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自动上线机器人的绳索收放升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0377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自动上线机器人的绳索收放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外壳体、旋转板、中板、前板、固定筒体、卷绳筒和伺服电机,所述的中板与前板之间水平固定有两个固定筒体,两个固定筒体上各活动连接有一个卷绳筒,连接在两个固定筒体上两个卷绳筒分别为第一卷绳筒和第二卷绳筒,所述第一卷绳筒的左端靠近中板,所述第二卷绳筒的右端靠近前板,所述的第一卷绳筒以及所述的第二卷绳筒上各缠绕连接有一根绝缘绳,两根绝缘绳的一端分别穿过支撑板与挂钩相连。本设计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实用高效的优点。易于制造和实用高效的优点。易于制造和实用高效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自动上线机器人的绳索收放升降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高空线缆检测和维护
,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自动上线机器人的绳索收放升降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国民生产水平的提高,机器人已经存在我们生活的各个环节。随着我们身边的便民设施也不断的完善,在此背景下身边的高空作业越来越多,其中有很多是有关高空线缆绳索的工作,例如高空线路检测、户外线路维修,这些都是由电工师傅搬来梯子,梯子顶端用钩子勾住线缆,下面同伴扶着梯子,这样一段一段的检测维修;有时风筝缠绕电线上,这时大都用较长的木杆来回将风筝捣下来;此外有时还需要工作人员在两个线缆架间传递工具。
[0003]由于很多线缆带有高压电,电工虽然经过培训并知道安全工作方法,但也不能完全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再有就是受梯子搬运的影响,每次梯子搬运一个地方能工作的范围有限甚至有可能造成人员跌落,来回搬运梯子则会浪费大量人力与时间;当风筝缠绕在电线上时,用木杆很难弄下来,若是电线距离地面较远则只好舍弃,其他物品不慎缠绕在电线上也是这种情况。
[0004]因此设计一种利用挂钩进行升降的上线机器人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现有卷绳筒在收放绳索的过程中会出现绳索打结的问题,存在着很大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自动上线机器人的绳索收放升降机构,通过固定筒体外壁上的外接螺纹以及卷绳筒内壁上的内接螺纹的设计,使卷绳筒在旋转缠绕绝缘绳时能够进行平移,从而达到平铺式的卷绳目的,起到防止绳索打结的发生,增加了实用性能。
[0006]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自动上线机器人的绳索收放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外壳体、旋转板、中板、前板、固定筒体、卷绳筒和伺服电机,所述的中板和前板竖直相对设置并分别固定在支撑板的底部,所述的前板位于支撑板右端的正下方,所述的外壳体固定在支撑板的两侧并分别与中板和前板固定连接,所述的中板固定在外壳体的中段内,所述的前板固定在外壳体的右端,所述的外壳体的左端固定有后板,所述的旋转板转动连接在支撑板的顶部,所述的中板与前板之间水平固定有两个固定筒体,两个固定筒体上各活动连接有一个卷绳筒,所述的卷绳筒的内径与固定筒体的外径相匹配,连接在两个固定筒体上两个卷绳筒分别为第一卷绳筒和第二卷绳筒,所述第一卷绳筒的左端靠近中板,所述第二卷绳筒的右端靠近前板,所述伺服电机设置有两个并分别固定在中板上,两个伺服电机通过传动组件分别与第一卷绳筒和第二卷绳筒相连,所述的第一卷绳筒以及所述的第二卷绳筒上各缠绕连接有一根绝缘绳,两根绝缘绳分别通过第一卷绳筒和第二卷绳筒的旋转进行收放,两根绝缘绳的一端分别穿过支撑板与挂钩相连。
[0007]进一步:所述的传动组件包括过渡板、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第一齿套、第二齿套、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涡轮箱,所述的过渡板固定在中板与前板之间的支撑板的底部,所述的过渡板与中板以及前板相互平行,所述的第一传动杆转动连接在中板与过渡板之间,所述的第二传动杆穿过过渡板并与其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二传动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中板和前板上,两个伺服电机各通过一个减速机与涡轮箱相连,两个伺服电机通过涡轮箱分别与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相连,所述的第一齿套套装在第一传动杆上并随着其一同转动,所述的第二齿套套装在过渡板与前板之间的第二传动杆上并随着其一同转动,所述的第一齿轮套装固定在第一卷绳筒的左端并与第一齿套相互齿接,所述的第二齿轮套装固定在第二卷绳筒的右端并与第二齿套相互齿接。
[0008]又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卷绳筒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内接螺纹,连接有第一卷绳筒的固定筒体其正对着第一卷绳筒右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内接螺纹相匹配的第一外接螺纹,所述的第一卷绳筒通过第一内接螺纹与第一外接螺纹的配合连接在一个固定筒体上,所述的第二卷绳筒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内接螺纹,连接有第二卷绳筒的固定筒体其正对着第二卷绳筒左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二内接螺纹相匹配的第二外接螺纹,所述的第二卷绳筒通过第二内接螺纹与第二外接螺纹的配合连接在另一个固定筒体上。
[0009]又进一步:所述的过渡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所述的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的旋转中轴线与第一卷绳筒以及第二卷绳筒的旋转中轴线相平行,所述过渡板的左端还设置有第三导向轮,所述的第三导向轮的旋转中轴线与第一导向轮的旋转中轴线呈垂直状,所述的中板的左端也设置有第四导向轮,所述的第四导向轮上方的支撑板上可拆卸地连接有第一导向柱,所述的第二导向轮上方的支撑板上也可拆卸地连接有第二导向柱,所述的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的中心处都开设有用于穿过绝缘绳的通孔,卷绕在第一卷绳筒上的绝缘绳的一端依次绕过第一导向轮、第三导向轮和第四导向轮并通过第一导向柱穿过支撑板,卷绕在第二卷绳筒上的绝缘绳的一端绕过第二导向轮并通过第二导向柱穿过支撑板。
[0010]又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导向柱下端以及第二导向柱下端的外壁上都设置有第三外接螺纹,所述的支撑板上相对于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的位置都开设有与第三外接螺纹相匹配的螺纹通孔。
[0011]再进一步:所述的旋转板上相对于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的位置都开设有弧形导向通槽,所述的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沿着弧形导向通槽穿过旋转板,所述旋转板的中心处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的支撑板上正对着圆形通孔的位置开设有连接螺纹孔,所述的旋转板通过定位柱转动连接在支撑板的顶部,所述的定位柱穿过圆形通孔连接入连接螺纹孔内,所述的定位柱是由限制部、圆柱部和螺纹部从上到下连成一体所组成,所述的螺纹部连接入连接螺纹孔内,所述的旋转板通过圆形通孔连接在圆柱部上并通过限制部限制在支撑板的顶部,所述的旋转板绕着圆柱部进行旋转,所述的连接螺纹孔一侧的支撑板上还开设有弧形槽,所述的弧形槽的内壁上设置有齿牙,所述的弧形槽正上方的旋转板上安装有旋转伺服电机,旋转伺服电机的出轴端穿过旋转板并伸入至弧形槽内,伸入弧形槽内的旋转伺服电机的出轴端上安装有小型齿轮,所述的小型齿轮与弧形槽内壁上的齿牙相互齿接。
[0012]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通过固定筒体外壁上的外接螺纹以及卷绳筒内壁上
的内接螺纹的设计,使卷绳筒在旋转缠绕绝缘绳时能够进行平移,从而达到平铺式的卷绳目的,起到防止绳索打结的发生,增加了实用性能;并且本设计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实用高效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4]图1为上线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图。
[0017]图4为拆除支撑板后本技术的俯视结构图。
[0018]图5为图4中A的放大图。
[0019]图6为图4中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用于自动上线机器人的绳索收放升降机构,其包括支撑板11、外壳体1、旋转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自动上线机器人的绳索收放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1)、外壳体(1)、旋转板(2)、中板(12)、前板(13)、固定筒体(17)、卷绳筒和伺服电机(15),所述的中板和前板竖直相对设置并分别固定在支撑板的底部,所述的前板位于支撑板右端的正下方,所述的外壳体固定在支撑板的两侧并分别与中板和前板固定连接,所述的中板固定在外壳体的中段内,所述的前板固定在外壳体的右端,所述的外壳体的左端固定有后板,所述的旋转板转动连接在支撑板的顶部,所述的中板与前板之间水平固定有两个固定筒体,两个固定筒体上各活动连接有一个卷绳筒,所述的卷绳筒的内径与固定筒体的外径相匹配,连接在两个固定筒体上两个卷绳筒分别为第一卷绳筒(16

