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基坑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74297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基坑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本体上模块、伸缩臂、机器人本体下模块和支架,所述的机器人本体上模块的底部固定有安装板,所述的安装板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与万向接头相匹配的通槽,所述的万向接头的顶部从通槽处穿过安装板固定在机器人本体上模块的底部,所述的万向接头的下端设置有连接伸缩臂的接头,所述的接头的外侧设置有用于连接伸缩臂的第一外接螺纹,所述的安装板的底部还均匀设置有三个U型耳座,每个U型耳座上都连接有一个支架。本设计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实用高效的优点。于制造和实用高效的优点。于制造和实用高效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智能基坑检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检测
,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基坑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基坑在进入或者施工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测,但是现有的基坑检测装置要么只能检测出基坑的宽度以及深度等尺寸,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往往在进入或者施工之前需要用到若干种基坑检测装置,十分费时费力,而且现有的基坑检测装置在检测基坑的尺寸时,往往只能反馈出一些数据,操作者无法对基坑有一个直观的理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基坑检测系统,不仅可以通过激光雷达和超声波发射接收器来检测基坑四周的宽度以及深度,从而反馈数据给云端,绘制出基坑内部三维图,还可以通过摄像头和补光灯实时录下基坑的内部情况,而且可以通过气体传感器组件来检测基坑内气体的组成,从而判断操作者可否进入,起到了增加实用性能的作用。
[000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基坑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本体上模块、伸缩臂、机器人本体下模块和支架,所述的机器人本体上模块的底部固定有安装板,所述的安装板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与万向接头相匹配的通槽,所述的万向接头的顶部从通槽处穿过安装板固定在机器人本体上模块的底部,所述的万向接头的下端设置有连接伸缩臂的接头,所述的接头的外侧设置有用于连接伸缩臂的第一外接螺纹,所述的安装板的底部还均匀设置有三个U型耳座,每个U型耳座上都连接有一个支架;
[0005]所述的机器人本体上模块是由机器人本体上模块壳体、伺服电机、减速机、电池、左支架、收放盘、挂钩、钢丝绳索和右支架,所述的井所述的左支架和右支架一左一右固定在机器人本体上模块壳体内的底部,所述的收放盘安装在右支架朝向左支架一侧的侧壁上,所述的减速机安装在与收放盘相反的右支架另一侧侧壁上,减速机的出轴端穿过右支架与收放盘相连,所述的伺服电机安装在减速机的顶部并与其相连,所述的左支架的顶部设置有安装电池的安装座,所述的电池可拆卸地连接在安装座内并与安装在左支架内的第一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的第一控制器又与减速机和伺服电机电连接,所述的钢丝绳索缠绕在收放盘上并随着收放盘的旋转进行收放,所述的钢丝绳索的一端依次穿过机器人本体上模块壳体、万向接头和接头与挂钩相连,所述的机器人本体上模块壳体的底部、以及万向接头和接头的内部都开设有用于穿过钢丝绳索的通孔。
[0006]进一步:所述的收放盘的外侧设置有一圈防护罩体,所述的钢丝绳索的一端从防护罩体的底部伸出与挂钩相连,所述的防护罩体的底部开设有用于钢丝绳索进出的导向通孔,所述的导向通孔的孔径大于钢丝绳索的截面直径,所述的机器人本体上模块壳体内的底部还设置有连接座,所述的连接座上连接有水平放置的导向轮,所述的连接座位于导向通孔的下方,所述的钢丝绳索从导向通孔伸出后沿着导向轮伸入至机器人本体上模块壳体底部的通孔内,所述的机器人本体上模块壳体底部的通孔位于导向轮的正下方。
[0007]又进一步:所述的钢丝绳索与挂钩连接的一端上还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的接头的底部开设有与限位块相匹配的卡槽,所述的限位块活动连接在卡槽内,所述的钢丝绳索通过限位块与卡槽的配合在钢丝伸缩收起后使其拉紧缠绕在收放盘上。
