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4938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编码端接收待编码的信息块;编码端在信道编译码参数位于一个取值范围的情况下,按照P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电子及通信
,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通信系统中通常采用编码技术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保证通信的质量。极化码(Polar codes)算法是第一个理论上证明可以取得香农容量且具有低编译码(编译码复杂度均为O(NlogN))复杂度的编译码算法。
[0003]目前,有多种Polar码编码方式,例如:CA

Polar和PC

Polar,如何选择适当的编码和/或译码方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通过选择合适的Polar码编码和/或译码方式,从而提高了编码和/或译码的综合效果。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第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6]编码端接收待编码的信息块;
[0007]编码端在信道编译码参数位于一个取值范围的情况下,按照PC

Polar编码方式对所述信息块进行编码,和/或,编码端在信道编译码参数位于另一个取值范围的情况下,按照CA

Polar编码方式对所述信息块进行编码;
[0008]编码端输出对所述信息块进行编码后的结果。
[000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所述第一种数据处理方法,通过按照信道编译码参数的范围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编码方式,从而可以结合多种编码方式的特点,发挥每种编码方式的优点,提高编码的综合效果,例如:获得系统吞吐增益。
[0010]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编码端在信道编译码参数位于一个取值范围的情况下,按照PC

Polar编码方式对所述信息块进行编码,包括:
[0011]在信道编译码参数K/M<1/6或者K>48的情况下,编码端按照PC

Polar的编码方式对所述信息块进行编码,其中,M表示编码长度,K表示所述信息块中信息比特的长度。
[0012]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前述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编码端在信道编译码参数位于另一个取值范围的情况下,按照CA

Polar编码方式对所述信息块进行编码,包括:
[0013]在信道编译码参数K/M>1/12或者K<120的情况下,编码端按照CA

Polar的编码方式对所述信息块进行编码,其中,M表示编码长度,K表示所述信息块中信息比特的长度。
[0014]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第二种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15]编码端接收待编码的信息块;
[0016]编码端按照第一指示信令的指示,按照PC

Polar编码方式对所述信息块进行编码,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令指示按照PC

Polar编码方式对所述信息块进行编码;
[0017]编码端输出对所述信息块进行编码后的结果。
[0018]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令由广播信道、或控制信道等物理信道承载。
[0019]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第三种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20]编码端接收待编码的信息块;
[0021]编码端按照第二指示信令的指示,按照CA

Polar编码方式对所述信息块进行编码,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令指示按照CA

Polar编码方式对所述信息块进行编码;
[0022]编码端输出对所述信息块进行编码后的结果。
[0023]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指示信令由广播信道、或控制信道等物理信道承载。
[0024]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第四种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25]译码端接收待译码的数据块;
[0026]译码端在信道编译码参数位于一个取值范围的情况下,按照PC

Polar译码方式对所述数据块进行译码,和/或,译码端在信道编译码参数位于另一个取值范围的情况下,按照CA

Polar译码方式对所述数据块进行译码;
[0027]译码端输出对所述数据块进行译码后的结果。
[002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第四种数据处理方法,通过按照信道编译码参数的范围,选择不同的译码方式,从而可以结合多种译码方式的特点,发挥每种译码方式的优点,提高译码的综合效果,例如:获得系统吞吐增益。
[0029]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译码端在信道编译码参数位于一个取值范围的情况下,按照PC

Polar译码方式对所述数据块进行译码,包括:
[0030]在信道编译码参数K/M<1/6或者K>48的情况下,按照PC

Polar的译码方式对所述数据块进行译码,其中,M表示在对所述数据块编码时的编码长度,K表示所述数据块在被编码之前所具有的信息比特的长度。
[0031]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前述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译码端在信道编译码参数位于另一个取值范围的情况下,按照CA

Polar译码方式对所述数据块进行译码,包括:在信道编译码参数K/M>1/12或者K<120的情况下,按照CA

Polar的译码方式对所述数据块进行译码,其中,M表示在对所述数据块编码时的编码长度,K表示所述数据块在被编码之前所具有的信息比特的长度。
[0032]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第五种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33]译码端接收待译码的数据块;
[0034]译码端按照第三指示信令的指示,按照PC

