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棉花枯萎病的生防菌株、生防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876021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治棉花枯萎病的生防菌株,命名为Pseudomonas alloputida Pa2,保藏日期为2020年11月9日,保藏编号:CGMCC NO.21149;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防菌株生产工艺简单、培养时间短、成本低,且该菌株可以通过简单、快捷低成本的制备方法获得防治棉花枯萎病的生防制剂;其抑菌效果非常明显,经过试验证明,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生防制剂在温室盆栽条件下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效达到了74.48%,田间条件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效达到了70.11%,显著优于对照,进而大幅度促进农民增收。大幅度促进农民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棉花枯萎病的生防菌株、生防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棉花枯萎病的生防菌株、生防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棉花枯萎病是全球性两大棉花病害之一,对世界各产棉国的棉花生产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也深受其害。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真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是棉花枯萎病的病原菌,它在自然条件下很容易存活,能够产生分生孢子,主要通过土壤、种子和肥料进行传播。尖孢镰刀菌通常只侵染棉花、秋葵和红麻等少数植物,在温室或病圃接种条件下,可以侵染麦类、茄科、豆科、瓜类和烟草等多种植物。棉花枯萎病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棉花在整个生长发育期均可染病。有很多种类型的发病症状,苗期有青枯型、黄化型、皱缩型、黄色网纹型、红叶型等;蕾期有皱缩型、枯斑型、半边黄化型、顶枯型、光秆型等。该病常造成棉花前期大量死苗,后期叶片及蕾铃大量脱落,甚至枯死。我国棉花枯萎病的重灾区发病率高达60%

70%,死苗率达3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棉花枯萎病的生防菌株,其特征在于,命名为Pseudomonas alloputida Pa2,保藏日期为2020年11月9日,保藏编号:CGMCC NO.21149。2.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生防菌株的生防菌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防菌剂,其特征在于,生防菌剂中活菌总浓度为1
×
109~1
×
10
10
CFU/mL。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防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防菌剂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丛毛单胞菌菌株经菌体活化、种子培养、扩大培养后得到。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防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先旭贾思振张磊牛冬冬郭威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振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