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3168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检查管理装置,当从医疗机构向外部的检查机构委托进行检查时,在医疗机构内数据管理系统(1)中,把编号生成部(16)生成的输送用识别编号打印输出到条形码标签上,粘贴到检查体容器上。上述输送用识别编号与检查指示信息一起发送给数据库服务器(3),在外部机构内数据管理系统(2)中,根据从由医疗机构发送的检查体容器的条形码标签上读取的输送用识别编号,从数据库服务器(3)取得检查指示信息,进行检查,把检查结果与输送用识别编号一起存储到数据库服务器(3)中。医疗机构内数据管理系统(1)根据输送用识别编号从数据库服务器(3)取得检查结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医疗机构等中用于管理例如临床检查的检查指示和检查数据的检查管理装置和检查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在医院和诊所等的医疗机构中,为了知道患者的健康状态,进行测定血液和尿等体液中的成分浓度的临床检查。从临床检查的效率和成本考虑,对于要求紧急性的检查项目,在医疗机构内进行,对于除此之外的检查,可以委托临床检查中心等外部检查机构来进行。而且,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进步和低价格化,在医院内通过计算机来管理患者的数据的数据管理系统已经普及。中心数据管理系统是向患者一人一个地发行识别编号,来管理患者的诊疗纪录和检查数据的纪录。例如,在新进行检查时,如果从测定装置的键输入部输入被登录到数据管理系统中的患者的识别编号,测定装置与测定结果一起打印输出识别编号,由此,测定结果的管理变得容易。或者,把患者的识别编号打印到条形码标签上,把该条形码标签粘贴到检查容器上,在用测定装置进行测定之前,通过条形码读取器来读取条形码标签,附加在条形码中所记载的患者的识别编号来打印测定结果,在见到打印结果的同时获得患者的识别编号,向数据管理系统输入测定结果。在进一步进展的系统中,用通信线路来连接数据管理系统和测定装置,测定装置在进行检查体测定之前,从数据管理系统收取患者的识别编号,在进行测定之后,把测定数据与患者的识别编号一起发送给数据管理系统。当在临床检查中心等外部检查机构中进行检查时,在检查体容器上粘贴带有由外部检查机构所发行的识别编号的条形码标签,在粘贴了相同的识别编号的传票上记载患者姓名、医疗机构内的患者识别编号和委托的检查项目名称等,来委托进行检查。检查结果通过FAX等发送给医疗机构,在医疗机构中输入到数据管理系统中来进行管理。如上述那样,由于医疗机构内的数据管理系统和外部检查机构的系统的区别,难于对数据进行一元化管理。即使技术上实现了数据的一元化管理,也会存在患者的姓名和诊疗纪录等秘密信息从医疗机构流出到外部的安全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查管理装置和检查管理系统,不需要使患者的姓名和诊疗结果等秘密信息流出到医疗机构外,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委托给外部检查机构的检查结果的数据管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检查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患者数据存储部,与固有地赋予各患者的个人识别符相关联地存储各患者的个人诊疗数据;控制部,根据将要在医疗机构内进行检查还是将要委托给外部检查机构来进行不同的处理;识别符发行部,发行输送用识别符;识别符存储部,与患者的个人识别符相关联地存储发行的输送用识别符,上述控制部,在上述检查将要在医疗机构内进行的情况下,把包含上述个人识别符的检查指示输出给该医疗机构内的检查装置,在上述检查将要委托给外部检查机构的情况下,把附加给检查体的输送用识别符发行给上述识别符发行部,把所发行的输送用识别符与采集该检查体的患者的个人识别符相关联而存储到上述识别符存储部中,向上述外部检查机构输出检查指示。在上述构成中,在使用该检查管理装置的医疗机构和外部检查机构之间的检查体和数据的交接中使用输送用识别符,因此,在医疗机构中使用医疗机构自有的数据管理系统,在外部检查机构中,即使利用外部检查机构中自有的数据管理系统,也能通过输送用识别符来容易进行两者的数据的查询。而且,由于患者的姓名等秘密信息不会从医疗机构流出到外部,即使检查结果被泄露,由于不能确定是谁的检查结果,而能够保守患者个人的秘密信息。