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史桂兰专利>正文

一种光学玻璃制造加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74002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玻璃制造加工系统,包括底座、支撑板、承托圆板、槽轮机构、夹持机构、放料机构、放膜机构和覆膜机构,所述的底座上端面上均匀设置有弧形结构的支撑板,支撑板上端之间通过转动配合设置有承托圆板,承托圆板中部下端设置有槽轮机构,承托圆板上端均匀设置有夹持机构,底座上端面上位于承托圆板前侧、右侧和后侧依次设置有与夹持机构位置相对应的放料机构、放膜机构和覆膜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在采用人工手动的方式对光学玻璃进行覆膜处理的过程中存在的:覆膜效率低下;覆膜过程中容易损伤光学玻璃;覆膜效果较差等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玻璃制造加工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学玻璃制造加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光学玻璃:传输光线的非晶态(玻璃态)光介质材料。可用以做成棱镜、透镜、滤光片等各种光学元件,光线通过后可改变传播方向、位相及强度等;可根据不同的要求把光学玻璃分为三大类:无色光学玻璃、耐辐射光学玻璃和有色光学玻璃,其中无色光学玻璃对光学常数有特定要求,具有可见区高透过、无选择吸收着色等特点。按阿贝数大小分为冕类和火石类玻璃,各类又按折射率高低分为若干种,并按折射率大小依次排列。多用作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等的透镜、棱镜、反射镜等。光学玻璃是光电技术产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光学与电子信息科学、新材料科学的不断融合,作为光电子基础材料的光学玻璃在光传输、光储存和光电显示三大领域的应用更是突飞猛进,成为社会信息化尤其是光电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
[0003]因此我国现有市场内具有大量光学玻璃生产企业,而光学玻璃的制造工艺流程通常是:加热、溶解、搅拌、冷却、批炉、选别、整形、切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玻璃制造加工系统,包括底座(1)、支撑板(2)、承托圆板(3)、槽轮机构(4)、夹持机构(5)、放料机构(6)、放膜机构(7)和覆膜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上端面上均匀设置有弧形结构的支撑板(2),支撑板(2)上端之间通过转动配合设置有承托圆板(3),承托圆板(3)中部下端设置有槽轮机构(4),承托圆板(3)上端均匀设置有夹持机构(5),底座(1)上端面上位于承托圆板(3)前侧、右侧和后侧依次设置有与夹持机构(5)位置相对应的放料机构(6)、放膜机构(7)和覆膜机构(8),其中:所述的放膜机构(7)包括第一安装架(71)、定位支链(72)、承托柱(73)、驱动气缸(74)、推动板(75)、承托板(76)、匚形滑槽(77)、升降支链(78)、托膜块(79)、伸缩气缸(710)和真空吸盘(711),底座(1)上端面右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架(71),第一安装架(71)为上端向左倾斜设置,第一安装架(71)前侧设置有定位支链(72),第一安装架(71)左侧下端设置有承托柱(73),承托柱(73)下端通过转动配合安装在承托圆板(3)上端中部,底座(1)上端右前侧的支撑板(2)中部开设有气缸槽,气缸槽内设置有驱动气缸(74),驱动气缸(74)前端安装有推动板(75),推动板(75)上端后侧通过上下滑动配合安装有承托板(76),且承托板(76)下端通过前后滑动配合设置有匚形滑槽(77),匚形滑槽(77)通过升降支链(78)安装在底座(1)上端面上,承托板(76)上端面后侧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设置有托膜块(79),第一安装架(71)下端面上位于托膜块(79)上方设置有伸缩气缸(710),伸缩气缸(710)下端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设置有与托膜块(79)相对应的真空吸盘(711);所述的覆膜机构(8)包括第二安装架(81)、匚形板(82)、传动丝杠(83)、限位导杆(84)、转动电机(85)、电机顶板(86)、旋转电机(87)、匚形架(88)、转动杆(89)、圆形板(810)和弧形按压块(811),底座(1)上端面后侧安装有第二安装架(81),第二安装架(81)为上端向前倾斜设置,第二安装架(81)前侧与第一安装架(71)左侧相连接,第二安装架(81)上端中部左右对称设置有匚形板(82),且位于第二安装架(81)左右两侧的匚形架(88)内侧分别设置有传动丝杠(83)和限位导杆(84),且传动丝杠(83)与匚形板(82)之间为转动配合,传动丝杠(83)上端穿过匚形板(82)设置有转动电机(85),转动电机(85)通过电机座安装在第二支撑架(783)左侧的匚形板(82)上端,传动丝杠(83)和限位导杆(84)之间设置有电机顶板(86),且电机顶板(86)与传动丝杠(83)为螺纹配合、与限位导杆(84)为滑动配合,电机顶板(86)下端面上通过电机座设置有旋转电机(87),且电机顶板(86)下端面上位于旋转电机(87)外侧设置有匚形架(88),匚形架(88)下端中部通过转动配合设置有转动杆(89),转动杆(89)上端穿过匚形架(88)与旋转电机(87)输出轴相连接,转动杆(89)下端设置有圆形板(810),圆形板(810)下端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前后对称设置有弧形按压块(811);所述的放料机构(6)包括矩形滑槽(61)、第一升降气囊(62)、支撑侧板(63)、导向环(64)和连接板(65),底座(1)上端面前侧设置有口形结构的矩形滑槽(61),矩形滑槽(61)内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升降气囊(62)和支撑侧板(63),且支撑侧板(63)通过上下滑动配合安装在矩形滑槽(61)内,支撑侧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桂兰陈响响
申请(专利权)人:史桂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