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托架的筒型防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汽车的发动机支架等中使用的带托架的筒型防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直以来,在将筒型支架主体向车辆进行装配时,采用了具备供筒型支架主体压入固定的筒状部的外侧托架。例如,在日本实开平6
‑
054938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该技术。
[0003]顺便提及,外筒构件的轴向长度根据由要求特性决定的主体橡胶弹性体的轴向自由长度、向筒状部的压入固定所带来的拔出阻力的设定等来进行设计。另一方面,由于制造、加工等方面的理由,外筒构件形成为比较薄,存在难以以单体实现所要求的强度特性的情况,一般期待由外侧托架带来的加强效果。这样,考虑外筒构件和外侧托架的筒状部通过压入而相互固定从而在功能上相互补充以发挥作为目的的功能的结构。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6
‑
05493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8]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托架的筒型防振装置(10),所述带托架的筒型防振装置(10)包括:筒型支架主体(12),其由主体橡胶弹性体(20)将内部构件(16)和外筒构件(18)连结而成;以及外侧托架(14),其具有压入固定有该外筒构件(18)的筒状部(3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型支架主体(12)中,在周向上局部地设置有对所述内部构件(16)和所述外筒构件(18)在与轴成直角的方向上的相对位移量进行限制的轴直角止动件(52),另一方面,在所述外侧托架(14)中,在所述筒状部(34)的轴向端部且在周向上偏离该轴直角止动件(52)的部分设置有切口部(38),该筒状部(34)的轴向长度因该切口部(38)而变短,该外筒构件(18)通过该切口部(38)而向外周露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托架的筒型防振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部(3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亮太,藤田香澄,吉田正树,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