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衬中空纤维微滤膜膜丝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4933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衬中空纤维微滤膜膜丝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分离膜制备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依次将N,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衬中空纤维微滤膜膜丝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分离膜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衬中空纤维微滤膜膜丝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膜法水处理技术因分离精度高、能耗低、能效高及工艺相对简单,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市政污水和含油废水等水处理过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以及膜下游用户如石油、化工、钢铁、电力、纺织、钢铁、汽车、电子、食品、家电等进入快速发展期或成熟初期,对膜产品的需求质量和数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现有技术中,膜法水处理中的核心部件是膜丝,通常采用纺丝法生产。但是,现有的纺丝方法成本较高,所制备的膜丝均匀性差,易污染,易脱膜,使用寿命短,且强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加衬中空纤维微滤膜膜丝及其制备方法,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高亢污染,延长膜丝使用寿命,从而降低微滤膜的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衬中空纤维微滤膜膜丝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A,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将二甲基乙酰胺60~70份、聚偏氟乙烯18~22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0~15份、聚乙二醇6~10份、氧化石墨烯0.5~3份、碳纳米管0.5~3份及碳纤维0.5~3份加入搅拌釜中,在50~100℃油浴下搅拌均匀,得到铸膜液
[0008]B,将预制的中空编织管穿入喷丝头;其中,所述中空编织管参数为内径1.12~1.3mm、外径1.9~2.0mm,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同时将铸膜液注入纺丝设备;
[0009]C,以20~50m/min的速度牵拉喷丝头的中空编织管,以10~30ml/min的进料速度中空编织管外表面涂覆铸膜液,获得初始中空膜丝;
[0010]D,将初始中空膜丝经过空气浴,再进入温度为40~70℃、固浴深度为1~2.5m的凝固浴,再依次进入第一漂洗水浴和第二漂洗水浴;
[0011]E,绕丝轮以20~50m/min的速度将膜丝从第二漂洗水浴中牵出,并在60~80℃的水浴中热处理0.5~2.5小时,得到中空纤维微滤膜膜丝。
[0012]上述方案中,所述聚偏氟乙烯分子量为40万~60万道尔顿。
[0013]上述方案中,所述铸膜液粘度为80000~120000pas。
[0014]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C中涂覆铸膜液厚度为80~120μm。
[0015]上述方案中,所述空气浴长度1~45cm。
[0016]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漂洗水浴和第二漂洗水浴温度为15~45℃。
[0017]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加衬中空纤维微滤膜膜丝,所述膜丝包括中心衬管及涂覆层,所述中心衬管为内径1.2~1.3mm、外径1.9~2.0mm、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中空编织管;涂覆层成分按重量份数计为:聚偏氟乙烯18~22份、聚乙烯吡咯烷酮5~10份、氧化石墨烯0.5~3份、碳纳米管0.5~3份及碳纤维0.5~3份。
[0018]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加衬中空纤维微滤膜膜丝,所述膜丝采用如上所述的基于高速加衬纺丝的中空纤维微滤膜膜丝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加衬中空纤维微滤膜膜丝的制备方法,通过铸膜液配方的调整,达到40~50m/min的纺丝速度,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所制备的加衬中空纤维微滤膜膜丝,孔径在0.08~0.1微米,开孔率达到80~88%,0.1MPa、25℃条件下的纯水通量为1000~1500L/m2·
h,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制备的相同孔径膜丝的300~700L/m2·
h的水通量,提高了一倍以上,同时,控制水通量的上限,不会降低膜丝的过滤精度;膜丝强度可达150~200Mpa,扩大了膜丝的使用范围,同时提高了膜丝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加衬中空纤维微滤膜膜丝表面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加衬中空纤维微滤膜膜丝断面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
[002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6]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加衬中空纤维微滤膜膜丝的制备方法,通过对铸膜液成分的调整和中空编织管的选型,在保证膜丝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纺丝效率,纺丝速度达到45m/min,所制备的中空纤维微滤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及高强度。
[0027]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具体地,所述制备方法如下:
[0028]A,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将二甲基乙酰胺60~70份、聚偏氟乙烯18~22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0~15份、聚乙二醇6~10份、氧化石墨烯0.5~3份、碳纳米管0.5~3份及碳纤维0.5~3份加入搅拌釜中,在50~100℃油浴下搅拌均匀,得到铸膜液。通过氧化石墨烯0.5~3份、碳纳米管0.5~3份及碳纤维0.5~3份的添加及配比调整,增加膜丝的韧性,并有效提高膜丝寿命。氧化石墨烯增加碳纤维及碳纳米管的分布均匀性,同时,碳纳米管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膜丝的水通量,通过控制碳纳米管与碳纤维的含量配比,在提高膜丝韧性和水通量间
找到一个平衡点。优选地,所述聚偏氟乙烯分子量为40万~60万道尔顿;所述铸膜液粘度为80000~120000pas。优选地,所述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及碳纤维的尺寸均为纳米级。
[0029]B,将预制的中空编织管穿入喷丝头;其中,所述中空编织管参数为内径1.12~1.3mm、外径1.9~2.0mm,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同时将铸膜液注入纺丝设备。
[0030]C,以20~50m/min的速度牵拉喷丝头的中空编织管,以20~60ml/min的进料速度中空编织管外表面涂覆铸膜液,获得初始中空膜丝。本步骤中,通过喷丝头的中空编织管和铸膜液出料速度,来控制中空编织管外表面铸膜液厚度。优选地,所述铸膜液厚度为80~120μm。
[0031]D,将初始中空膜丝经过长度为5~35cm空气浴,再进入温度为40~70℃、固浴深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衬中空纤维微滤膜膜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将N,N

二甲基乙酰胺60~70份、聚偏氟乙烯18~22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0~15份、聚乙二醇6~10份、氧化石墨烯0.5~3份、碳纳米管0.5~3份及碳纤维0.5~3份加入搅拌釜中,在50~100℃油浴下搅拌均匀,得到铸膜液;B,将预制的中空编织管穿入喷丝头;其中,所述中空编织管参数为内径1.2~1.3mm、外径1.9~2.0mm,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同时将铸膜液注入纺丝设备;C,以20~50m/min的速度牵拉喷丝头的中空编织管,以20~60ml/min的进料速度中空编织管外表面涂覆铸膜液,获得初始中空膜丝;D,将初始中空膜丝经过空气浴,再进入温度为40~70℃、深度为1~2.5m的凝固浴,再依次进入第一漂洗水浴和第二漂洗水浴;E,绕丝轮以40~50m/min的速度将膜丝从第二漂洗水浴中牵出,并在60~80℃的水浴中热处理0.5~2.5小时,得到中空纤维微滤膜膜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衬中空纤维微滤膜膜丝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绿合刘斌李文杰王建华寻红敏禹东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水务装备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