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研究地下害虫趋性的诱捕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研究地下害虫趋性的诱捕器。
技术介绍
[0002]地下害虫发生种类因地而异,一般以旱作地区普遍发生,尤以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和根蛆最为重要。作物等受害后轻者萎蔫,生长迟缓,重的干枯而死,造成缺苗断垄,以致减产。有的种类以幼虫为害,有的种类成虫、幼虫均可为害。
[0003]为害方式可分为3类:长期生活在土内为害植物的地下部分;昼伏夜出在近土面处为害;地上地下均可为害。近年来,山西省太谷县西山底村和井神村的土地地下害虫的危害日趋严重,大约1万亩的土地有地下害虫危害现象。严重影响了土地种植效率。地下害虫有从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的趋势,极大的降低了土地的生产率。
[0004]目前,研究地下害虫趋性普遍采用化学物质处理、声音处理、水处理及灯光照射处理的方式,但大多数方法特别是杀虫剂对其防治效果不明显或无效,还造成土地用药次数增加,污染了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研究地下害虫趋性的诱捕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研究地下害虫趋性的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水平诱捕槽(7)、两个竖直诱捕槽(1)、第一阻隔器(6)、第二阻隔器(4)、第三阻隔器(2)和诱捕器入口(5),诱捕器入口(5)设置在水平诱捕槽(7)的中部;第一阻隔器(6)、第二阻隔器(4)、第三阻隔器(2)均为圆锥筒结构,圆锥筒无底,且圆锥筒顶部开设圆孔;诱捕器入口(5)内部设置有第一阻隔器(6),第一阻隔器(6)的底部和诱捕器入口(5)紧密结合在一起,第一阻隔器(6)的顶部和诱捕器入口(5)连为一体;水平诱捕槽(7)为水平状态,水平诱捕槽(7)的两端通过直角连接筒(3)连接两个竖直诱捕槽(1),水平诱捕槽(7)的两端设置有第二阻隔器(4),第二阻隔器(4)的顶部朝向水平诱捕槽(7)的外部,且其顶部不接触直角连接筒(3)的内壁;竖直诱捕槽(1)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开口端连接到直角连接筒(3)的一端,两个竖直诱捕槽(1)保持竖直,竖直诱捕槽(1)的内部设置有第三阻隔器(2),第三阻隔器(2)的底部朝向下方,且其顶部不接触竖直诱捕槽(1)的封闭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究地下害虫趋性的诱捕器,其特征在于,直角连接筒(3)的入口和出口的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壮壮,吴志涛,贺晓红,李伟,吕颖弘,李玮,张利军,郝晓娟,曹挥,赵志国,马瑞燕,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