而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检查管理系统,包括上述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检查管理装置;能够从上述检查管理装置和上述外部检查机构的检查装置双方进行访问的检查信息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检查管理装置把包含上述输送用识别符的检查指示发送给上述检查信息存储装置来进行存储,上述外部检查机构的检查装置从上述检查信息存储装置取得与附加在检查体上的输送用识别符相对应的检查指示信息,根据取得的检查指示信息进行检查,把其结果与上述输送用识别符相关联地存储到上述检查信息存储装置中,上述检查管理装置根据上述输送用识别符从上述检查信息存储装置取得检查结果。根据该构成,由于在使用该检查管理装置的医疗机构和外部检查机构之间的检查体和数据的交接中使用了输送用识别符,即使在医疗机构中使用医疗机构自有的数据管理系统,在外部检查机构中利用外部检查机构自有的数据管理系统,也能通过输送用识别符来容易地进行两者数据的查询。而且,由于患者的姓名等秘密信息不会从医疗机构流出到外部,即使检查结果被泄露,由于不能确定是谁的检查结果,而能够保守患者个人的秘密信息。而且,通过在医疗机构与外部检查机构之间经过检查信息存储装置来交换包含输送用识别符的检查指示信息,能够更确实地防止向外部检查机构泄露患者的秘密信息。附图的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构成的方框图。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形态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图1中,1是医疗机构内数据管理系统,2是医疗机构外部的检查机构中设置的外部机构内数据管理系统,3是数据库服务器。医疗机构内数据管理系统1、外部机构内数据管理系统2和数据库服务器3通过因特网等网络4进行连接。医疗机构内数据管理系统1包括管理患者的数据的患者数据管理部12、读取附加了输送用识别编号等的条形码标签的条形码读取器13、进行与外部的通信的通信部14、生成输送用识别编号的编号生成部16、把输送用识别编号与在患者数据管理部12中所存储的患者识别编号相关联地进行存储的识别编号存储部15。上述通信部14经过防火墙(未图示)而与外部的数据库服务器3相连接。在上述患者数据管理部12中与赋予患者一人一个的患者识别编号相关联地存储患者的姓名以及出生年月日等患者的个人信息、过去的诊疗纪录和检查数据等信息。而且,患者数据管理部12与设置在上述医疗机构内的测定装置17相连接,能够获取测定数据和患者识别编号等信息。编号生成部16,如后面说明的那样,当进行向外部检查机构的检查委托时,生成用于附加到向该检查机构输送的检查体上的输送用识别编号。外部机构内数据管理系统2包括进行系统全体的控制的控制部21、管理检查体测定数据的检查体(检查标本)数据管理部22、读取输送用识别编号等所附加的条形码标签(ラベル)的条形码读取器23、进行与外部的通信的通信部24、把输送用识别编号与在上述检查体数据管理部22中所存储的检查体识别编号相关联地进行存储的识别编号存储部25。上述通信部24经过防火墙(未图示)而与外部的数据库服务器3相连接。在上述检查体数据管理部22中把检查体测定数据与检查体识别编号相关联地进行存储。而且,检查体数据管理部22与设置在上述外部检查机构内的测定装置26相连接,获取检查体测定数据和检查体识别编号等信息。上述数据库服务器3把输送用识别编号、测定项目信息、检查体测定数据相关联地进行存储。在本实施例中,数据库服务器3为与外部机构内数据管理系统2不同的系统,但是,也可以设置在上述外部机构内数据管理系统2内。下面说明检查的流程。为了在医疗机构中进行患者的血液检查,从患者采集血液。有紧急性要求的检查项目的测定由医疗机构内的测定装置17进行,除此之外的项目的检查在外部检查机构中进行,因此,所采集的血液被分注到两个检查体容器中。检查项目的指令被附加了是在医疗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检查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患者数据存储部,与固有地赋予各患者的个人识别符相关联地存储各患者的个人诊疗数据;控制部,根据将要在医疗机构内进行检查还是将要委托给外部检查机构来进行不同的处理;识别符发行部,发行输送用识别符;识别符存储部,与患者的个人识别符相关联地存储发行的输送用识别符,上述控制部,在上述检查将要在医疗机构内进行的情况下,把包含上述个人识别符的检查指示输出给该医疗机构内的检查装置,在上述检查将要委托给外部检查机构的情况下,把附加给检查体的输送用 识别符发行给上述识别符发行部,把所发行的输送用识别符与采集该检查体的患者的个人识别符相关联而存储到上述识别符存储部中,向上述外部检查机构输出检查指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兵藤宽和田敦
申请(专利权)人:爱科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