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泡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87423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氨酯泡棉,其由A组分和B组分经发泡工艺制得,B组分为异氰酸酯;按A组分的总质量为100%计,A组分包括如下原料:85%~95%的以甘油为起始剂、数均分子量为5000~6000的聚醚,1%~5%的以丙二醇为起始剂、数均分子量为4000~5000的聚醚,0.5%~1.5%的表面活性剂,1%~2%的催化剂,0.1%~1%的助剂,以及2%~6%的水,其中,所述助剂为质量比为0.2~1.8:1.0的甲酸和乳酸。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不改变生产设备和工艺的条件下,通过对配方组分的整体优化,使熟化速度和产品表面空洞、气泡之间达到平衡,在保证较高的生产效率的同时生产出的聚氨酯泡棉空洞和气泡少,产品具有外观平整美观的优点,有利于汽车外观质量的提高,增强客户的满意度。增强客户的满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氨酯泡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氨酯泡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聚氨酯泡棉是由异氰酸酯和聚醚在发泡剂、催化剂、阻燃剂等多种助剂的作用下,在专用设备中混合、发泡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聚氨酯泡棉不仅具有优异的绝热性能和电学性能,而且耐化学药品腐蚀,比强度大,隔音效果好,因此被用作绝热保温材料、结构材料以及隔音材料。日前,聚氨酯泡棉的应用已经涉及建筑、石油化工、冷藏、造船、车辆、航空、机械、仪表等众多行业。在车辆制造中,使用聚氨酯泡棉制作的隔音垫可应用于地毯、前围、衣帽架、轮罩、备胎池等多个部位。随着汽车行业对于零部件外观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使用现有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条件来生产出外观更好的零件已越来越受到重视。聚氨酯泡棉隔音垫一般采用模压发泡成型的工艺,操作过程是:将表皮放入预热的模具中,由高压发泡机将A组分、B组分混合后浇注在表皮上,经模压反应约100秒左右成型后取出零件,修边。
[0003]由于聚氨酯泡棉在反应过程中有气体产生,加上模具排气设计的因素,聚氨酯泡棉隔音垫上的空洞和气泡难以避免,从而影响外观美观度。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出现的问题多是泡沫内部空洞较多,表面气泡较明显,零件外观不平整,影响了客户的使用感受。如何改善零件外观平整度是一个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减缓泡棉熟化速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产品表面空洞和气泡,但是生产效率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因此,如何平衡熟化速度和产品表面空洞、气泡这两个矛盾体,妥善协调解决现有工艺中的产品表面不平整的问题,发泡料配方的调节成为关键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熟化速度和产品表面空洞、气泡之间达到平衡,能够兼顾生产效率和外观性能的聚氨酯泡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聚氨酯泡棉,其由A组分和B组分经发泡工艺制得,其中,所述B组分为异氰酸酯,
[0007]按所述A组分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原料:
[0008][0009][0010]其中,所述助剂为质量比为0.2~1.8:1.0的甲酸和乳酸。
[0011]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不同比例的甲酸和乳酸,并与配方中的其他原料复配,调整聚氨酯泡棉反应过程中起发时间、凝胶时间和停止上升时间的间隔,使得聚氨酯泡棉有较长的起发时间以便于模具中空气的排出,而不延长熟化时间,使熟化速度和产品表面空洞、气泡这两个矛盾体之间达到平衡,从而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同时制得外观性能好的聚氨酯泡棉零件。
[0012]优选地,所述甲酸和所述乳酸的质量比为0.5~1.5:1.0,进一步优选为0.5~1.0:1.0,更优选为0.5~0.8:1.0。
[0013]优选地,所述的以甘油为起始剂、数均分子量为5000~6000的聚醚的聚合单体为质量比为70~100:0~30的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以环氧乙烷封端。
[0014]优选地,以丙二醇为起始剂、数均分子量为4000~5000的聚醚的聚合单体为环氧乙烷,以环氧乙烷封端。
[0015]优选地,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限于美国迈图公司的L 580、L 3636、L 3639,美国道康宁的DC 2525、DC 6080、德国赢创公司的B 8715LF2、B 8724LF2、B 8727LF2、B 8734LF2、B 8738LF2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优选地,所述的催化剂为N,N,N"

