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微生物菌剂、菌剂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876070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微生物菌剂、菌剂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860;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的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的保藏名称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 WSW2;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的保藏时间为2020年5月21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防控效果较好和不会对番茄造成污染的特点。污染的特点。污染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微生物菌剂、菌剂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防治
,特别涉及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微生物菌剂、菌剂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番茄又称西红柿,其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是全世界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在世界多个国家均有栽培。番茄原产于南美洲,大约明朝传入我国,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食物之一,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番茄种植面积最大和产量最多的国家,全国番茄种植面积约1600万亩,年产量约5500万吨,占蔬菜总量的7%左右。但随着番茄种植面积和规模化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加之番茄连作现象非常普遍,番茄规模化种植基地除了常见的枯萎病、青枯病等土传病害之外,由于种子、种苗在全国范围内的转移,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土传病害,如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近两年来新出现的番茄半边风病害,经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致病菌为茄病镰刀菌,该病害造成番茄在开花结果期开始发病,发病前期半边植株叶片黄化,最终整株植株萎焉枯死,一旦发病,现有常规的农药作用效果较差,在感染区域,常规发病率达到50%~60%,高发病区域发病率能达到80%以上,减产少则30%~40%,高则60%~80%,甚至造成绝收,给番茄正常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0003]在土传病害防控上,目前主要依赖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土传病害一旦发病,化学农药的防控效果较差,而且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对农产品造成污染隐患,病菌也易产生抗药性。在我国大力提倡的减肥、减药和绿色生产发展模式下,开发绿色防控技术,减少肥药施用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br/>[0004]生物防治因其环境友好和病原菌不易产生抗性,而越来越受到重视。自1980年美国学者Kloepper等发现微生物对土壤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提出了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plant growth promotingrhizobacteria)的概念以来,更多的研究表明PGPR除了具有固氮、溶磷、解钾和产生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直接促生作用外,还具有拮抗病原菌和诱导系统抗性等间接促生作用,由此在过去40多年生物防治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现有的研究表明,通过筛选具有高效拮抗病原菌的功能微生物,如多粘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或解淀粉芽孢杆菌等,可以有效抑制黄瓜、西瓜等作物枯萎病和立枯病的发生,减少病害发生,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近几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性的筛选高效拮抗微生物,提高抑菌的效果,成为研究的热点。因此针对新发病害,通过筛选获得具有高效抗性的功能微生物,制备拮抗微生物菌剂将成为土传病害防控的重要方向。
[0005]因此,针对现有番茄半边风病害防治措施存在的防控效果较差和影响番茄质量安全的问题,开发绿色安全的生物防治技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对番茄半边风病害的防治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微生物菌剂、菌剂制备方法和应用,它具有防控效果较好和不会对
番茄造成质量安全问题的特点。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技术方案:贝莱斯芽孢杆菌,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860;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的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的保藏名称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WSW2;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的保藏时间为2020 年5月21日。本专利技术筛选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对致病菌茄病镰刀菌有很强的平板抑制效果、温室盆栽防控效果和田间防控效果,丰富现有的番茄半边风生防菌资源库,具有拮抗作用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对于番茄半边风的解决具有突出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选择温州地区发病区域中种植的健壮番茄植株样品,轻轻带土拔出植株,轻轻抖落植株根系上松散的附着土,自根茎处剪断,称取植物根系及其根际土,采用梯度稀释分离法获得对根际营养竞争能力强的根际微生物菌株,划线纯化后,再采用平板对峙法再次筛选拮抗菌,获得具有高效抗病的拮抗菌菌株,观察抑菌圈的大小,通过比较抑菌圈的大小,选择抑菌圈较大的菌株,菌落呈圆形,不透明,淡土黄色,边缘不光滑,菌落中间有褶皱,再采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发现细胞呈短杆状,形成芽孢,芽孢位于细胞中间,经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鉴定,确定所述拮抗菌的分类地位,为贝莱斯芽孢杆菌,其中,16S rRNA基因经数据库比对最大相似率为99%;该菌株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30℃,培养基(LB)为蛋白胨1%(W/V)、酵母膏0.5%(W/V)、氯化钠2%(W/V)和琼脂2%(W/V),pH5.0 ~8.0,121℃灭菌20分钟;在LB平板上30℃恒温培养60h~84h;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 WSW2是一种芽孢杆菌,在番茄半边风防治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尤其是能够针对本地环境分离出的适应本地气候及生长环境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减少农药使用量,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本专利技术作为国家目前大力提倡的绿色防控微生物菌剂,对番茄半边风的拮抗效果较好,使得番茄半边风的发病率降低了60%~80%,减少了病害发生,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保证了番茄的正常生产;在使用过程中不存在会对农产品造成污染的隐患,病菌不容易产生抗药性,符合国家提倡的减肥、减药和绿色生产发展模式要求。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技术方案:微生物菌剂,所述微生物菌剂中含有所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便于制备生物有机肥。
[0009]作为优选,所述微生物菌剂为液体菌剂;所述液体菌剂中贝莱斯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1.0
×
108CFU/ml ~1.0
×
10
10
CFU/ml。液体菌剂也便于使用。
[0010]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技术方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A)将贝莱斯芽孢杆菌接种到LB斜面培养基上进行活化;
[0012](B)将活化后的贝莱斯芽孢杆菌接种到LB液体培养基中得到培养液;
[0013](C)将培养液置于摇床中,在120rpm/min~180rpm/min的转速和10℃~50℃的温度条件下,培养 60h~84h,即制得液体菌剂。
[0014]作为优选,步骤(C)中,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培养温度为25℃~35℃;所述培养液中NaCl浓度为 0.5%~4%;所述培养液的pH为4.0~8.0。更优选,所述培养液的pH为5.0~7.0。
[0015]作为优选,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在培养液中的生长,以β

甲酰

D

葡糖苷、α

D

葡糖、D

甘露糖、 D

果糖或D

半乳糖中的一种或多种单糖类化合物作为碳源;和/或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的生长,以D

麦芽糖、D

海藻糖、α

D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贝莱斯芽孢杆菌,其特征是: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860;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的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的保藏名称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WSW2;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的保藏时间为2020年5月11日。2.微生物菌剂,其特征是:所述微生物菌剂中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是:所述微生物菌剂为液体菌剂;所述液体菌剂中贝莱斯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1.0
×
108CFU/ml~1.0
×
10
10
CFU/ml。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A)将贝莱斯芽孢杆菌接种到LB斜面培养基上进行活化;(B)将活化后的贝莱斯芽孢杆菌接种到LB液体培养基中得到培养液;(C)将培养液置于摇床中,在120rpm/min~180rpm/min的转速和10℃~50℃的温度条件下,培养60h~84h,即制得液体菌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C)中,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培养温度为25℃~35℃;所述培养液中NaCl浓度为0.5%~4%;所述培养液的pH为4.0~8.0。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在培养液中的生长,以β

甲酰

D

葡糖苷、α

D

葡糖、D

甘露糖、D

果糖或D

半乳糖中的一种或多种单糖类化合物作为碳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燕来朱为静洪春来朱凤香王卫平洪磊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