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烟台大学专利>正文

汽车室内VOC的去除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3883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室内VOC的去除剂及其制备方法,将纳米二钛、纳米氧化锌加入到己醇,搅拌1h,再加入三聚磷酸钠,60度搅拌反应1h,再加入物质A和物质B,70度搅拌反应1h,得汽车室内VOC去除剂,所得VOC去除剂能去除甲苯、苯、乙醛和丙烯醛等VOC的主要成份。丙烯醛等VOC的主要成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室内VOC的去除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是201810158486X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到室内VOC的去除剂,尤其是汽车室内VOC的去除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3]随着消费者对汽车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汽车内饰的关注也越来越多。皮革作为汽车内饰主要部分,对汽车座椅舒适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0004]真皮主要分为三种,首先是不涂饰或者轻涂饰皮革的头层皮,其次是经过较大程度涂饰的二层革。二层革需要使用特殊化学制剂赋予其更多的透气性和韧性,并且在品质上看起来,也相比于普通的皮质更加优秀,所以一般在高级车型中用比较广泛,但是上述两种皮革但长时间使用阳光暴晒后,会散发出有害气体。
[0005]VOC在室内对人体的影响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气味和感官,包括感官刺激,感觉干燥;二是粘膜刺激和其它系统毒性导致的病态,刺激眼粘膜、鼻粘膜、呼吸道和皮肤等,VOC很容易通过血液

大脑的障碍,从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使人产生头痛、乏力、昏昏欲睡和不舒服的感觉;三是基因毒性和致癌性。当然,VOC对人的影响与其浓度有关。
[0006]VOC对生理作用产生的毒性可以进行如下分类:a.损害神经的溶剂,如伯醇类(甲醇除外)、醚类、醛类、酮类、部分酯类、苄醇类等;b.肺中毒溶剂,如羧基甲酯类、甲酸酯类;c.血液中毒溶剂,如苯及其衍生物、乙二醇类;d.肝脏及新陈代谢中毒的溶剂,如卤代烃类;e.肾脏中毒的溶剂,如四氯乙烷及乙二醇类。
[0007]200880123371.1涉及到经过在复鞣和染色之后的加脂工序、干燥工序并形成涂膜而获得的皮革,提供了可抑制游离产生的甲醛和乙醛的产生的皮革、使用该皮革的汽车用内饰部件以及用于制造该皮革的天然皮革用背面上浆剂。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然皮革、使用该天然皮革的汽车内饰用部件和用于制造该天然皮革的天然皮革用背面上浆剂,所述天然皮革通过将包含酰肼化合物或酰肼化合物和树脂(包括丙烯酸类树脂)的天然皮革用背面上浆剂涂布于革的背面,与已经引入到革的内部的鞣剂、复鞣剂、染色剂和加脂剂所产生的甲醛和乙醛作用,将它们固定在革中,从而抑制、防止甲醛和乙醛的产生。
[0008]201210197818.8涉及一种超低总碳散发的汽车内饰革的生产工艺。该工艺步骤为将牛皮去肉、保毛脱毛、软化、鞣制、复鞣、染色、加脂、干燥、振软、涂饰这些步骤。本专利技术工艺对该步骤中所需的添加剂进行控制,使得通过该工艺制得的汽车内饰革总碳散发和雾化值降低,有机挥发物得到控制,工艺过程健康环保。
[0009]上述主要涉及到从汽车革加工技术中去除掉VOC,但是汽车是个密闭空间,涉及的部件多种多样,需要增加工序,保证汽车革的可恢复物质能够长期达到标准要求,因此需要在上述工序中合成一种新型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是利用纳米二氧化铈和三聚磷酸钠除去空气中的甲苯、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等,光催化剂协效剂进行协助进行苯系化合物的降解;同时利用十二烷基葡糖苷、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物质A去除空气中的甲醛;而亚硫酸氢钠和物质B去除空气中的甲醛、乙醛和丙烯醛,从而去除汽车室内的有害物质。
[0011]一种汽车室内VOC的去除剂,由如下物质反应而成:
[0012]纳米二氧化钛10份、纳米氧化锌6份、纳米二氧化铈1~3份、三聚磷酸钠1~6份、十二烷基葡糖苷0.6~1.0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7份、亚硫酸氢钠3.0份、二乙醇胺1.5~2份、光催化协效剂1~2份、钛酸四丁酯1~5份、乙醇10~15份、岩棉20~30份、物质A1~3份、物质B4~6份。
[0013]其中光催化协效剂为::将2,4二羟基二苯甲酮10份、2,4

