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罗茨真空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5530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23
本申请涉及一种罗茨真空泵,涉及空气泵的领域,其包括泵壳与两个转子,两个转子均穿设在泵壳内,且两个转子均与泵壳转动连接,转子转轴与叶轮,转轴与叶轮同轴固定连接,泵壳内开设有加压腔,叶轮设置在加压腔内。本申请能够转轴与叶轮之间可以保持较高的同轴度,转子在泵壳内转动时,叶轮不易与转轴发生径向跳动,降低了转子与转子之间、转子与泵壳内壁之间发生磕碰的概率;同时在罗茨真空泵启动或者停止时,叶轮不易在自身的惯性下与转轴发生相对转动,进一步降低了转子与转子之间发生磕碰的概率。的概率。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罗茨真空泵


[0001]本申请涉及空气泵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罗茨真空泵。

技术介绍

[0002]罗茨真空泵是指泵内装有两个相反方向同步旋转的叶形转子,转子间、转子与泵壳内壁间有细小间隙而互不接触的一种变容真空泵。罗茨真空泵在石油、化工、塑料、农药、汽轮机转子动平衡、航空航天空间模拟等装置上得到了长期运行的考验,所以应该在国内大力推广和应用。同时也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纺织等工业。
[0003]转子与转子之间、转子与泵壳内壁直接若是发生磕碰,不仅会产生较大的震动噪声,而且会加速转子与泵壳的磨损,使用一段时间后,罗茨真空泵便容易出现真空度下降和喘振等现象。
[0004]目前的相关技术中,转子包括转轴与叶轮,而叶轮大多通过键块键连接在转轴上,或者叶轮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卡接在转轴上。
[000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将叶轮键连接在转轴上难以提高叶轮与转轴的同轴度,在转子转动时,相邻的两个转子之间、转子与泵壳内壁之间便容易发生磕碰;将叶轮过盈卡接在转轴上,在罗茨真空泵启动或停止时,叶轮在自身的惯性下容易与转轴发生相对转动,进而使相邻的两个转子之间发生磕碰。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降低转子与转子之间、转子与泵壳之间发生磕碰的概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罗茨真空泵。
[0007]本申请提供一种罗茨真空泵,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罗茨真空泵,包括泵壳与两个转子,两个所述转子均穿设在所述泵壳内,且两个所述转子均与所述泵壳转动连接,所述转子转轴与叶轮,所述转轴与所述叶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泵壳内开设有加压腔,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加压腔内。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与叶轮之间可以保持较高的同轴度,转子在泵壳内转动时,叶轮不易与转轴发生径向跳动,进而降低了转子与转子之间、转子与泵壳内壁之间发生磕碰的概率;同时在罗茨真空泵启动或者停止时,叶轮不易在自身的惯性下与转轴发生相对转动,进一步降低了转子与转子之间发生磕碰的概率。
[0010]可选的,所述叶轮上开设有多个平衡孔,所述平衡孔的轴心不与所述叶轮的轴心同轴。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与叶轮固定完毕后开设平衡孔,使转子的重心落在转轴的轴心上,在转子发生转动时,转子不易在泵壳上发生径向跳动,降低了转子与转子之间、转子与泵壳内壁之间发生磕碰的概率;同时使转子的转速不易发生波动,进而提高了罗茨真空泵抽真空时气压的稳定性。
[0012]可选的,所述平衡孔开设在所述叶轮轴向的两端面上,且所述叶轮轴向的两端面
与所述加压腔的内壁抵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衡孔的开设不会影响叶轮工作面的形状,进而使平衡孔不会影响罗茨真空泵抽真空时的压力;同时由于叶轮轴向的两端均开设有平衡孔,可使转子的重心落在叶轮的中部,使转轴轴向的两端磨损更均匀,延长了罗茨真空泵的寿命。
[0014]可选的,所述转子的两端均通过转动机构连接在所述泵壳上,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滚动轴承与锁紧组件,所述滚动轴承的外圈卡接在所述泵壳上,所述转轴同轴卡接在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圈上,所述锁紧组件锁紧所述转轴与所述滚动轴承。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滚动轴承将转子转动连接在泵壳上,可以降低转子与泵壳之间的摩擦力,通过锁紧组件将转轴与滚动轴承锁紧在一起,降低了转子在轴向上与泵壳发生相对滑移的概率,进而减轻了叶轮轴向两端面的磨损力度,减小了磨损噪音,同时提高了罗茨真空泵的寿命。
[0016]可选的,所述锁紧组件包括止动螺母与止动垫片,所述止动垫片与所述转子卡接,所述止动垫片还与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圈抵接,所述止动螺母螺纹连接在所述转子上,且所述止动螺母与所述止动垫片远离所述滚动轴承的一端抵接,所述止动垫片还与所述止动螺母卡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止动垫片既与止动螺母卡接又与转轴卡接,使得止动螺母无法再与转轴发生相对转动,进而使转子与滚动轴承的内圈保持相对固定,降低了转子在轴向上与泵壳发生相对滑移的概率,减轻了叶轮轴向两端面的磨损力度,减小了磨损噪音,同时提高了罗茨真空泵的寿命。
