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闸板闸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6043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闸板闸阀,属于阀门技术领域,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闸阀中的涨块容易晃动导致开关不畅的缺陷。双闸板闸阀包括阀体以及安装在阀体内的第一闸板、第二闸板、第一涨块、第二涨块和楔形块,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上具有限位柱,第一涨块和第二涨块上具有固定孔,楔形块上具有限位滑孔,阀体内还设置轴套,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的限位柱分别插入轴套的两端,轴套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一涨块和第二涨块的固定孔,轴套和固定孔适配,轴套穿过限位滑孔并能够在限位滑孔中上下移动。通过设置轴套将第一涨块和第二涨块连接在一起,提高闸阀稳定性,提高闸阀开闭的顺畅性。提高闸阀开闭的顺畅性。提高闸阀开闭的顺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闸板闸阀


[0001]本技术属于阀门
,涉及一种双闸板闸阀。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一种双闸板闸阀包括两块闸板、两块涨块、一块楔形块,两块闸板上具有限位柱,楔形块上具有一限位孔,限位柱配合在限位孔中不能上下移动,闸板随楔形块的上下移动而上下移动,两块涨块上具有限位滑槽,楔形块的两侧具有凸部嵌入限位滑槽并能够在限位滑槽中滑动,由于两块涨块相对独立设置,整体性较差,容易发生晃动,容易出现闸阀开关不畅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双闸板闸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闸阀中的涨块容易晃动导致开关不畅的缺陷。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双闸板闸阀,包括阀体以及安装在所述阀体内的第一闸板、第二闸板、第一涨块、第二涨块和楔形块,所述第一闸板和所述第二闸板上具有限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涨块和所述第二涨块上具有固定孔,所述楔形块上具有限位滑孔,所述阀体内还设置轴套,所述第一闸板和所述第二闸板的限位柱分别插入所述轴套的两端,所述轴套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第一涨块和所述第二涨块的固定孔,所述轴套和所述固定孔适配,所述轴套穿过所述限位滑孔并能够在限位滑孔中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涨块和所述第二涨块上都具有自上而下向内侧倾斜的斜面,所述楔形块上具有和所述斜面对应设置的楔形部。通过设置轴套将第一涨块和第二涨块连接在一起,保证第一涨块和第二涨块能够相互约束而共同升降,提高闸阀内部结构的整体性,减少第一涨块和第二涨块晃动的可能性,提高闸阀稳定性,提高闸阀开闭的顺畅性。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涨块和所述第二涨块上具有向内侧凸起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嵌入所述限位滑孔中并能够在限位滑孔中上下移动。这样能够避免轴套直接和楔形块碰撞,提高装配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固定孔贯穿于限位部,这样能够提高轴套和两块涨块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轴套所受压强,降低变形风险。
[0007]优选的,所述斜面位于所述第一涨块和所述第二涨块的两侧部。这样楔形块对两块涨块的挤压力更加均匀,避免涨块侧偏。
[0008]优选的,所述楔形块的上端部设置T形槽,所述T形槽处可拆卸连接阀杆。这样便于楔形块的加工和拆装。
[0009]优选的,所述阀体内腔的上端部设置导向板。这样避免开启闸阀后闸板偏移而出现难以关闭的现象。
[0010]优选的,所述导向板的内侧和所述阀体内的密封面平齐。这样能够保证闸板的准确位置,提高闸阀的稳定性。
[0011]优选的,所述限位滑孔为长方形。
[0012]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双闸板闸阀,通过设置轴套将第一涨块和第二涨块连接在一起,保证第一涨块和第二涨块能够相互约束而共同升降,提高闸阀内部结构的整体性,减少第一涨块和第二涨块晃动的可能性,提高闸阀稳定性,提高闸阀开闭的顺畅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闸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闸阀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0015]附图标注说明:100、阀体;200、阀盖;300、阀杆;400、楔形块;410、限位滑孔;420、楔形部;500、轴套;610、第一涨块;620、第二涨块;630、限位部;640、固定孔;650、斜面;710、第一闸板;720、第二闸板;730、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闸板闸阀,如图1

