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林业树木的病虫害防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2674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的一种应用于林业树木的病虫害防治设备,包括诱捕筒,所述诱捕筒两侧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诱捕筒顶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诱捕筒两端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诱捕筒底部左右两端设置有诱捕通孔,两所述诱捕通孔之间设置有电网,两所述电网之间诱捕筒内壁顶部设置有诱虫灯,所述电网底端均设置有虫箱,所述诱捕筒中心处设置有引虫装置,所述引虫装置包括筒体,解决现有技术对于林业病虫害频发的位置,主要是集中喷洒农药,然而有些地方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这样处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外,并不能做到病虫害的实时预防,并且也不利于植物的生长,也不利于林业的发展的问题。也不利于林业的发展的问题。也不利于林业的发展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林业树木的病虫害防治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了林业病虫害防治
,具体为一种应用于林业树木的病虫害防治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森林病虫害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促进森林健康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是当代林业发展的时代重任,林业有害生物防止的最高目标,也是打好林业相持阶段攻坚战的科学之举,长远之策,任务之重,我国每年发生的林业虫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巨大,为了减少虫害发生,降低经济损失,采用各种防治手段。
[0003]现有技术对于林业病虫害频发的位置,主要是集中喷洒农药,然而有些地方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这样处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外,并不能做到病虫害的实时预防,并且也不利于植物的生长,也不利于林业的发展。
[0004]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林业树木的病虫害防治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林业树木的病虫害防治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技术对于林业病虫害频发的位置,主要是集中喷洒农药,然而有些地方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这样处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外,并不能做到病虫害的实时预防,并且也不利于植物的生长,也不利于林业的发展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林业树木的病虫害防治设备,包括诱捕筒,所述诱捕筒两侧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诱捕筒顶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诱捕筒两端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诱捕筒底部左右两端设置有诱捕通孔,两所述诱捕通孔之间设置有电网,两所述电网之间诱捕筒内壁顶部设置有诱虫灯,所述电网底端均设置有虫箱,所述诱捕筒中心处设置有引虫装置,所述引虫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底部设置有储液槽,所述储液槽右侧顶端设置有注液孔,所述储液槽中心处插接有海绵,所述筒体外表面设置有若干透气孔,解决现有技术对于林业病虫害频发的位置,主要是集中喷洒农药,然而有些地方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这样处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外,并不能做到病虫害的实时预防,并且也不利于植物的生长,也不利于林业的发展的问题。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诱捕筒整个装置结构左右对称设置,且所述诱捕筒设置为中空结构。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引虫装置插接在诱捕筒中心处,引虫装置损坏时可随时进行更换,且可随时对储液槽进行液体注入。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诱捕筒通过固定装置进行固定,且安装后所述诱捕通孔朝下设置,防治雨天雨水进入诱捕筒内,接触电网造成整个装置漏电短路,产生安全隐患。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电网设置在诱捕通孔侧边厘米处。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蓄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板、电网、诱虫灯电性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环保,通过在诱捕筒内上设置引虫装置,并在储液槽内设置海绵,能够有效的吸收和挥发储液槽内的引虫剂,便于引诱害虫,吸引附近的害虫向诱捕筒内的通孔处靠近,当害虫经过电网时,电网将害虫电晕或者电死,落入虫箱,且虫箱内设置有除虫药,将电晕的害虫杀死,避免了喷洒农药不利于植物的生长,也不利于林业发展的情况出现,从而实现了消灭雄虫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底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引虫装置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8]1、诱捕筒2、固定装置3、太阳能电池板4、蓄电池5、诱捕通孔6、电网7、诱虫灯8、虫箱9、引虫装置10、筒体11、储液槽12、注液孔13、海绵14、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林业树木的病虫害防治设备,包括诱捕筒1,所述诱捕筒1两侧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装置2,所述诱捕筒1顶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3,所述诱捕筒1两端内部设置有蓄电池4,所述诱捕筒1底部左右两端设置有诱捕通孔5,两所述诱捕通孔5之间设置有电网6,两所述电网6之间诱捕筒1内壁顶部设置有诱虫灯7,所述电网6底端均设置有虫箱8,所述诱捕筒1中心处设置有引虫装置9,所述引虫装置9包括筒体10,所述筒体10底部设置有储液槽11,所述储液槽11右侧顶端设置有注液孔12,所述储液槽11中心处插接有海绵13,所述筒体10外表面设置有若干透气孔14,解决现有技术对于林业病虫害频发的位置,主要是集中喷洒农药,然而有些地方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这样处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外,并不能做到病虫害的实时预防,并且也不利于植物的生长,也不利于林业的发展的问题。
[0021]诱捕筒1整个装置结构左右对称设置,且诱捕筒1设置为中空结构。
[0022]引虫装置9插接在诱捕筒1中心处,引虫装置损坏时可随时进行更换,且可随时对储液槽进行液体注入。
[0023]诱捕筒1通过固定装置2进行固定,且安装后所述诱捕通孔5朝下设置,防治雨天雨水进入诱捕筒内,接触电网造成整个装置漏电短路,产生安全隐患。
[0024]电网6设置在诱捕通孔5侧边5厘米处。
[0025]蓄电池4与太阳能电池板3、电网6、诱虫灯7电性连接。
[0026]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固定装置2将诱捕筒1固定在树木上将太阳能电池板3对直南方,保证太阳能电池板3吸收阳光对蓄电池4进行充电,在储液槽11内放入引虫剂,储液槽11内设置海绵13,能够有效的吸收和挥发储液槽11内的引虫剂,便于引诱害虫,当害虫经过电网6时,电网6将害虫电晕或者电死,落入虫箱8,且虫箱8内设置有除虫药,将电晕的害虫杀死,避免了喷洒农药不利于植物的生长,也不利于林业发展的情况出现,从而实现了消灭雄虫的目的。
[002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28]以上公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林业树木的病虫害防治设备,包括诱捕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筒(1)两侧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装置(2),所述诱捕筒(1)顶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3),所述诱捕筒(1)两端内部设置有蓄电池(4),所述诱捕筒(1)底部左右两端设置有诱捕通孔(5),两所述诱捕通孔(5)之间设置有电网(6),两所述电网(6)之间诱捕筒(1)内壁顶部设置有诱虫灯(7),所述电网(6)底端均设置有虫箱(8),所述诱捕筒(1)中心处设置有引虫装置(9),所述引虫装置(9)包括筒体(10),所述筒体(10)底部设置有储液槽(11),所述储液槽(11)右侧顶端设置有注液孔(12),所述储液槽(11)中心处插接有海绵(13),所述筒体(10)外表面设置有若干透气孔(14)。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邓绍峰张培张平巫春杰费鹏飞张国雷陈兵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禾本林业综合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