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胶料衬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3014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胶料衬套,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设置在外管内,内管的中心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安装孔,特点是内管与外管之间设置有第一橡胶主簧,第一橡胶主簧由两个等长且对称设置在内管两侧的第一橡胶体组成,内管与外管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橡胶体,第二橡胶体设置在预载受压方向,第一橡胶体与第一橡胶主簧相垂直,第二橡胶体的阻尼大于第一橡胶体的阻尼。优点是通过两个第一橡胶体和一个第二橡胶体形成T型的橡胶主簧结构,其中阻尼较高的第二橡胶体设置在预载受压方向,舍弃在预载受拉方向上设置橡胶主簧,如此就规避了在此方向上的橡胶主簧因受拉而造成的失效损坏从而影响衬套整体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的风险,有效提高了衬套整体的疲劳表现。衬套整体的疲劳表现。衬套整体的疲劳表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胶料衬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衬套,尤其是涉及一种双胶料衬套。

技术介绍

[0002]双胶料衬套产品中高阻尼橡胶主簧为衬套提供较高阻尼,其所在方向是衬套的主要工作方向,因此该方向承受的载荷工况较为恶劣,疲劳问题一直是技术难点。
[0003]现有的双胶料衬套,如副车架双胶料衬套,控制臂双胶料衬套,纵臂双胶料衬套等,多为十字筋主簧结构(即双筋高阻尼橡胶主簧加双筋常规橡胶主簧),由于其主方向存在预载,导致高阻尼橡胶主簧在预载方向上的长度较长,在预载反方向上的长度较短,其中较长的高阻尼橡胶主簧主要承受挤压工况,较短的高阻尼橡胶主簧主要承受拉伸工况,在疲劳测试中,我们发现较短的高阻尼橡胶主簧由于长期处于被拉伸的状态,极易被拉坏,从而导致失效,影响整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较好的双胶料衬套。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胶料衬套,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的内管设置在所述的外管内,所述的内管的中心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安装孔,所述的内管与所述的外管之间设置有第一橡胶主簧,所述的第一橡胶主簧由两个等长且对称设置在所述的内管两侧的第一橡胶体组成,所述的第一橡胶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内管的外壁和所述的外管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的内管与所述的外管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橡胶体,所述的第二橡胶体设置在预载受压方向,所述的第二橡胶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内管的外壁和所述的外管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橡胶体与所述的第一橡胶主簧相垂直,所述的第二橡胶体的阻尼大于所述的第一橡胶体的阻尼。
[0006]所述的第一橡胶体通过天然橡胶制成,所述的第二橡胶体通过高阻尼橡胶制成。
[0007]所述的安装孔偏心设置在所述的外管内,所述的安装孔的中心与所述的第二橡胶体连接在所述的外管内壁上的端头之间的直线距离大于所述的内管的内圆周壁的半径。在有预载的情况下,安装孔偏心设置可实现第二橡胶体能够有足够的长度来满足较好的疲劳特性要求,从而较好地适应外部预载。
[0008]所述的外管的下端头向外弯折形成水平的下环形安装壁,所述的下环形安装壁上硫化设置有下橡胶撞块。下环形安装壁便于下橡胶撞块的设置,下橡胶撞块用于提供轴向的减震和缓冲作用,将其使用到汽车上,可提高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的乘坐的舒适性,另外,可避免外管与车身边界之间发生的硬碰撞,减少噪音。
[0009]所述的外管的上端头向外弯折形成环状的上安装壁,所述的上安装壁上硫化设置有上橡胶撞块。上安装壁便于上橡胶撞块的设置,上橡胶撞块用于提供轴向的减震和缓冲作用,将其使用到汽车上,可提高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的乘坐的舒适性,另外,可避免外管与车身边界之间发生的硬碰撞,减少噪音。
[0010]所述的上橡胶撞块与所述的下橡胶撞块与所述的第一橡胶主簧一体成型设置。便于制造,降低生产成本。
[0011]所述的上橡胶撞块与所述的下橡胶撞块上分别凸起设置有多个防噪凸点。防噪凸点用于在衬套使用过程中起到防异响的作用。
[0012]所述的内管的下部向下伸出所述的外管形成伸出部,所述的伸出部与所述的下橡胶撞块之间设置有限位块。通过该限位块一来可以限制外管的径向运动,二来可以提供径向的非线性刚度,再者可起到减震和缓冲的作用,提高舒适性。
[0013]所述的限位块具有上下贯通的与所述的伸出部相配合的安装通孔,所述的伸出部的外壁上包覆设置有橡胶保护层,所述的安装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定位凸扣,两个所述的定位凸扣相对而设,所述的限位块通过所述的安装通孔套接安装在所述的伸出部上,所述的定位凸扣与所述的橡胶保护层紧配合。上述结构实现限位块与伸出部的稳定安装。
[0014]所述的外管上凸起设置有对所述的限位块起安装限位作用的限位凸块,所述的限位块的上端面抵设在所述的限位凸块的下端面。限位凸块对限位块的安装位置起限定作用,从而确保限位块能够较为到位地安装在内管上。