Polar译码方式对所述数据块进行译码,其中,所述第三指示信令指示按照PC

Polar译码方式对所述数据块进行译码;
[0035]译码端输出对所述数据块进行译码后的结果。
[0036]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指示信令可以由广播信道、或控制信道等物理信道承载。
[0037]第六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第六种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38]译码端接收待译码的数据块;
[0039]译码端按照第四指示信令的指示,按照CA

Polar译码方式对所述数据块进行译
码,其中,所述第四指示信令指示按照CA

Polar译码方式对所述数据块进行译码;
[0040]译码端输出对所述数据块进行译码后的结果。
[0041]在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四指示信令可以由广播信道、或控制信道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编码端接收待编码的信息块;编码端在信道编译码参数位于一个取值范围的情况下,按照PC

Polar编码方式对所述信息块进行编码,和/或,编码端在信道编译码参数位于另一个取值范围的情况下,按照CA

Polar编码方式对所述信息块进行编码;编码端输出对所述信息块进行编码后的结果;其中,所述编码端在信道编译码参数位于一个取值范围的情况下,按照PC

Polar编码方式对所述信息块进行编码,包括:在信道编译码参数K属于一个预设范围的情况下,编码端按照PC

Polar的编码方式对所述信息块进行编码,K表示所述信息块中信息比特的长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端在信道编译码参数位于一个取值范围的情况下,按照PC

Polar编码方式对所述信息块进行编码,包括:在信道编译码参数K/M<1/6的情况下,编码端按照PC

Polar的编码方式对所述信息块进行编码,其中,M表示编码长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M<1/1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端在信道编译码参数位于一个取值范围的情况下,按照PC

Polar编码方式对所述信息块进行编码,包括:在信道编译码参数K>48的情况下,编码端按照PC

Polar的编码方式对所述信息块进行编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64。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80。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120。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端在信道编译码参数位于另一个取值范围的情况下,按照CA

Polar编码方式对所述信息块进行编码,包括:在信道编译码参数K/M>1/12的情况下,编码端按照CA

Polar的编码方式对所述信息块进行编码,其中,M表示编码长度,K表示所述信息块中信息比特的长度。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M>1/6。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端在信道编译码参数位于另一个取值范围的情况下,按照CA

Polar编码方式对所述信息块进行编码,包括:在信道编译码参数K<120的情况下,编码端按照CA

Polar的编码方式对所述信息块进行编码,其中,K表示所述信息块中信息比特的长度。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80。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64。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48。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意一项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编译码参数具体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种:N,M,K,L以及由N,M,K以及L中至少一个确定的衍生参数。其中,N表示Polar编码的母码长度,M表示编码长度,K表示所述信息块的长度,L表示译码过程中的搜索宽度。15.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译码端接收待译码的数据块;
译码端在信道编译码参数位于一个取值范围的情况下,按照PC

Polar译码方式对所述数据块进行译码,和/或,译码端在信道编译码参数位于另一个取值范围的情况下,按照CA

Polar译码方式对所述数据块进行译码;译码端输出对所述数据块进行译码后的结果;其中,所述译码端在信道编译码参数位于一个取值范围的情况下,按照PC

Polar译码方式对所述数据块进行译码,包括:在信道编译码参数K属于一个预设范围的情况下,按照PC

Polar的译码方式对所述数据块进行译码,K表示所述数据块在被编码之前所具有的信息比特的长度。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译码端在信道编译码参数位于一个取值范围的情况下,按照PC

Polar译码方式对所述数据块进行译码,包括:在信道编译码参数K/M<1/6的情况下,按照PC

Polar的译码方式对所述数据块进行译码,其中,M表示在对所述数据块编码时的编码长度。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M<1/12。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译码端在信道编译码参数位于一个取值范围的情况下,按照PC

Polar译码方式对所述数据块进行译码,包括:在信道编译码参数K>48的情况下,按照PC

Polar的译码方式对所述数据块进行译码,其中,K表示所述数据块在被编码之前所具有的信息比特的长度。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64。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80。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120。22.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译码端在信道编译码参数位于另一个取值范围的情况下,按照CA

Polar译码方式对所述数据块进行译码,包括:在信道编译码参数K/M>1/12的情况下,按照CA

Polar的译码方式对所述数据块进行译码,其中,M表示在对所述数据块编码时的编码长度,K表示所述数据块在被编码之前所具有的信息比特的长度。2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云飞张华滋杜颖钢张公正王桂杰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