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4685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轴承,包括:轴承内圈,包括内挡边部,内挡边部开设有油脂通道,油脂通道的出油口开设于内挡边部的第一端面,第一端面适于与滚动体接触,油脂通道的进油口开设于内挡边部的第二端面,第二端面适于与中隔圈接触,轴承内圈的数量为2个,各轴承内圈沿轴承的轴向同轴设置;中隔圈,与轴承内圈同轴且设置于2个轴承内圈之间,中隔圈的轴向两端分别与内挡边部的第二端面接触,中隔圈的外径尺寸小于内挡边部的外径尺寸,中隔圈两侧的内挡边部和中隔圈所围成的空间内的油脂可以沿油脂通道流入滚动体所在的滚道,及时向滚道供应润滑油脂,降低发生滚道摩擦和温升的可能性,延长轴承使用寿命。延长轴承使用寿命。延长轴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承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轴承。

技术介绍

[0002]圆锥滚子轴承主要应用于需要同时承受轴向、径向的联合载荷的场景,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保持架和滚子,其中轴承内圈、滚子和保持架形成一个整体,组成轴承内圈组件,即:保持架将滚子限制在轴承内圈和保持架之间。为了控制轴承的轴向游隙,以双列轴承内圈的方案为例,通常会通过在两个轴承内圈之间设置中隔圈的方式来调节轴向游隙。
[0003]轴承高速运转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和锥形滚道设计,中隔圈位置的油脂会逐渐甩到轴承的轴向两端的密封位置,难以及时向滚道提供润滑,从而发生滚道摩擦和温升,影响轴承寿命。
[0004]因此,如何降低轴承内部温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降低轴承内部温升,延长轴承使用寿命。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轴承,包括:
[0007]轴承内圈,包括内挡边部,所述内挡边部开设有油脂通道,所述油脂通道的出油口开设于所述内挡边部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适于与滚动体接触,所述油脂通道的进油口开设于所述内挡边部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适于与中隔圈接触,所述轴承内圈的数量为2个,各所述轴承内圈沿轴承的轴向同轴设置;
[0008]中隔圈,与所述轴承内圈同轴且设置于所述2个轴承内圈之间,所述中隔圈的轴向两端分别与所述内挡边部的第二端面接触,所述中隔圈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内挡边部的外径尺寸
[0009]可选地,所述油脂通道包括倾斜的通孔,在沿进油口到出油口的方向上,所述通孔逐渐远离所述轴承的轴线。
[0010]可选地,所述油脂通道包括环形锥孔,所述进油口的尺寸大于所述出油口的尺寸。
[0011]可选地,所述油脂通道的数量为至少2个,各所述油脂通道沿所述内挡边部的周向均匀分布。
[0012]可选地,所述轴承还包括:
[0013]油脂收集器,整体呈环形结构,所述油脂收集器固定于所述中隔圈,且套设于所述中隔圈的外环面,所述油脂收集器开设有储油腔,所述油脂通道与所述储油腔连通。
[0014]可选地,所述油脂收集器包括中隔板和外环形挡板,所述中隔板的径向外端部与所述环形挡板固定连接,所述外环形挡板包括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部和所述第二止挡部分别向所述中隔板的轴向两侧延伸,所述中隔板的径向内端部固定于所述中隔圈,所述储油腔包括第一储油腔和第二储油腔,所述中隔板、第一止挡部以及中隔圈
围成所述第一储油腔,所述中隔板、第二止挡部以及中隔圈围成所述第二储油腔。
[0015]可选地,所述油脂收集器还包括内环形挡板,固定于所述中隔圈的外环面,与所述中隔板的径向内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内环形挡板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别向所述中隔板的轴向两侧延伸。
[0016]可选地,所述第一止挡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止挡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中隔板、第一止挡部以及所述第一固定部围成所述第一储油腔,所述中隔板、第二止挡部以及所述第二固定部围成所述第二储油腔。
[0017]可选地,所述第一储油腔和所述第二储油腔的形状相同。
[0018]可选地,所述外环形挡板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中隔圈的宽度。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轴承,通过在轴承内圈的内挡边部开设油脂通道,其中油脂通道的进油口开设于所述内挡边部的第二端面,油脂通道的出油口开设于所述内挡边部的第一端面,由于滚动体内端面与所述内挡边部的第一端面接触,中隔圈与所述内挡边部的第二端面接触,因中隔圈的外径尺寸小于内挡边部的外径尺寸,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中隔圈两侧的内挡边部和中隔圈所围成的空间内的油脂可以沿油脂通道流入滚动体所在的滚道,及时向滚道供应润滑油脂,降低发生滚道摩擦和温升的可能性,延长轴承使用寿命。
[0021]可选方案中,轴承还包括油脂收集器,整体呈环形结构,所述油脂收集器固定于所述中隔圈,且套设于所述中隔圈的外环面,所述油脂收集器开设有储油腔,所述油脂通道与所述储油腔连通。通过在中隔圈外环面设置油脂收集器,可以避免中隔圈外环面处的油脂甩向径向轴承外圈,为部件间隙提供了更多的油脂,从而对润滑油脂的前进路径进行了控制,使得润滑油脂更顺利地沿油脂通道进入需润滑的位置,提高润滑效果。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图2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的轴承的油脂收集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0027]其中:10

轴承内圈;20

中隔圈;30

内挡边部;300

油脂通道;40

油脂收集器;410

第一储油腔;420

第二储油腔;400

外环形挡板;401

第一止挡部;402

第二止挡部;50

保持架;60

轴承外圈;70

滚动体;800

内环形挡板;801

第一固定部;802

第二固定部;900

中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由
技术介绍
可知,轴承易出现滚道摩擦和温升现象,影响轴承寿命。
[0029]为了降低轴承内部温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轴承,通过在轴承内圈的内挡
边部开设油脂通道,其中油脂通道的进油口开设于所述内挡边部的第二端面,油脂通道的出油口开设于所述内挡边部的第一端面,由于滚动体内端面与所述内挡边部的第一端面接触,中隔圈与所述内挡边部的第二端面接触,因中隔圈的外径尺寸小于内挡边部的外径尺寸,因此中隔圈两侧的内挡边部和中隔圈所围成的空间内的油脂可以沿油脂通道流入滚动体所在的滚道,及时向滚道供应润滑油脂,降低发生滚道摩擦和温升的可能性,延长轴承使用寿命。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内圈,包括内挡边部,所述内挡边部开设有油脂通道,所述油脂通道的出油口开设于所述内挡边部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适于与滚动体接触,所述油脂通道的进油口开设于所述内挡边部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适于与中隔圈接触,所述轴承内圈的数量为2个,各所述轴承内圈沿轴承的轴向同轴设置;中隔圈,与所述轴承内圈同轴且设置于所述2个轴承内圈之间,所述中隔圈的轴向两端分别与所述内挡边部的第二端面接触,所述中隔圈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内挡边部的外径尺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脂通道包括倾斜的通孔,在沿进油口到出油口的方向上,所述通孔逐渐远离所述轴承的轴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脂通道包括环形锥孔,所述进油口的尺寸大于所述出油口的尺寸。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脂通道的数量为至少2个,各所述油脂通道沿所述内挡边部的周向均匀分布。5.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轴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脂收集器,整体呈环形结构,所述油脂收集器固定于所述中隔圈,且套设于所述中隔圈的外环面,所述油脂收集器开设有储油腔,所述油脂通道与所述储油腔连通。6.如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福强吴丽娟李春蕾贾宪林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