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无纺布与聚氨酯片材热复合的自动化复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2765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纺布与聚氨酯片材热复合的自动化复合装置,包括运输带、第一超声波焊接机、第二超声波焊接机、第一吊装架、第二吊装架、吸附机构、切割机和热复合机构;第一吊装架、第二吊装架、第一超声波焊接机和/或第二超声波焊接机、切割机、热复合机构分别沿运输带的运行方向依次设置,第一吊装架、第二吊装架分别位于运输带的上方,第一超声波焊接机、第二超声波焊接机分别对称地设置在运输带的运行方向上的两侧,吸附机构位于第一吊装架的一侧,切割机位于运输带运行方向一端的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高效的完成无纺布与聚氨酯片材的热复合,且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产品褶皱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无纺布与聚氨酯片材热复合的自动化复合装置
本技术属于无纺布与聚氨酯片材的复合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纺布与聚氨酯片材热复合的自动化复合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满足客户对PUR聚氨酯片材的需求,现有生产工艺是人工将两张无纺布复合在PUR片材上下两面,上下两面的无纺布因客户生产工艺要求,会使用两种不同材质的无纺布,人工复合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能按照要求正确复合无纺布的情况,例如出现复合位置不正等,同时现有技术中无纺布在复合好后,通常使用订书钉将无纺布四个角固定,但其余位置仍然很松散,最终将造成成型的复合片材大概率地出现褶皱现象,导致产品报废率较高,不利于节约成本,而且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用于无纺布与聚氨酯片材热复合的自动化复合装置,其能够高效的完成无纺布与聚氨酯片材的热复合,且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产品褶皱现象。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无纺布与聚氨酯片材热复合的自动化复合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运输带、第一超声波焊接机、第二超声波焊接机、用于支撑第一无纺布的第一吊装架、用于支撑第二无纺布的第二吊装架、用于吸附提取聚氨酯片材的吸附机构、用于竖向裁切的切割机和热复合机构;所述第一吊装架、所述第二吊装架、所述第一超声波焊接机和/或第二超声波焊接机、所述切割机、所述热复合机构分别沿所述运输带的运行方向依次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吊装架、所述第二吊装架分别位于所述运输带的上方,所述第一超声波焊接机、所述第二超声波焊接机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所述运输带的运行方向上的两侧,所述吸附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吊装架的一侧,所述切割机位于所述运输带运行方向一端的端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且优选的方面,所述第一吊装架与所述第二吊装架之间的距离大于聚氨酯片材的长度小于聚氨酯片材的长度的2倍。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且优选的方面,所述第一吊装架、所述第二吊装架分别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的第三支撑杆,第一无纺布或第二无纺布卷绕在所述第三支撑杆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分别沿上下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三支撑杆沿水平方向延伸且与所述运输带的运行方向垂直。根据本技术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可拆卸地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转动地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且优选的方面,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吊装架右侧用于压制第一无纺布的第一横杆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吊装架右侧用于压制第二无纺布的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横杆的延伸方向分别与所述运输带的运行方向垂直且相互平行。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方面,所述吸附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运输带上方的滑轨、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轨上的气动吸附机械手,所述气动吸附机械手包括抽气组件、与所述抽气组件相连通的吸盘,以及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轨上且可伸缩运动的伸缩杆,所述吸盘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伸缩杆的远离所述滑轨的一端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方面,所述装置还包括切割工作台,所述切割工作台与所述运输带的端部之间具有允许所述切割机竖向裁切的间隙。在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热复合机构为平板模热压机,所述平板模热压机的模具温度为95-105℃,模具间隙为第一无纺布、聚氨酯片材和第二无纺布三者的厚度之和,模具合模保压时间为2.5-3.5s。