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自净水医用洗手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5170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16
一种便携式自净水医用洗手池,包括出水管、水槽和连通出水管并可为出水管供水的储水箱,水槽下端设有净水装置,净水装置包括絮凝沉淀装置和活性炭过滤装置;水槽内废水依次经絮凝沉淀装置、活性炭过滤装置净化后流入储水箱;絮凝沉淀装置包括絮凝剂投放装置和絮凝箱;絮凝箱内设有搅拌器和滤膜。解决现有洗手台对于水管等基础设备的依赖问题;内部净水系统使水得以循环利用,环保节能,满足了多种不同外科考核、比赛要求。比赛要求。比赛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自净水医用洗手池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洗手池,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自净水医用洗手池。

技术介绍

[0002]外科洗手操作是医务工作者清除手部污物,防止病菌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如申请号CN201820226293.9,申请名称为:一种医用洗手池,为固定结构,依赖于固定水管,需要外部持续供水,不可移动,往往只在手术室等医院特定地点使用。不便于携带至其他多种场合。
[0003]但是,在外科洗手操作考核场所或临时搭建的医疗场地,这种洗手池不具备便携性及灵活性。且传统医用洗手池不注重环保节能,往往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环保,节约水资源的医用洗手池。
[0005]本技术的一种便携式自净水医用洗手池,包括出水管、水槽和连通所述出水管并可为所述出水管供水的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下端设有净水装置,所述净水装置包括絮凝沉淀装置和活性炭过滤装置;所述水槽内废水依次经所述絮凝沉淀装置、活性炭过滤装置净化后流入所述储水箱;
[0006]所述絮凝沉淀装置包括絮凝剂投放装置和絮凝箱;所述絮凝箱内设有搅拌器和滤膜。
[0007]进一步的,所述絮凝剂投放装置包括絮凝剂储蓄箱和絮凝剂挤出装置,所述絮凝剂挤出装置在电磁按压装置作用下,将絮凝剂储蓄箱内絮凝剂挤入絮凝箱。
[0008]进一步的,所述絮凝剂挤出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絮凝剂储蓄箱内的压缩管和一端设置在所述压缩管内,一端连通絮凝箱的出液管;在所述压缩管内的出液管管壁外设有活塞,所述出液管可带动所述活塞沿所述压缩管管壁往复运动;
[0009]所述压缩管一侧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上设有匹配所述进液口的锁液滚珠;所述出液管末端设有往复弹簧;在所述出液管上,在所述活塞后,靠近所述导液管末端位置设有引液口;
[0010]所述电磁按压装置包括线圈和导管压板;
[0011]所述线圈得电后可吸附所述导管压板靠近线圈;
[0012]此时,所述导管压板将挤压所述出液管伸入压缩管内,出液管末端的往复弹簧推动所述锁液滚珠堵住所述压缩管进液口,压缩管内絮凝剂在压强作用下,经引液口压入出液管内,流入絮凝箱;
[0013]所述导管压板上设有回复弹簧,所述回复弹簧可在所述线圈失电后,将导管压板弹回;
[0014]此时,所述往复弹簧将推动所述出液管至初始位置,所述锁液滚珠脱离所述压缩
管进液口,絮凝剂储蓄箱内絮凝剂吸入压缩管内。
[0015]进一步的,所述线圈内设有铁芯,所述铁芯包括第一导管压板限位板和第二导管压板限位板。
[0016]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炭过滤装置与所述储水箱间还设有紫外光灭菌箱。
[001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0018]1、解决现有洗手台对于水管等基础设备的依赖问题;内部净水系统使水得以循环利用,环保节能,满足了多种不同外科考核、比赛要求。
[0019]2、凝剂投放装置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成本低。
[0020]3、净水时采用紫外光灭菌技术,而不采用传统氯消毒法,减少水中氯含量。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絮凝剂投放装置的未投放状态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絮凝剂投放装置的投放状态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的电磁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加深本技术的理解,下面我们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7]如图1