三甲基

N'

羟乙基

二氨基乙醚、N'N,N,N",N"

四甲基二丙烯三胺、N,N

二甲基

N

,N
’‑
双(2

羟基丙基)

1,3

丙二胺、N,N

二甲基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7]优选地,所述的异氰酸酯为改性MDI。
[001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改性MDI选自亨斯迈公司的Sup 2412、东曹的C1333、和万华的W8019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9]优选地,所述的A组分和所述的B组分的投料质量比为1:0.55~0.65。
[0020]本专利技术中的原料均可市购获得,各原料只需满足本专利所要求的指标,均可解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例如,以甘油为起始剂的数均分子量为5000~6000的聚醚和以丙二醇为起始剂的数均分子量为4000~5000的聚醚均可从市场上几家主流的聚醚生产厂家购得。
[0021]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所述的聚氨酯泡棉的制备方法,将所述A组分和所述B组分混合后,注入模具中进行发泡制得所述聚氨酯泡棉。
[0022]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所述的聚氨酯泡棉在汽车配件中的应用
[0023]优选地,所述汽车配件可以为汽车隔音、减震、阻尼、填充等功能性配件。
[0024]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25]本专利技术在不改变生产设备和工艺的条件下,通过对配方组分的整体优化,使熟化速度和产品表面空洞、气泡之间达到平衡,在保证较高的生产效率的同时生产出的聚氨酯泡棉空洞和气泡少,产品具有外观平整美观的优点,有利于汽车外观质量的提高,增强客户的满意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例中未注明的实验手段或测试手段,在没有特别说明时,均为本领域常规手段。本发
明以下实施例中未注明的用量及用量比均为质量及质量比。
[0027]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所涉及的原料:
[0028](1)以甘油为起始剂,1,2

环氧丙烷为聚合单体,环氧乙烷封端的数均分子量为6000的聚环氧丙烷/环氧乙烷聚醚多元醇;
[0029](2)以丙二醇为起始剂,环氧乙烷为聚合单体,环氧乙烷封端的数均分子量为4400的聚环氧乙烷聚醚多元醇;
[0030](3)用于软质聚氨酯泡沫的表面活性剂B 8734LF2;
[0031](4)催化剂N'N,N,N",N"

四甲基二丙烯三胺;
[0032](5)甲酸:乳酸=1.0:0.0;
[0033](6)甲酸:乳酸=1.0:0.5;
[0034](7)甲酸:乳酸=1.0:0.75;
[0035](8)甲酸:乳酸=1.0:1.0;
[0036](9)甲酸:乳酸=0.75:1.0;
[0037](10)甲酸:乳酸=0.5:1.0;
[0038](11)甲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泡棉,其由A组分和B组分经发泡工艺制得,其中,所述B组分为异氰酸酯,其特征在于:按所述A组分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原料:其中,所述助剂为质量比为0.2~1.8:1.0的甲酸和乳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酸和所述乳酸的质量比为0.5~1.5:1.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氨酯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以甘油为起始剂、数均分子量为5000~6000的聚醚的聚合单体为质量比为70~100:0~30的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以环氧乙烷封端;以丙二醇为起始剂、数均分子量为4000~5000的聚醚的聚合单体为环氧乙烷,以环氧乙烷封端。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氨酯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L 580、L 3636、L 3639、DC 2525、DC 6080、B 8715LF2、B 8724LF2、B 8727LF2、B 8734LF2、B 8738LF2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氨酯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为N,N,N"

三甲基

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伟李涛
申请(专利权)人:惠彩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