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虫害的监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4248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病虫害监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病虫害的监控方法;该方法中使用的监控装置包括灯光诱捕模块;所述灯光诱捕模块包括监控箱、支撑杆、顶棚、太阳能板、电机、转动盘、诱虫灯管、套筒和撞击屏;所述监控箱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监控箱顶部四角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方设有顶棚,顶棚固定安装在支撑杆顶部;所述顶棚四周安装有太阳能板,太阳能板将光能转化成电能为监控装置的各用电模块供电;所述顶棚下方通过电机支架固连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连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下表面安装有诱虫灯管;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虫情监控装置集虫效率低、诱捕速度慢且控制范围小的问题。小的问题。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虫害的监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病虫害监控
,具体的说是一种病虫害的监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园林害虫监测与控制是目前城市园林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园林植物由于其明确的植物配置,往往结构简单而导致园林生态系统脆弱而不稳定,容易遭受多种病虫害的危害且容易爆发成灾,对园林植物及景观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如导致园林植物生长衰弱甚至死亡;植物衰弱而病虫害危害严重;刺吸式害虫分泌蜜露导致煤污病影响环境卫生等等。在园林害虫中,蛀干害虫和刺吸类害虫危害十分严重,蛀干害虫的危害常导致植物死亡,而对其监测十分困难,有效的防治手段也十分缺乏,传统的药物防治收效甚微;刺吸式害虫种类繁多且发生普遍,常常大爆发导致寄主植物的衰弱并伴随严重的环境卫生间题。
[0003]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病虫害监控方法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3102306318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害虫诱捕装置和害虫远程识别监控系统,所述害虫诱捕装置包括顶盖、漏斗座、集虫器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漏斗座与集虫器之间设有仅能供害虫单只逐个通过的通道,所述通道侧壁设有计数装置和红外感应微型摄像头,所述红外感应微型摄像头的数量至少为四个,设于通道的同一高度且沿通道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害虫远程识别监控系统包括本专利技术的害虫诱捕装置和远程数据中心。
[0004]该方案虽然利用安装红外感应微型摄像头来采集单个害虫的图像信息,并对害虫进行计数,可以有效监控虫害情况,但该方案中监控诱捕装置集虫效率低、诱捕速度慢且控制范围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病虫害的监控方法,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虫情监控装置集虫效率低、诱捕速度慢且控制范围小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病虫害的监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选定待监控调查的区域,提前规划好调查周期,并选点安装虫情监控装置,然后接通监控装置的电源,并打开控制器开关,待监控箱中的显示屏亮起后在菜单栏上设定各模块启动和关闭时间,然后对监控箱的柜门上锁;
[0008]S2:监控装置工作过程中利用灯光诱捕模块和生物诱捕模块诱捕害虫,害虫在飞扑过程中撞击在撞击屏上假死后通过集虫漏斗掉入监控箱;
[0009]S3:监控箱中的害虫经红外加热处理杀死,同时监控箱中的摄像机对害虫尸体进行照片采集,并将照片和经数据分析模块综合分析后的分析数据传输到物联网终端,工作人员根据实时提供的病虫害的信息制定解决方案并及时进行治理;
[0010]其中,S1中使用的监控装置包括灯光诱捕模块;所述灯光诱捕模块包括监控箱、支撑杆、顶棚、太阳能板、电机、转动盘、诱虫灯管、套筒和撞击屏;所述监控箱固定在地面上;
所述监控箱顶部四角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方设有顶棚,顶棚固定安装在支撑杆顶部;所述顶棚四周安装有太阳能板,太阳能板将光能转化成电能为监控装置的各用电模块供电;所述顶棚下方通过电机支架固连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连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下表面安装有诱虫灯管;所述诱虫灯管外侧套设有套筒,套筒上端固定在转动盘上;所述套筒为可透光的透明材质;所述套筒外侧等距离固定安装有四块玻璃材质的撞击屏;所述监控箱顶部中间位置安装有集虫漏斗;所述集虫漏斗下端与监控箱顶部连通;所述撞击屏上设有生物诱捕模块;
