科用调节型头部护理枕,包括枕头主体1,其具体结构如下:
[0025]所述枕头主体1包括中心位置设有后枕凹陷部21的头枕部2,和与所述头枕部2相
连的驱动部4。
[0026]在所述头枕部2内腔中,位于后枕凹陷部21两侧、与人头部两侧相对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头侧水囊31和第二头侧水囊32,位于后枕凹陷部21远离驱动部4一侧、与人体颈部相对位置设置有颈部水囊33,位于后枕凹陷部21靠近驱动部4一侧、与人体头顶相对位置设置有头顶部水囊34。
[0027]在所述驱动部4内腔中设置有驱动机构43,所述驱动机构43包括电机431、第一双向泵432和第二双向泵433;通过电机431能够控制第一双向泵432对第一头侧水囊31和第二头侧水囊32内的水量进行调节,能够控制第二双向泵433对颈部水囊33和头顶部水囊34内的水量进行调节。
[0028]通过调节第一头侧水囊31和第二头侧水囊32内的水量,可轻柔地对患者的头偏侧幅度进行调节,防止其口内的分泌物可反流进入气道,从而造成病人剧烈咳嗽甚至呼吸困难。
[0029]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用调节型头部护理枕,包括枕头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主体(1)包括中心位置设有后枕凹陷部(21)的头枕部(2),和与所述头枕部(2)相连的驱动部(4);在所述头枕部(2)内腔中,位于后枕凹陷部(21)两侧、与人头部两侧相对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头侧水囊(31)和第二头侧水囊(32),位于后枕凹陷部(21)远离驱动部(4)一侧、与人体颈部相对位置设置有颈部水囊(33),位于后枕凹陷部(21)靠近驱动部(4)一侧、与人体头顶相对位置设置有头顶部水囊(34);在所述驱动部(4)内腔中设置有驱动机构(43),所述驱动机构(43)包括电机(431)、第一双向泵(432)和第二双向泵(433);通过电机(431)能够控制第一双向泵(432)对第一头侧水囊(31)和第二头侧水囊(32)内的水量进行调节,控制第二双向泵(433)对颈部水囊(33)和头顶部水囊(34)内的水量进行调节。2.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邰秀英谭盛蓉潘秋吟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