[0015]所述的定位凸扣的上端面为自外而内向下倾斜的斜端面。该斜端面可实现限位块较为省力地安装到内管的伸出部上。
[0016]所述的内管的外壁与所述的外管的内壁上均包覆设置有橡胶,所述的橡胶与第一橡胶主簧一体成型设置。防止两者之间发生刚性的硬接触,降低噪音,防异响。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两个第一橡胶体和一个第二橡胶体用于外管与内管的连接形成T型的橡胶主簧结构,其中阻尼较高的第二橡胶体设置在预载受压方向,舍弃在预载受拉方向上设置橡胶主簧,如此就规避了在此方向上的橡胶主簧因受拉而造成的失效损坏从而影响衬套整体使用性能以及使用寿命的风险,有效提高了衬套整体的疲劳表现;在达到同性能的前提下,节省了材料的实用,同时也有效提高了衬套整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第一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第二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限位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0]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双胶料衬套,包括内管1和外管2,内管1设置在外管2内,内管1的中心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安装孔11,内管1与外管2之间设置有第一橡胶主簧,
第一橡胶主簧由两个等长且对称设置在内管1两侧的第一橡胶体3组成,第一橡胶体3的两端分别与内管1的外壁和外管2的内壁相连接,内管1与外管2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橡胶体4,第二橡胶体4设置在预载受压方向,第二橡胶体4的两端分别与内管1的外壁和外管2的内壁相连接,第二橡胶体4与第一橡胶主簧相垂直,第二橡胶体4的阻尼大于第一橡胶体3的阻尼。
[0021]在此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橡胶体3通过天然橡胶制成,第二橡胶体4通过高阻尼橡胶制成。
[0022]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安装孔11偏心设置在外管2内,安装孔11的中心与第二橡胶体4连接在外管2内壁上的端头之间的直线距离L大于内管1的内圆周壁的半径。在有预载的情况下,安装孔11偏心设置可实现第二橡胶体4能够有足够的长度来满足较好的疲劳特性要求,从而较好地适应外部预载。
[0023]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外管2的下端头向外弯折形成水平的下环形安装壁21,下环形安装壁21上硫化设置有下橡胶撞块5。下环形安装壁21便于下橡胶撞块5的设置,下橡胶撞块5用于提供轴向的减震和缓冲作用,将其使用到汽车上,可提高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的乘坐的舒适性,另外,可避免外管2与车身边界之间发生的硬碰撞,减少噪音。
[0024]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外管2的上端头向外弯折形成环状的上安装壁22,上安装壁22上硫化设置有上橡胶撞块6。上安装壁22便于上橡胶撞块6的设置,上橡胶撞块6用于提供轴向的减震和缓冲作用,将其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胶料衬套,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的内管设置在所述的外管内,所述的内管的中心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与所述的外管之间设置有第一橡胶主簧,所述的第一橡胶主簧由两个等长且对称设置在所述的内管两侧的第一橡胶体组成,所述的第一橡胶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内管的外壁和所述的外管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的内管与所述的外管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橡胶体,所述的第二橡胶体设置在预载受压方向,所述的第二橡胶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内管的外壁和所述的外管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橡胶体与所述的第一橡胶主簧相垂直,所述的第二橡胶体的阻尼大于所述的第一橡胶体的阻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胶料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橡胶体通过天然橡胶制成,所述的第二橡胶体通过高阻尼橡胶制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胶料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孔偏心设置在所述的外管内,所述的安装孔的中心与所述的第二橡胶体连接在所述的外管内壁上的端头之间的直线距离大于所述的内管的内圆周壁的半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胶料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的下端头向外弯折形成水平的下环形安装壁,所述的下环形安装壁上硫化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涛蔡抒槿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