[0011]传统技术中针对目前常见的园林害虫类群,常采用诱虫灯管作为诱虫光源,害虫飞扑过程中撞击到撞击屏上造成假死,然后落入到集虫漏斗中,达到诱捕控制的效果;传统技术中撞击屏位置相对固定,只能等待害虫自动撞击,此时害虫的假死速度慢且诱捕率低;
[0012]本专利技术中提前设定诱虫灯管工作时间,夜晚控制器控制电机和诱虫灯管自启,此时灯光诱导具有驱光性的夜行害虫飞扑诱虫灯管,由于诱虫灯管外设有透明的套筒,可对灯管进行保护,从而延长诱虫灯管的使用寿命;同时电机带动转动盘转动,又由于套筒与转动盘固连,此时套筒和撞击屏也随转动盘同步转动;撞击屏在转动过程中主动拍击害虫并使其假死,假死的害虫落下后掉入集虫漏斗中,并最终掉进监控箱中,监控箱中有用于收集害虫的集虫盒,并同时利用红外加热处理害虫,使得活虫落入后3

5分钟即能死亡,同时监控箱中的摄像机对害虫尸体进行照片采集,并将照片和经数据分析模块综合分析后的分析数据传输到物联网终端;白天诱虫灯管自动关闭;而生物诱捕模块利用害虫信息素诱杀害虫,可使得本装置可以全天候监测调查区域害虫发生的动态规律和情况,降低园林害虫的发生及爆发的可能性,最终降低其造成的经济损失;
[0013]本专利技术通过电机驱动撞击屏转动,使得撞击屏主动拍击害虫并致害虫死亡,从而提高了监控装置的捕杀效率;同时套筒的设置可对诱虫灯管提供保护,从而延长诱虫灯管的使用寿命。
[0014]优选的,所述生物诱捕模块包括安装框、压缩弹簧和诱芯;所述撞击屏两侧面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安装有诱芯;所述诱芯通过压缩弹簧插接在安装框内部;工作时,将诱芯一端先卡入安装框内,使得与此端相近的压缩弹簧被挤压缩短后再卡入诱芯的另一端,此时压缩弹簧将诱芯的上下两面同时抵紧,从而对诱芯进行固定;诱芯内含有昆虫信息素,具有无毒无害、敏感度高、特异性强和绿色环保的特点;昆虫信息素可以吸引害虫飞扑正在转动的撞击屏从而造成害虫假死,同时由于诱芯随撞击屏转动,在风力作用下可以加速害虫信息素在空气中传播,从而缩短诱捕害虫的时间,提高监控装置的诱集效率;又由于撞击屏两面均可安装诱芯,且撞击屏为四块,所以本专利技术可以针对爆发害虫灵活诱捕一种或多种害虫,解决传统监控装置监控和诱捕的害虫种类单一的问题。
[0015]优选的,所述撞击屏下方设有清扫模块;所述清扫模块包括刷板和刷毛;所述刷板固连在撞击屏下表面,刷板底面与集虫漏斗内侧面倾斜角度相同;所述刷毛安装在刷板下表面,刷毛下端与集虫漏斗内侧面相互抵紧;撞击屏转动时带动刷板同步转动,此时刷毛对集虫漏斗内侧面进行清扫,从而可以将粘附在集虫漏斗内侧面上的害虫快速扫落,同时刷毛为软质的刷毛,清扫过程中可进一步拍击害虫,防止假死的害虫苏醒后逃脱,从而进一步提高本专利技术中监控装置的捕杀效率。
[0016]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中部安装有导向网;所述导向网下端固定在集虫漏斗外壁上;
由于害虫在飞扑撞击时的角度和位置不同,所以不能保证所有的害虫假死后都能准确掉入集虫漏斗中,此时导向网可以对将要落到集虫漏斗外侧的害虫进行拦截,从而增大集虫漏斗对假死害虫的收集效率。
[0017]优选的,所述集虫漏斗外侧设有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底座和加热套;所述底座固定在监控箱顶部;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加热套;所述加热套位于集虫漏斗四周;雨天工作时,害虫翅膀上沾有水滴,潮湿的害虫更易粘附在集虫漏斗内侧,为了防止刷毛在雨天难以清扫,此时加热模块自启,使得加热套对集虫漏斗进行加热,加热套工作温度为40℃

60℃,可对粘附的害虫进行烘干处理并至其死亡,防止假死的害虫苏醒后逃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虫害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定待监控调查的区域,提前规划好调查周期,并选点安装虫情监控装置,然后接通监控装置的电源,并打开控制器开关,待监控箱(11)中的显示屏亮起后在菜单栏上设定各模块启动和关闭时间,然后对监控箱(11)的柜门上锁;S2:监控装置工作过程中利用灯光诱捕模块(1)和生物诱捕模块(3)诱捕害虫,害虫在飞扑过程中撞击在撞击屏(19)上假死后通过集虫漏斗(2)掉入监控箱(11);S3:监控箱(11)中的害虫经红外加热处理杀死,同时监控箱(11)中的摄像机对害虫尸体进行照片采集,并将照片和经数据分析模块综合分析后的分析数据传输到物联网终端,工作人员根据实时提供的病虫害的信息制定解决方案并及时进行治理;其中,S1中使用的监控装置包括灯光诱捕模块(1);所述灯光诱捕模块(1)包括监控箱(11)、支撑杆(12)、顶棚(13)、太阳能板(14)、电机(15)、转动盘(16)、诱虫灯管(17)、套筒(18)和撞击屏(19);所述监控箱(11)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监控箱(11)顶部四角安装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上方设有顶棚(13),顶棚(13)固定安装在支撑杆(12)顶部;所述顶棚(13)四周安装有太阳能板(14),太阳能板(14)将光能转化成电能为监控装置的各用电模块供电;所述顶棚(13)下方通过电机支架固连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输出端固连有转动盘(16);所述转动盘(16)下表面安装有诱虫灯管(17);所述诱虫灯管(17)外侧套设有套筒(18),套筒(18)上端固定在转动盘(16)上;所述套筒(18)为可透光的透明材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邓绍峰巫春杰张国雷张平张培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禾本林业综合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