2所示,包括阀体100以及安装在阀体100内的第一闸板710、第二闸板720、第一涨块610、第二涨块620和楔形块400,阀体100的上端部设置阀盖200,楔形块400的上端部连接阀杆300,阀杆300穿出阀盖200,第一闸板710和第二闸板720上具有限位柱730,第一涨块610和第二涨块620上具有固定孔640,楔形块400上具有限位滑孔410,阀体100内还设置轴套500,第一闸板710和第二闸板720的限位柱730分别插入轴套500的两端,轴套500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一涨块610和第二涨块620的固定孔640,轴套500和固定孔640适配,轴套500不能在固定孔640中上下移动,轴套500穿过限位滑孔410并能够在限位滑孔410中上下移动,第一涨块610和第二涨块620上都具有自上而下向内侧倾斜的斜面650,楔形块400上具有和斜面650对应设置的楔形部420。第一涨块610和第二涨块620上具有向内侧凸起的限位部630,限位部630嵌入限位滑孔410中并能够在限位滑孔410中上下移动。
[0018]如图1所示,闸阀处于关闭状态,此时楔形块400通过楔形部420紧抵第一涨块610和第二涨块620上的斜面650从而使得第一涨块610和第二涨块620分别紧抵第一闸板710和第二闸板720,第一闸板710和第二闸板720封闭封住闸阀的进出口。当需要打开闸阀时,控制阀杆300向上移动,阀杆300带动楔形块400向上移动,楔形块400的移动初始,限位滑孔410向上移动但第一闸板710、第二闸板720、第一涨块610、第二涨块620和轴套500都不会向上移动,楔形块400不再挤压第一涨块610和第二涨块620,第一闸板710和第二闸板720不再紧抵阀体100,第一闸板710和第二闸板720同阀体100之间的摩擦大幅减小,当限位部630的下端接触到限位滑孔410的下端壁时,楔形块400带动第一涨块610、第二涨块620、轴套500、第一闸板710和第二闸板720向上移动,从而打开闸阀。当需要关闭闸阀时,阀杆300向下移动带动楔形块400向下移动,第一涨块610、第二涨块620、轴套500、第一闸板710和第二闸板720在重力及楔形块400的共同作用下向下移动,当第一闸板710和第二闸板720移动到下限位置时,楔形块400能够继续下移从而使得楔形部420挤压斜面650,使得第一涨块610和第
二涨块620分别向两侧移动,使第一涨块610和第二涨块620分别挤压第一闸板710和第二闸板720,第一闸板710和第二闸板720紧抵阀体100实现密封。
[0019]通过设置轴套500将第一涨块610和第二涨块620连接在一起,保证第一涨块610和第二涨块620能够相互约束而共同升降,提高闸阀内部结构的整体性,减少第一涨块610和第二涨块620晃动的可能性,提高闸阀稳定性,提高闸阀开闭的顺畅性。限位滑孔410为长方形。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限位滑孔410也可以是腰型孔。
[0020]限位部630能够避免轴套500直接和楔形块400碰撞,提高装配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固定孔640贯穿于限位部630,这样能够提高轴套500和两块涨块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轴套500所受压强,降低变形风险。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不具有限位部630,直接由轴套500和限位滑孔410的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闸板闸阀,包括阀体(100)以及安装在所述阀体(100)内的第一闸板(710)、第二闸板(720)、第一涨块(610)、第二涨块(620)和楔形块(400),所述第一闸板(710)和所述第二闸板(720)上具有限位柱(73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涨块(610)和所述第二涨块(620)上具有固定孔(640),所述楔形块(400)上具有限位滑孔(410),所述阀体(100)内还设置轴套(500),所述第一闸板(710)和所述第二闸板(720)的限位柱(730)分别插入所述轴套(500)的两端,所述轴套(500)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第一涨块(610)和所述第二涨块(620)的固定孔(640),所述轴套(500)和所述固定孔(640)适配,所述轴套(500)穿过所述限位滑孔(410)并能够在限位滑孔(410)中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涨块(610)和所述第二涨块(620)上都具有自上而下向内侧倾斜的斜面(650),所述楔形块(400)上具有和所述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华符建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辰阀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