[0008]又进一步:所述的钢丝绳索上还活动连接有触碰块,所述的触碰块通过弹簧与限位块相连,所述的弹簧环绕在限位块与触碰块之间的钢丝绳的外侧,所述的触碰块在收放盘收放钢丝绳索的过程中穿过通孔以及第二通孔,所述的右支架上安装有限位开关,所述右支架的下端还开设有用于触碰板升降的导向通槽,所述的触碰板通过滑块活动连接在导向通槽内并且其的两端分别从右支架的左右两侧伸出,所述的触碰板的一端位于触碰块的上方,所述的触碰板的另一端为限位开关上触碰接头的正下方,所述的限位开关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
[0009]又进一步:所述的机器人本体下模块壳体、第一激光雷达、超声波发射接收器、第二电池、摄像头、补光灯组件、第二激光雷达和气体传感器组件,所述的第一激光雷达安装在机器人本体下模块壳体底部的中心处,所述的第一激光雷达的底部还设置有旋转激光发射头,所述的旋转激光发射头的一侧开设有发射口,所述的超声波发射接收器、第二电池、摄像头、补光灯组件、第二激光雷达以及气体传感器组件分别安装在机器人本体下模块壳体内的底部,所述的第二电池分别与第一激光雷达、第二激光雷达、超声波发射接收器、摄像头、补光灯组件和气体传感器组件电连接,所述的机器人本体下模块壳体内的底部上通过安装板还连接有第二控制器,所述的第二控制器与第二电池相连,所述的第二控制器还分别与第一激光雷达、第二激光雷达、超声波发射接收器、摄像头、补光灯组件和气体传感器组件电连接,所述机器人本体下模块壳体顶部的中心处设置有用于连接伸缩臂的连接头,所述的连接头与外罩体连成一体,所述的连接头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伸缩臂的第二外接螺纹。
[0010]又进一步:所述的伸缩臂体是由第一接头、上盖体、下盖体、外筒体、空心杆体和内筒体所组成,所述的第一接头固定在上盖体上并且其内部开设有用于连接机器人本体上模块底部的接头的内接螺纹,所述的上盖体和下盖体分别固定在外筒体的上下两端,所述的空心杆体活动连接在外筒体内,所述的内筒体活动连接在空心杆体内,所述的内筒体的下端开设有用于连接井下模组顶部的连接头的螺纹孔,所述的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设置有2个或2个以上的空心杆体,第二个或第二个以上空心杆体都活动连接在上一个空心杆体内,第一个空心杆体活动连接在外筒体内,内筒体活动连接在最后一个空心杆体内,所述的挂钩伸入外筒体内与内筒体的上端相连,所述的内筒体的上端内开设有用于连接挂钩的钩槽。
[0011]又进一步:所述的空心杆体的两端都设置有限位座,所述的空心杆体的上端以及内筒体的上端都设置有滑块,第一个空心杆体通过滑块滑动连接在外筒体内并通过上盖体和下盖体防止其脱离外筒体,第二个或第二个以上的空心杆体也通过滑块滑动连接在上一个空心杆体内并通过限位座防止其脱离上一个空心杆体,所述的内筒体也还通过滑块滑动连接在最后一个空心杆体内并通过限位座防止其脱离最后一个空心杆体。
[0012]再进一步:所述的空心杆体和内筒体的外壁上都设置有第一限位凸条,所述的下盖体以及限位座上开设有与第一限位凸条相匹配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的第一限位凸条与空心杆体的轴线方向相同,所述的第一限位凸条沿着第一限位槽进行滑动。
[0013]再进一步:所述的下盖体和限位座的内壁上都设置有第二限位凸条,所述的第二限位凸条与空心杆体的轴线方向相同,所述的空心杆体和内筒体的外壁上都设置有与第二限位凸条相匹配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的第二限位凸条滑动连接在第二限位槽内。
[0014]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不仅可以通过激光雷达和超声波发射接收器来检测基坑四周的宽度以及深度,从而反馈数据给云端,绘制出基坑内部三维图,还可以通过摄像头和补光灯实时录下基坑的内部情况,而且可以通过气体传感器组件来检测基坑内气体的组成,从而判断操作者可否进入,起到了增加实用性能的作用;并且本专利技术通过外筒体、内筒体以及空心杆体上特殊的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基坑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本体上模块(1)、伸缩臂(2)、机器人本体下模块(3)和支架(4),所述的机器人本体上模块的底部固定有安装板(7),所述的安装板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与万向接头(5)相匹配的通槽,所述的万向接头的顶部从通槽处穿过安装板固定在机器人本体上模块的底部,所述的万向接头的下端设置有连接伸缩臂的接头(8),所述的接头的外侧设置有用于连接伸缩臂的第一外接螺纹,所述的安装板的底部还均匀设置有三个U型耳座(6),每个U型耳座上都连接有一个支架(4);所述的机器人本体上模块是由机器人本体上模块壳体(1

