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气动伺服系统的安全卸气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伺服系统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用于气动伺服系统的安全卸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动伺服系统用安全卸气阀主要是用于对气动伺服系统进行安全卸气的设备,通过将气动伺服系统用安全卸气阀与气动伺服系统相连接,再通过转动气动伺服系统用安全卸气阀的把手,能够带动卸气阀内部的气密球体进行转动,从而使气密球体的封闭面能够对气动伺服系统用安全卸气阀内部进行密封,当需对气动伺服系统进行卸气时,通过反向转动把手,则能够使球体中部的孔将气动伺服系统的气体向外排出,基于上述描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一种用于气动伺服系统的安全卸气装置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例如:
[0003]若气动伺服系统用安全卸气阀刚卸气完成后因赶时间快速转动把手进行关闭,则容易使球体的孔内部带有满满的未排放完全的气体,当再次对气动伺服系统进行卸气时,则容易出现球体的孔内部气体快速喷出对气动伺服系统向外排出的气体产生推力,致使气动伺服系统排出的气体会出现反流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气动伺服系统的安全卸气装置,其结构包括把手(1)、固定块(2)、阀体(3),所述把手(1)嵌固于阀体(3)的边侧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3)与固定块(2)的外表面相连接;所述阀体(3)包括联动头(31)、外壳(32)、内置框(33)、气密球体(34),所述联动头(31)与外壳(32)活动卡合,所述内置框(33)与外壳(3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气密球体(34)嵌固于联动头(31)的底部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动伺服系统的安全卸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球体(34)包括板面(a1)、收缩板(a2)、导杆(a3)、助推条(a4),所述收缩板(a2)与导杆(a3)活动卡合,所述导杆(a3)与板面(a1)的内部中心相连接,所述助推条(a4)安装于导杆(a3)的内部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动伺服系统的安全卸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板(a2)包括助推片(a21)、联动块(a22)、衔接框(a23)、贴合块(a24),所述助推片(a21)安装于两个联动块(a22)之间,所述联动块(a22)与衔接框(a23)活动卡合,所述贴合块(a24)嵌固于联动块(a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