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德爱专利>正文

一种注塑用注射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4914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用注射成型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右侧安装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中部安装有电控柜,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安装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加热层,所述底板的顶部左侧固接有两个长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左侧设有推压组件。通过底板、推压组件、工作台、螺杆、管体和长板的配合,使得在该装置使用时,通过涡轮板与涡轮的啮合连接关系,第一滑轨对涡轮板的导向以及第一短杆与第二短杆的转动连接关系,从而通过转动涡轮带动涡轮板向上滑动,使第一短杆与第二短杆拉长,推动动板呈水平向右靠拢,最后动板与与静板相互抵紧,从而防止为动板位置的偏离,大大提高模具的成品率,使模具更加完整美观。使模具更加完整美观。使模具更加完整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用注射成型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用注射成型机
,具体为一种注塑用注射成型机。

技术介绍

[0002]注射成型机又名注塑机,它是塑胶机械里的一个分类,配合不同的注塑模具能制造部够产生不同的塑料制品,比如家用的,桶、衣架、整理箱、桌椅凳、梳子发夹等,它生产出来的东西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而注塑用压膜时,效果较差,故需要一种注塑用注射成型机。
[0003]现有技术中的注塑用注射成型机,在注塑压模板容易偏离,导致压模板与定模板产生偏离,模具成品不合格,同时在向压膜板与定模板的内部充入溶液时,压膜板与定模板无法锁紧,压膜板可能回弹,导致漏液,并且在模具制成后模具需要人为剥离,工作效率较慢,并且人工剥离易设备易与人发生危险,且剥模设备多为单方向脱模,使用性较低,不方便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用注射成型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在注塑压模板容易偏离,导致压模板与定模板产生偏离,模具成品不合格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用注射成型机,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右侧安装有工作台(4),所述工作台(4)的顶部中部安装有电控柜(5),所述工作台(4)的顶部安装有外壳(6),所述外壳(6)的内部安装有加热层(7),所述加热层(7)的内部安装有管体(9),所述管体(9)的内壁间隙配合有螺杆(8),所述底板(1)的顶部左侧固接有两个长板(10),所述底板(1)的顶部左侧设有推压组件(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用注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组件(2)包括第一电机(201)、齿轮(202)、第一滑轨(203)、涡轮板(204)、齿板(205)、第一短杆(206)、第二短杆(207)、涡轮(208)、第一滑槽(209)、滑块(210)、动板(211)、静板(212)、圆柱(213)和宽板(2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用注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203)的外壁后端面固接于长板(10)的外壁正端面,所述第一滑轨(203)的外壁正端面下方固接有第一电机(201),所述第一电机(201)的输出端的末端固接有涡轮(208),所述涡轮(208)的外壁啮合连接有涡轮板(204),所述涡轮板(204)的外壁左右端与第一滑轨(203)的内壁左右端间隙配合,所述涡轮板(204)的外壁上下端面固接有齿板(205),上方的所述齿板(205)的外壁左端面与第一滑轨(203)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齿板(205)的外壁啮合连接有齿轮(202),所述齿轮(20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圆柱(213),左侧的所述圆柱(213)的外壁后端面与第一滑轨(203)的外壁正端面固定连接,所述齿轮(202)的外壁正端面转动连接有第一短杆(206),所述第一短杆(206)的右端转动连接有第二短杆(207),所述第二短杆(207)的右端与右侧的齿轮(202)转动连接,右侧的所述齿板(205)的外壁下端面固接有滑块(210),所述滑块(210)的外壁后端面间隙配合有第一滑槽(209),所述滑块(210)的外壁后方设有宽板(214),所述宽板(214)的外壁后端面与长板(10)的外壁正端面相互抵紧,所述第一滑槽(209)的外壁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爱
申请(专利权)人:刘德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