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侧面安全气帘点爆试验冲击头部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4004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侧面安全气帘点爆试验冲击头部检测装置,包括上支架、下支架、中间支架和顶板;所述中间支架水平设置,且其前端两侧分别与下支架连接,后端两侧分别设有与车身连接的连接头;所述下支架竖直设置且具有伸缩功能,其上部与中间支架铰接连接;所述上支架由滑动部和伸缩部组成;所述滑动部与中间支架滑动连接,且滑动部与中间支架之间设有制动装置;所述伸缩部设置在滑动部上部,且能在滑动部上部上下伸缩;所述伸缩部顶部连接由透明材质制成的顶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实心体检测装置不利于高速拍摄,且重量大、安装不方便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侧面安全气帘点爆试验冲击头部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侧气帘点爆试验,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侧面安全气帘点爆试验冲击头部检
[0002]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3]汽车的侧面安全气帘在实际点爆过程中,要求侧面安全气帘展开过程正常,不能出现气帘滞怠冲击乘员头部的情况。所以,在新车型研发过程中,需要对新开发的侧面安全气帘进行试验,并通过试验装置来测量侧面安全气帘在点爆中的展开姿态,以及与假人头部的位置关系。传统的试验方法是直接放置碰撞试验假人来检查气帘是否冲击乘员头部,但假人是实体材料不透明,不利于高速摄像机拍摄,且重量大搬动费劲;假人的安装定位复杂,要通过三个坐标测量仪对假人进行定位确定,安装时还必须带有座椅,无法在白车身内放置,。
[0004]设计一种便于高速摄像机拍摄的透明、质量轻、安装方便的汽车侧面安全气帘点爆试验冲击头部检测装置,是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侧面安全气帘点爆试验冲击头部检测装置,解决现有实心体检测装置不利于高速拍摄,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侧面安全气帘点爆试验冲击头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架(1)、下支架(2)、中间支架(3)和顶板(4);所述中间支架(3)水平设置,且其前端两侧分别与下支架(2)连接,后端两侧分别设有与车身连接的连接头(31);所述下支架(2)竖直设置且具有伸缩功能,其上部与中间支架(3)铰接连接;所述上支架(1)由滑动部(11)和伸缩部(12)组成;所述滑动部(11)与中间支架(3)滑动连接,且设有制动装置;所述伸缩部(12)设置在滑动部(11)上部,且能在滑动部(11)上部上下伸缩;所述伸缩部(12)顶部连接由透明材质制成的顶板(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面安全气帘点爆试验冲击头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能在伸缩部(12)顶部左右移动,且其与伸缩部(12)之间设有一个调节固定装置;所述顶板(4)竖直且垂直于伸缩部(12)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侧面安全气帘点爆试验冲击头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与伸缩部(12)之间通过T形支架(5)连接,所述T形支架(5)下端部与伸缩部(12)连接,其上部垂直于伸缩部(12)设置,且所述T形支架(5)上部的前后两端均设有与顶板(4)连接的连接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侧面安全气帘点爆试验冲击头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部(12)顶部设有连接其左右两侧的单轨滑槽(122),所述单轨滑槽(122)内设有丝杆(123),所述单轨滑槽(122)的两端封封闭且分别设有连接孔,所述丝杆(123)的端部设置在连接孔内,且所述丝杆(123)的一端伸出单轨滑槽(122)端部且连接有转动手柄(124);所述T形支架(5)的下部连接滑块(52),所述滑块(52)上设有穿孔(51),所丝杆(123)穿过穿孔(51)使其T形支架(5)与伸缩部(12)连接。且所述顶板(4)上分别设有横向和竖向的刻度。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汽车侧面安全气帘点爆试验冲击头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11)的下部和中间支架(3)均为矩形框,所述中间支架(3)的两侧边为槽口相对设置的滑轨(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益毛溶洁苏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