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采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吊装架、运输带、吸附机构、超声波焊接机和切割机的有机组合,实现了第一无纺布、聚氨酯片材和第二无纺布的自动化复合,并且生产效率高,同时还能避免现有技术中因无纺布包覆不紧密造成的产品褶皱现象,产品质量好,操作简单快捷,极大地节约了成本,适合规模性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无纺布与聚氨酯片材热复合的自动化复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运输带;2、第一吊装架;3、第二吊装架;4、吸附机构;41、滑轨;421、吸盘;422、伸缩杆;5、第一超声波焊接机;6、第二超声波焊接机;7、切割机;8、热复合机构;9、切割工作台;a、第一支撑杆;b、第二支撑杆;c、第三支撑杆;d、第一无纺布;e、第二无纺布;f、聚氨酯片材;g、第一横杆;h、第二横杆;i、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而本技术不受以下实施例的范围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结合附图及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例提供一种用于无纺布与聚氨酯片材热复合的自动化复合装置,装置包括运输带1(可以采用常用的皮带轮带动的运输带)、第一超声波焊接机5、第二超声波焊接机6、用于支撑第一无纺布d的第一吊装架2、用于支撑第二无纺布e的第二吊装架3、用于吸附提取聚氨酯片材f的吸附机构4、用于竖向裁切的切割机7和热复合机构8;第一吊装架2、第二吊装架3、第一超声波焊接机5和/或第二超声波焊接机6、切割机7、热复合机构8分别沿运输带1的运行方向依次设置,其中第一吊装架2、第二吊装架3分别位于运输带1的上方,第一超声波焊接机5、第二超声波焊接机6分别对称地设置在运输带1的运行方向上的两侧,吸附机构4位于第一吊装架2的一侧,切割机7位于运输带1运行方向一端的端部。本例中,第一吊装架2与第二吊装架3之间的距离大于聚氨酯片材f的长度小于聚氨酯片材f的长度的2倍。具体地,可设置为第一吊装架2与第二吊装架3之间的距离为聚氨酯片材f的长度的1.2倍。本例中,第一吊装架2、第二吊装架3分别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支撑杆a、第二支撑杆b,以及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杆a、第二支撑杆b连接的第三支撑杆c,第一无纺布d或第二无纺布e卷绕在第三支撑杆c上。具体地,第一支撑杆a、第二支撑杆b分别沿上下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第三支撑杆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无纺布与聚氨酯片材热复合的自动化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运输带、第一超声波焊接机、第二超声波焊接机、用于支撑第一无纺布的第一吊装架、用于支撑第二无纺布的第二吊装架、用于吸附提取聚氨酯片材的吸附机构、用于竖向裁切的切割机和热复合机构;所述第一吊装架、所述第二吊装架、所述第一超声波焊接机和/或第二超声波焊接机、所述切割机、所述热复合机构分别沿所述运输带的运行方向依次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吊装架、所述第二吊装架分别位于所述运输带的上方,所述第一超声波焊接机、所述第二超声波焊接机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所述运输带的运行方向上的两侧,所述吸附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吊装架的一侧,所述切割机位于所述运输带运行方向一端的端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无纺布与聚氨酯片材热复合的自动化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运输带、第一超声波焊接机、第二超声波焊接机、用于支撑第一无纺布的第一吊装架、用于支撑第二无纺布的第二吊装架、用于吸附提取聚氨酯片材的吸附机构、用于竖向裁切的切割机和热复合机构;所述第一吊装架、所述第二吊装架、所述第一超声波焊接机和/或第二超声波焊接机、所述切割机、所述热复合机构分别沿所述运输带的运行方向依次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吊装架、所述第二吊装架分别位于所述运输带的上方,所述第一超声波焊接机、所述第二超声波焊接机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所述运输带的运行方向上的两侧,所述吸附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吊装架的一侧,所述切割机位于所述运输带运行方向一端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纺布与聚氨酯片材热复合的自动化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装架与所述第二吊装架之间的距离大于聚氨酯片材的长度小于聚氨酯片材的长度的2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纺布与聚氨酯片材热复合的自动化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装架、所述第二吊装架分别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的第三支撑杆,第一无纺布或第二无纺布卷绕在所述第三支撑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无纺布与聚氨酯片材热复合的自动化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分别沿上下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三支撑杆沿水平方向延伸且与所述运输带的运行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无纺布与聚氨酯片材热复合的自动化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涛陆伟朱建军张金剑
申请(专利权)人:惠彩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