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义赓专利>正文

高平截断IC三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4183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高平截断IC三极管”涉及到电路板排版与电子元件合成工艺,为新型电子合成器件(IC)。它由几个极其常见的电子元件(不包括单片机或其它合成IC)巧妙结合而成的一款合成器件,具备产生制造易、造价低、体积小、耗电小等众多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弥补了市面上常见的两款三极管不能“高电平关闭,低电平启动”的不足,可以让市面上绝大部分需要该功能的电子产品大大缩小体积,节约成本。“高平截断IC三极管”与普通三极管的外形相差不大,一样是采取三个金属脚的造型,同样具备了:集电极、基极、发射极等特性,是一款PNP型三极管。该三极管感应极其灵敏,它可以直接接负载作为开关使用,也可以直接配合光敏电阻、湿敏电阻等其它信号传感器使用。常用于拦截保护装置、信号控制装置与节能装置。装置。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平截断IC三极管


[0001]本产品涉及到电路板排版与电子元件合成工艺,为新型电子合成器件(IC)。

技术介绍

[0002]三极管自从被专利技术以来,作用与功能空前的强大,带动了各个领域的科技发展;三极管可分为PNP与NPN两大类型,可作为开关电子原件、放大信号等众多实用功能;可以用高低电平(电流)来控制开关的启动,低电平关闭,高电平启动,问题是市面上并没有一款“高电平关闭,低电平启动”的三极管零件,想要实现该功能一般都是结合一个继电器来使用;需求的只是一个功能,却需要多加一个继电器,继电器的体积并不小,而且比较耗电。所以一个空前绝后的电子合成(IC)元件——高平截断IC三极管诞生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产品由极为简单的电路设计,配合最常用的电阻与三极管元器件(以贴片元器件为主)焊接在PCB线路板而组成。该产品的核心设计理念突破了思维禁区,以最危险的短路形式,最安全的排布方式来实现截断功能,该电路排布看似“短路”实为“断路”。实际使用中截断电流期间做到了极小(接近于“无”)电流损耗,并无任何热量产出。假如生产工艺成熟,该体积可以做到比市面上的常规三极管还要小,并且极为容易生产普及。实施条件
[0004]一般市面的贴片三极管零件S9013与S8050三极管的最高耐压为40V左右,所以接入的电压值不能超过内部的电子器件的耐压值40V,如需其它值的产品请自行更换内部构成电子器件。
附图说明
[0005]图1为电路原理图,上部分图简要的体现线路的基础构成。下部分为原理走向图,如图所示:电源正极(集电极)由线路1通向三极管01与三极管02的集电极,电源正极由线路2通向电阻V1与电阻V2接通三极管01的基极,基极带电,集电极与发射极导通。三极管02发射极接负载正极,负载负极接地(电源负极),集电极与发射极正常导通,灯泡(负载)被点亮。当开关(基极)闭合时,线路4导通,而线路3也开始导通,电源由电阻V3通向三极管03基极,线路2电源通向电阻V1流经三极管03的集电极,基极带电三极管03的集电极与发射极导通,电流流经电源负极,线路2、3与线路4形成回路,此时为短路状态。电阻V2与三极管01基极无电流或超低电流输入,三极管02不导通,灯泡(负载)不带电而熄灭。线路2、3与线路4虽然时短路状态,但是电阻V1与电阻V3为高阻值电阻,小电流根本无法顺利通过。并且本专利技术人做了无数实验,短路状态时,耗电无限接近零,更不可能因短路而发热发烫。该电路看似短路实则为断路,以短(断)路来截止正常电流导通,并且安全可靠,此为本线路设计的核心理念。
图2为封装成品图,成品的形状与尺寸是由每个人的制作工艺或所选择的贴片原件大小而决定的,所以不作为固定形态与尺寸值,以上造型与标注仅作参考!图3为应用示范图,此处只以光敏电阻为例子,该产品适用范围非常的广泛,需自己实践,不一一举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本产品由极为简单的电路设计,配合最常用的电阻与三极管元器件(以贴片元器件为主)焊接在PCB线路板而组成。该产品的核心设计理念突破了思维禁区,以最危险的短路形式,最安全的排布方式来实现截断功能,该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义赓
申请(专利权)人:谢义赓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