1)、伺服电机(1

6)、减速机(1

7)、电池(1

4)、左支架(1

2)、收放盘、挂钩10)、钢丝绳索和右支架1

11),所述的井所述的左支架和右支架一左一右固定在机器人本体上模块壳体内的底部,所述的收放盘安装在右支架朝向左支架一侧的侧壁上,所述的减速机安装在与收放盘相反的右支架另一侧侧壁上,减速机的出轴端穿过右支架与收放盘相连,所述的伺服电机安装在减速机的顶部并与其相连,所述的左支架的顶部设置有安装电池的安装座(1

3),所述的电池可拆卸地连接在安装座内并与安装在左支架内的第一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的第一控制器又与减速机和伺服电机电连接,所述的钢丝绳索缠绕在收放盘上并随着收放盘的旋转进行收放,所述的钢丝绳索的一端依次穿过机器人本体上模块壳体、万向接头和接头与挂钩相连,所述的机器人本体上模块壳体的底部、以及万向接头和接头的内部都开设有用于穿过钢丝绳索的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基坑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放盘的外侧设置有一圈防护罩体(1

5),所述的钢丝绳索的一端从防护罩体的底部伸出与挂钩相连,所述的防护罩体的底部开设有用于钢丝绳索进出的导向通孔,所述的导向通孔的孔径大于钢丝绳索的截面直径,所述的机器人本体上模块壳体内的底部还设置有连接座(1

12),所述的连接座上连接有水平放置的导向轮(1

13),所述的连接座位于导向通孔的下方,所述的钢丝绳索从导向通孔伸出后沿着导向轮伸入至机器人本体上模块壳体底部的通孔内,所述的机器人本体上模块壳体底部的通孔位于导向轮的正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基坑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丝绳索与挂钩连接的一端上还设置有限位块(9),所述的接头的底部开设有与限位块相匹配的卡槽,所述的限位块活动连接在卡槽内,所述的钢丝绳索通过限位块与卡槽的配合在钢丝伸缩收起后使其拉紧缠绕在收放盘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基坑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丝绳索上还活动连接有触碰块,所述的触碰块通过弹簧与限位块相连,所述的弹簧环绕在限位块与触碰块之间的钢丝绳的外侧,所述的触碰块在收放盘收放钢丝绳索的过程中穿过通孔以及第二通孔,所述的右支架上安装有限位开关(1

8),所述右支架的下端还开设有用于触碰板(1

10)升降的导向通槽,所述的触碰板通过滑块活动连接在导向通槽内并且其的两端分别从右支架的左右两侧伸出,所述的触碰板的一端位于触碰块的上方,所述的触碰板的另一端为限位开关(1

10)上触碰接头(1

9)的正下方,所述的限位开关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基坑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器人本体下模块壳体(3

1)、第一激光雷达(3

3)、超声波发射接收器(3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菡斐张培荣方岳龙沈仁忠钱磊李运哲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天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