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余震作用下RC框架结构抗震评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RC框架结构的抗震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震害调查资料表明,强余震会进一步加重结构的震害。余震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导致震后恢复时间延长。例如,2010年新西兰7.4级主震后的一年半内,共发生了上万次余震,严重阻碍了震后修复重建工作的进度,修复工作至今仍未完成。
[0003]我国乃至世界上的抗震规范均仅仅考虑主震作用而忽略了主余震对结构造成的累积损伤,因此,关于如何评估这类结构在主余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目前还缺少科学系统的基础研究,历史地震的教训也昭示了对RC框架结构进行抗震评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提出的抗震评估方法均是基于单次地震,无法考虑余震作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能量的主余震的抗震评估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主余震作用下RC框架结构抗震评估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实现:
[0006]步骤一、以场地和余震与主震强度比值为条件,挑选主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主余震作用下RC框架结构抗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抗震评估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实现:步骤一、以场地和余震与主震强度比值为条件,挑选主余震地震动记录;步骤二、建立IMK模型的能量平衡公式,推导能量系数公式如下:其中:γ代表能量系数,μ代表延性系数,x
u
代表极限位移,x
y
代表屈服位移,x
c
代表峰值位移,S
v
代表拟速度,m代表质量,α代表屈服刚度,R
y
代表强度折减系数,α
h
代表软化刚度,E
e
代表弹性能量,E
p
代表塑性能量;步骤三、调整IMK模型的动力特性,根据步骤一中的主余震地震动记录和步骤二中能量系数计算公式,求解主余震作用下IMK模型的能量系数γ,拟合得到能量系数模型为:其中:a=a1+a2ξ+a3ξ2,c=c1+c2ξ+c3ξ2,T为IMK模型的周期,a1‑
a3、b1‑
b8、c1‑
c3均为拟合系数,ξ代表阻尼比;步骤四、根据步骤三中能量系数模型计算能量需求谱E
a
,计算公式如下:计算RC框架结构基于能量的能力谱:E
k
=ΔE
k
;;其中:E
k
为能力谱,ΔE
k
是第k步RC框架结构的能量增量,ΔE
k,i
是第k步第i层的能量增量,F
k,i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