1)和第二卷绳筒(16

2),所述第一卷绳筒的左端靠近中板,所述第二卷绳筒的右端靠近前板,所述伺服电机设置有两个并分别固定在中板上,两个伺服电机通过传动组件分别与第一卷绳筒(16

1)和第二卷绳筒(16

2)相连,所述的第一卷绳筒以及所述的第二卷绳筒上各缠绕连接有一根绝缘绳(8),两根绝缘绳分别通过第一卷绳筒和第二卷绳筒的旋转进行收放,两根绝缘绳的一端分别穿过支撑板与挂钩(9)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上线机器人的绳索收放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组件包括过渡板(21)、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22)、第一齿套(23

1)、第二齿套(23

2)、第一齿轮(18

1)、第二齿轮(18

2)和涡轮箱(35),所述的过渡板固定在中板与前板之间的支撑板的底部,所述的过渡板与中板以及前板相互平行,所述的第一传动杆转动连接在中板与过渡板之间,所述的第二传动杆穿过过渡板并与其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二传动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中板和前板上,两个伺服电机各通过一个减速机(34)与涡轮箱相连,两个伺服电机通过涡轮箱分别与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相连,所述的第一齿套套装在第一传动杆上并随着其一同转动,所述的第二齿套套装在过渡板与前板之间的第二传动杆上并随着其一同转动,所述的第一齿轮套装固定在第一卷绳筒的左端并与第一齿套相互齿接,所述的第二齿轮套装固定在第二卷绳筒的右端并与第二齿套相互齿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上线机器人的绳索收放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卷绳筒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内接螺纹,连接有第一卷绳筒的固定筒体其正对着第一卷绳筒右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内接螺纹相匹配的第一外接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菡斐秦超英沈义楠李运哲钱磊沈仁忠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天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