图4示出了本技术便携式自净水医用洗手池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镜子1、出水管2、感应开关3、洗手液瓶4、消毒液瓶5、水槽6、滤网7、絮凝剂投放装置8、搅拌器9、絮凝箱90、滤膜10、维修门11、压力传感器12、电磁阀13、烧结活性炭滤芯14、紫外光灭菌箱15、电磁阀16、储水箱17、转向轮18、维修门19、把手20、装置开关21、水泵22、蓄电池23、储水箱盖24。
[0028]出水管2、水槽6和连通出水管2并可为出水管2供水的储水箱17,水槽6 下端设有净水装置,净水装置包括絮凝沉淀装置和活性炭过滤装置;水槽6内废水依次经絮凝沉淀装置、活性炭过滤装置净化后流入储水箱17;
[0029]絮凝剂投放装置8包括絮凝剂储存箱81、导液管82、锁液滚珠83、回复弹簧84、压缩管85、引液口86、活塞87、盖88、出液管89、线圈810、铁芯811、回复弹簧812、导管压板813。
[0030]关于絮凝剂挤出装置80的挤出过程如下,按压出液管89,活塞87向导液管端运动,引液口86打开,往复弹簧84压缩,压缩管85内的空间被压缩,其中的空气经引液口86排出。松开出液管89不再按压,活塞87复位,引液口86 关闭,回复弹簧84复位,压缩管85中气压变低,絮凝剂储存箱81中的液体顶开锁液滚珠83处的玻璃珠,进入压缩管85。重复几次该过程,絮凝剂可充满压缩管絮凝剂投加装置投入使用前,需调节压缩管至装满状态。再次按压压缩管,压缩管容量被压缩,絮凝剂可随出液管投加入水箱内。线圈810围绕铁芯811,回复弹簧812将导管压板813连接于铁芯811内,当线圈810内通高电平时,铁芯811与线圈810共同构成具有磁性的电磁铁,吸引导管压板813向电磁铁方向运动,从而按压出液管89完成一定量絮凝剂的投加。线圈810内通低电平时,电磁铁磁性消失,导管压板813复位。
[0031]电磁阀13与电磁阀16相同,包括进液口131、密封圈132、阀芯133、线圈134、回复弹簧135、出液口136。线圈134中通入高电平时,线圈134与其包绕的铁芯构成具有磁性的电磁铁,将阀芯133拔出,打开电磁阀。线圈134 中通入低电平时,线圈及铁芯磁性消失,阀芯133复位,电磁阀关闭。
[0032]其中,紫外光灭菌箱中可设置潜水式紫外灭菌灯。
[0033]其中,絮凝剂储存箱81采用透明材料,可随时监控箱内絮凝剂多少。絮凝剂用完时,拧开盖88,添加絮凝剂。使用每1~2个月需打开维修门19,打开储水箱盖24向储水箱17内添加洁净水,以补充装置使用期间水的消耗。使用6~12 个月需打开维修门19更换烧结活性炭滤芯14,打开维修门11,更换滤膜10。
[0034]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和结构特征,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相关人士能够据以实施,但以上内容并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技术的精神实质所作的任何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自净水医用洗手池,包括出水管(2)、水槽(6)和连通所述出水管(2)并可为所述出水管(2)供水的储水箱(17),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6)下端设有净水装置,所述净水装置包括絮凝沉淀装置和活性炭过滤装置;所述水槽(6)内废水依次经所述絮凝沉淀装置、活性炭过滤装置净化后流入所述储水箱(17);所述絮凝沉淀装置包括絮凝剂投放装置(8)和絮凝箱(90);所述絮凝箱(90)内设有搅拌器(9)和滤膜(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自净水医用洗手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投放装置(8)包括絮凝剂储蓄箱(81)和絮凝剂挤出装置(80),所述絮凝剂挤出装置(80)在电磁按压装置作用下,将絮凝剂储蓄箱(81)内絮凝剂挤入絮凝箱(9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自净水医用洗手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挤出装置(80)包括设置在所述絮凝剂储蓄箱(81)内的压缩管(85)和一端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功黄华兴赵冠杰张鹏宇王仪春秦超王水肇毅徐皓叶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