二叔丁基苯酚1.6份、乙二胺四乙酸2份混合于四口烧瓶中,65℃反应1.5h,再加入苄基三乙基氯化铵3份和氢氧化钾1.5份,通入氮气,105℃回流反应2h,再用120份酒精萃取,萃取3次,经酒精萃取后的有机相,通过蒸馏,再冷却得到光催化剂协效剂;其中物质A的制备方法:向三口甁中加入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1份、N

羟甲基丙烯酰胺4份、羟丙基胍尔胶粉6份于25~35℃搅拌反应15min,再加入过硫酸铵0.3份于80℃反应1h,再加入α

溴代邻氯苯乙酸甲酯于95℃反应0.5h,冷却至室温,得物质A;其中物质B的制备方法:将甲基丙烯酸羟丙酯1.5份与MDI3份混合反应,在甲基二磺酸钠0.2份作用下在35~70℃下,反应2~4h,再加入DMF16份,搅拌均匀,再与磷酸丙二胺0.7份于80℃搅拌反应1~2h,降温出料,得物质B;
[0014]一种汽车室内VOC的去除剂制备方法为:将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铈中加入己醇15份,搅拌1h,再加入三聚磷酸钠、十二烷基葡糖苷、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亚硫酸氢钠、二乙醇胺、光催化协效剂、钛酸四丁酯、乙醇10~15份于体系中,60℃搅拌反应1h,在加入物质A和物质B,70℃搅拌反应1h,然后岩棉浸入溶胶中,沥干后110℃烘干,得汽车室内VOC的去除剂。
[0015]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
[0016](1)纳米二氧化铈和三聚磷酸钠除去空气中的甲苯、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等,光催化剂协效剂进行协助进行苯系化合物的降解;
[0017](2)十二烷基葡糖苷、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物质A去除空气中的甲醛;
[0018](3)亚硫酸氢钠和物质B去除空气中的甲醛、乙醛和丙烯醛;
[0019](4)羟丙基胍尔胶粉购买于东营金明工贸有限公司的工业级别;
[0020](5)MDI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DMF为N,N

二甲基甲酰胺,其他化合物从厂家直接购买或者自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例一
[0022]一种汽车室内VOC的去除剂,由如下物质反应而成:
[0023]纳米二氧化钛10份、纳米氧化锌6份、纳米二氧化铈1份、三聚磷酸钠1份、十二烷基葡糖苷0.6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份、亚硫酸氢钠3.0份、二乙醇胺1.5~2份、光催化协效剂1份、钛酸四丁酯1份、乙醇10份、岩棉20份、物质A1份、物质B4份。
[0024]其中光催化协效剂为:将2,4二羟基二苯甲酮10份、2,4

二叔丁基苯酚1.6份、乙二胺四乙酸2份混合于四口烧瓶中,65℃反应1.5h,再加入苄基三乙基氯化铵3份和氢氧化钾1.5份,通入氮气,105℃回流反应2h,再用120份酒精萃取,萃取3次,经酒精萃取后的有机相,通过蒸馏,再冷却得到光催化剂协效剂。
[0025]其中物质A的制备方法:向三口甁中加入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1份、N

羟甲基丙烯酰胺4份、羟丙基胍尔胶粉6份于25℃搅拌反应15min,再加入过硫酸铵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室内VOC去甲醛的去除剂的制备方法,由如下物质反应而成:纳米二氧化钛10份、纳米氧化锌6份、纳米二氧化铈1~3份、三聚磷酸钠1~6份、十二烷基葡糖苷0.6~1.0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7份、亚硫酸氢钠3.0份、二乙醇胺1.5~2份、光催化协效剂1~2份、钛酸四丁酯1~5份、乙醇10~15份、岩棉20~30份、物质A1~3份、物质B4~6份; 其中物质A的制备方法:向三口甁中加入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1份、N

羟甲基丙烯酰胺4份、羟丙基胍尔胶粉6份于25~35℃搅拌反应15min,再加入过硫酸铵0.3份于80℃反应1h,再加入α

溴代邻氯苯乙酸甲酯于95℃反应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宝荣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