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敏棠专利>正文

分段式防伪编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6089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分段式防伪编码方法,其特点是:将整个编码序列分成若干段,利用加法运算产生新的编码序列,具体步骤如下:1)采用数字结构化编码方式,将由若干个数字构成的编码序列等分成四块,一块代表厂家编号、一块代表产品批号,另两块则为随机数形成的密码编码;2)厂家编号或产品批号在编码序列中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确定;3)将厂家编号、产品批号排列成子序列1,另两块随机数密码编码排列成子序列2,子序列1与子序列2相加形成子序列3;4)用子序列3与序列2排列成加密编码序列。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生成编码序列时分成两段进行加密,实际上是全密文方式,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编码方法得出的编码序列为全密码序列,具有防伪效果好、安全性能高的特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伪编码方法,特别是一种。属于产品防伪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利益的驱驶,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制假造假,以致假冒伪劣产品时常充斥市场。为了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扰乱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人们采用加密编码方法进行防伪。现有技术中,加密编码数码防伪方法有多种多样,包括全序列加密编码系统和序列的一部分加密编码系统,两种编码系统又分为数字加密编码方法和字符编码方法。例如中国专利公报公开的名称为“利用字符编码和因特网的产品防伪系统”、申请号为“99102607.1”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其特点是从装有文字系统的电脑的标准键盘能够打出的字符中,包括数字、字母、符号、汉字中任意选取若干字符组成字符排列,用不同的字符排列来给不同的物体编码两个专利技术专利申请通常采用两种编码加密方法。该编码方法为全序列加密编码,对防止假冒伪劣产品起到一定的作用,存在如下缺点(1)整个编码序列都无规律,查询时要对整个编码序列及检索整个数据库,因此查询速度很慢。(2)编码序列所占存贮空间较大,随着数据库不断膨胀,数据检索就会不断变慢,性能会变低。(3)没有办法实现按信息分类的方式。另外,还可以用随机函数或伪随机函数产生12~22位0~9数字的编码,也称为全密码编码序列,但同样存在前述缺点。又如中国专利公报公开的名称为“编码防伪系统及多次认证方法”、申请号为“00130756.8”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其特点是防伪码由种类编号、编号和密码构成,种类编号、编号作为明码印刷在防伪对象上,密码位由该防伪对象的持有人掌握。其特点是使用明文方式,生成的编码中同一个厂家的同一批编码前一部分或后一部分若干位数相同,称为部分密码编码序列。虽然能解决第一种方式中检索慢、管理困难的问题,但存在如下缺点(1)由于编码中有一部分码为明码,消费者在查询同一批产品的编码时可以发现编码间有一部分是全部相同的,使得消费者在查询一个正确编码后,对其他编码主观认为也是正品而不去查询,失去电码防伪的保护特性;(2)由于同一厂家、同一批号的各种产品编码之间有若干位编码相同,因此实际上编码加密的位数只是整个编码序列的一部分,达不到12~22位,防伪效果差、安全性能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前述第一种编码方法检索速度低,第二种编码方法防伪保护效果差、安全性能低的缺点,提供一种检索速度高、防伪效果好、安全性能高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如下措施解决,其特点是将整个编码序列分成若干段,利用加法运算产生新的编码序列,具体步骤如下1)采用数字结构化编码方式,将由若干个数字构成的编码序列等分成四块,一块代表厂家编号、一块代表产品批号,另两块则为随机数形成的密码编码;2)根据需要任意确定厂家编号或产品批号在编码序列中的位置;3)将厂家编号、产品批号排列成序列1,另两块随机数密码编码排列成子序列2,子序列1与子序列2相加形成子序列3,子序列1、子序列2相加时若有进位则将该进位去除,使子序列3的位数与子序列1位数相同;4)用子序列3代替子序列1与子序列2排列成加密的新编码序列,即新序列中子序列3包含了厂家编号、产品批号。