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轧辊无砂造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轧辊造型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轧辊无砂造型方法,属于铸造
技术介绍
[0002]轧辊是轧钢生产中的重要消耗备件,轧辊消耗约占钢产量的1.2
‰
左右。我国是钢铁生产大国,目前年产钢超过10亿吨,占世界总产钢量的50%,年消耗轧辊100多万吨。为了提高轧辊性能,降低轧辊消耗,国内外开发了多种轧辊新材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1809105A公开了一种原位复合碳化物颗粒强化耐磨轧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工艺步骤如下:
①
先在中频感应电炉内熔炼含铌、铬、钴、锰和镍等元素的铁水,并将炉内铁水的化学组成及质量分数控制在3.44
‑
3.78%C,4.51
‑
4.86%Mn,2.55
‑
2.79%Co,12.06
‑
12.39%Cr,2.74
‑
2.90%Nb,0.77
‑
0.95%Si,1.03
‑
1.27%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轧辊无砂造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轧辊包括辊身和辊颈两部分,辊颈位辊身的两端对应的为上辊颈和下辊颈;制造轧辊的铸型包括用于制造轧辊辊身的金属型铸型、位于金属型铸型底部的用于制造轧辊下辊颈的下辊颈铸型和位于金属型铸型上部的用于制造轧辊上辊颈的上辊颈铸型;下辊颈铸型、金属型铸型和上辊颈铸型依次组合成一体,构成了制造轧辊的铸型;上辊颈铸型中间为上辊颈铸型型腔,上辊颈铸型型腔是由耐高温陶瓷套制备围成,耐高温陶瓷套外周为金属外箱;同理下辊颈铸型中间为下辊颈铸型型腔,下辊颈铸型型腔是由耐高温陶瓷套制备围成,耐高温陶瓷套外周为金属外箱;金属型铸型的中间为辊身铸型型腔,辊身铸型型腔是由金属型铸型构成,金属型铸型内表面涂有涂料;具体造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
先使用中碳低合金钢,铸造上辊颈铸型和下辊颈铸型的金属外箱,中碳低合金钢的化学组成及其质量分数是:0.30
‑
0.36%C,1.42
‑
1.49%Si,0.27
‑
0.38%Mn,0.52
‑
0.60%Cr,0.92
‑
0.98%Al,0.008
‑
0.013%Mg,0.024
‑
0.047%Ce,0.05
‑
0.09%Ti,0.03
‑
0.06%N,0.042
‑
0.060%Ca,<0.02%S,<0.03%P,余量Fe;金属外箱经机械加工后,将金属外箱最小厚度控制在30
‑
50mm;
②
将步骤
①
中加工好的金属外箱加热至480
‑
520℃,保温3
‑
4小时后,出炉,并将耐高温陶瓷套装入金属外箱中,金属外箱和耐高温陶瓷套之间是过盈配合,过盈量是0.07
‑
0.12mm;金属外箱和耐高温陶瓷套过盈配合成一体,构成了制造轧辊辊颈的铸型;其中上辊颈铸型内的耐高温陶瓷套内有通孔作为上辊颈铸型型腔,通孔的尺寸由轧辊上辊颈尺寸和上辊颈加工量确定,通孔有斜度,斜度控制在3
°‑4°
,斜度指的是侧面与中心轴的夹角,与辊身铸型型腔相连一端的孔的直径相对比较大,则对应上辊颈铸型中耐高温陶瓷与辊身铸型型腔相连的一端的侧壁为此高温陶瓷最薄处,此高温陶瓷最薄处的厚度为260
‑
280mm;下辊颈铸型内的耐高温陶瓷套内有下端封闭的孔作为下辊颈铸型型腔,孔的尺寸由轧辊下辊颈尺寸和下辊颈加工量确定,孔有斜度,斜度控制在1
°‑2°
,下辊颈铸型中耐高温陶瓷最薄侧壁的厚度为285
‑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文博,戴建方,符寒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冶轧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