[0018]可选的,两个所述转轴上均同轴连接有齿轮,两个所述齿轮互相啮合,且两个所述齿轮的齿数与模数相同,所述齿轮与所述转轴之间呈过盈配合。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轮与转轴之间呈过盈配合,提高了齿轮与转轴之间的同轴度,在经过齿轮的传动后使两个转子的角速度相同,降低了两个转子之间发生磕碰的概率。
[0020]可选的,所述齿轮上螺纹连接有紧定螺钉,所述紧定螺钉穿过所述齿轮后与所述转轴的外周面抵接。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紧定螺钉抵紧在转轴的外周面上,增大了齿轮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力,在罗茨真空泵启动或者停止时,齿轮不易在自身的惯性下与转轴发生相对转动,进一步降低了转子与转子之间发生磕碰的概率。
[0022]可选的,所述紧定螺钉与所述转轴之间设置有碳化硅垫块,所述碳化硅垫块的一端与所述转轴的外周面抵接,所述碳化硅垫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紧定螺钉抵接,所述碳化硅靠近所述转轴的一端面与所述转轴贴合。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碳化硅垫块的设置既增大了齿轮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力,同时由于碳化硅垫块靠近转轴的一端面与转轴的外周面贴合,在罗茨真空泵启动或者停止时,碳化硅垫块不易折断,进而使齿轮不易在自身的惯性下与转轴发生相对转动,进一步降低了转子与转子之间发生磕碰的概率。
[0024]可选的,所述紧定螺钉与所述碳化硅垫块均设置有多个,且所述紧定螺钉、碳化硅垫块均沿所述转轴的周向均布设置。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拧紧紧定螺钉并调整紧定螺钉的松紧度,使齿轮施加给
转轴的合力为零,如此即可进一步提高齿轮与转轴之间的同轴度,在经过齿轮的传动后使两个转子的角速度相同,降低了两个转子之间发生磕碰的概率。
[0026]可选的,所述齿轮为斜齿轮。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斜齿轮传动更加平稳,并且冲击、振动较小,在带动转子转动时,转子转动更加连贯,进而降低了转子之间互相磕碰的概率;同时在两个斜齿轮互相啮合的作用下,斜齿轮不易与转轴发生相对转动,进一步降低了两个转子之间发生磕碰的概率。
[0028]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9]1.通过将转子与叶轮固定连接在一起,使转轴与叶轮之间可以保持较高的同轴度,转子在泵壳内转动时,叶轮不易与转轴发生径向跳动,进而降低了转子与转子之间、转子与泵壳内壁之间发生磕碰的概率;同时在罗茨真空泵启动或者停止时,叶轮不易在自身的惯性下与转轴发生相对转动,进一步降低了转子与转子之间发生磕碰的概率;
[0030]2.通过平衡孔的设置,使转子的重心落在转轴的轴心上,在转子发生转动时,转子不易在泵壳上发生径向跳动,降低了转子与转子之间、转子与泵壳内壁之间发生磕碰的概率;同时使转子的转速不易发生波动,进而提高了罗茨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罗茨真空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壳(100)与两个转子(200),两个所述转子(200)均穿设在所述泵壳(100)内,且两个所述转子(200)均与所述泵壳(100)转动连接,所述转子(200)转轴(210)与叶轮(220),所述转轴(210)与所述叶轮(220)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泵壳(100)内开设有加压腔,所述叶轮(220)设置在所述加压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罗茨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220)上开设有多个平衡孔(221),所述平衡孔(221)的轴心不与所述叶轮(220)的轴心同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罗茨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孔(221)开设在所述叶轮(220)轴向的两端面上,且所述叶轮(220)轴向的两端面与所述加压腔的内壁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条所述的一种罗茨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200)的两端均通过转动机构(300)连接在所述泵壳(100)上,所述转动机构(300)包括滚动轴承(310)与锁紧组件(400),所述滚动轴承(310)的外圈卡接在所述泵壳(100)上,所述转轴(210)同轴卡接在所述滚动轴承(310)的内圈上,所述锁紧组件(400)锁紧所述转轴(210)与所述滚动轴承(3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罗茨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400)包括止动螺母(410)与止动垫片(420),所述止动垫片(420)与所述转子(200)卡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煜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双环真空泵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