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还可通过采取如下措施解决整列电码由i位数字构成的数码序列,i为12~24中的偶数;将前述数码序列分成A、B、C、D四块,其中A为厂家编号,编码为A1A2...Am,m=3~6,B为批号编号,编码为B1B2...Bn,n=3~6,C、D为电脑产生的随机数,编码为C1C2...Cp,p=3~6、D1D2...Dq,q=3~6,m+n=p+q,按如下步骤形成加密编码序列1)(A1A2...AmB1B2...Bn)+(C1C2...CpD1D2...Dq)=(A′B′),如果在加法过程中产生进位就将进位去除,得到的序列A′B′依然为m+n位长的数字序列; 2)形成由A′B′CD构成的i位长的全加密分段式数字编码序列。整列电码由i位数字构成的数码序列,i为12~24中的偶数;将前述数码序列分成A、B、C、D四块,其中A、B为电脑产生的随机数,A编码为A1A2...Am,m=3~6,B编码为B1B2...Bn,n=3~6,C为厂家编号,C编码为C1C2...Cp,p=3~6,D为批号编号,D编码为D1D2...Dq,q=3~6,m+n=p+q,按如下步骤形成加密编码序列1)(A1A2...AmB1B2...Bn)+(C1C2...CpD1D2...Dq)=(C′D′),如果在加法过程中产生进位就将进位去除,得到的序列C′D′依然为p+q位长的数字序列;2)形成由ABC′D′构成的i位长的全加密分段式数字编码序列。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突出效果1、由于不同产品的随机密码编码不相同,因此,本专利技术是在生成编码序列时分成两段进行加密,实际上是全密文方式,只要产品不同,就算是厂家相同、批号相同,最后给出的密码序列也各不相同,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编码方法得出的编码序列为全密码序列,具有防伪效果好、安全性能高的特点。2、由于采用分段式结构化编码方式,因此,在消费者查询过程中,系统先对厂家编号进行检测,无误后再检测批号,然后检测随机电码,分三段对查询码进行过滤,避免了整段全密文编码方式检索效率低的缺点,具有检索速度快的特点。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实施例的编码格式为厂家编号A 产品批号B 随机编号C 随机编号DA1A2...AmB1B2...BnC1C2...CPD1D2...Dq其中,随机编号C、D由单向散列函数产生。实施例1厂家编号为A=A1A2...Am=22222,m=5;产品批号为B=B1B2...Bn=32156,n=5;单向散列函数C=C1C2...Cp=71171、p=5,D=D1D2...Dq=75353、q=5;明码编码序列为ABCD=22222321567117175353,共20位长,则i=20; 将AB+CD=(A1A2A3A4A5B1B2B3B4B5)+(C1C2C3C4C5D1D2D3D4D5),得到(A′1A′2A′3A′4A′5B1′B2′B3′B4′B5′)=9339407509,从而得到新的加密编码序列为A′B′CD=93394 07509 71171 75353。最后发布在防伪对象上的编码为20位长的全密码编码序列。实施例2同一厂家编号为A=A1A2...Am=22222,m=5;产品批号为B=B1B2...Bn=32156,n=5;单向散列函数C=C1C2...Cp=79892、p=5,D=D1D2...Dq=41422、q=5;明码编码序列为ABCD=22222321567989241422,共20位长,则i=20;将AB+CD=(A1A2A3A4A5B1B2B3B4B5)+(C1C2C3C4C5D1D2D3D4D5),去除进位,得到(A′1A′2A′3A′4A′5B1′B2′B3′B4′B5′)=0211473578,从而得到新的加密编码序列为A′B′CD=02114 73578 79892 41422。最后发布在防伪对象上的编码为20位长的全密码编码序列。从上述实施例可知,尽管厂家编号和批号相同,由于每个产品的随机序列各不相同,因此,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将明码分段并作规律的简单的加法运算后,得到的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分段式防伪编码方法,其特征是:将整个编码序列分成若干段,利用加法运算产生新的编码序列,具体步骤如下:1)采用数字结构化编码方式,将由若干个数字构成的编码序列等分成四块,一块代表厂家编号、一块代表产品批号,另两块则为随机数形成的密码编码; 2)厂家编号或产品批号在编码序列中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确定;3)将厂家编号、产品批号排列成子序列1,另两块随机数密码编码排列成子序列2,子序列1与子序列2相加形成子序列3,子序列1、子序列2相加时若有进位则将该进位去除,使子序列3的位 数与子序列1位数相同;4)用子序列3代替子序列1与子序列2排列成新加密编码序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敏棠
申请(专利权)人:梁敏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