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应交专利>正文

小车溺水救生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3063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小车溺水救生包,其包括氧气瓶、救生衣、破窗锤和鸭吹嘴;所述氧气瓶设有第一放气阀门,第一放气阀门通过第一气管连接鸭吹嘴,所述的救生衣为可充气式救生衣,所述氧气瓶还设有第二放气阀门,第二放气阀门通过第二气管连接救生衣的充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使车内被困人员快速脱险的优点。速脱险的优点。速脱险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车溺水救生包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辅助装置,特别是一种小车溺水救生包。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城市的发展,小车越来越多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同时小车给出行的人们也增加了安全隐患,如操作不当导致小车掉进沟、渠、河内,由于车内没有救生设备,导致车内人员无法逃生的现象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小车溺水救生包。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车溺水救生包,其包括氧气瓶、救生衣、破窗锤和鸭吹嘴;所述氧气瓶设有第一放气阀门,第一放气阀门通过第一气管连接鸭吹嘴。
[0005]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救生衣为可充气式救生衣,所述氧气瓶还设有第二放气阀门,第二放气阀门通过第二气管连接救生衣的充气口。
[0006]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氧气瓶外周设有捆扎带。
[0007]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其还包括所述的透明眼罩。
[0008]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透明眼罩通过连接绳与第一气管相连接。
[0009]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氧气瓶外层套有防撞防火罩。
[0010]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破窗锤为空心锤,其端部为多棱锥形,所述锥尖采用金刚石制成。
[0011]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捆扎带为两条。
[0012]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氧气瓶设有第三放气阀门,第三放气阀门连接第三导气管。
[0013]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鸭吹嘴连接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另一端连接第一气管,当用鸭吹嘴吸气时,第一单向阀关闭,第二单向阀打开,当用鸭吹嘴呼气时,第一单向阀打开,第二单向阀关闭。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0015]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一旦车子溺水,车内人员取出救生包并打开就可以穿上救生衣,背上氧气瓶,带上透明眼罩,把鸭吹嘴放在嘴里,将第一放气阀门调到合适的位置,向被困人员供氧,等到车内水满后,打开车门逃生。如果车门不能打开,可用破窗锤破窗而出。获救的人员可以带上本专利技术施救车上其它成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鸭吹嘴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破窗锤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所示,一种小车溺水救生包,其包括救生袋(图中未示出),救生袋内装有氧气瓶1、救生衣2、破窗锤3、鸭吹嘴4和透明眼罩6,救生衣2优选采用充气式救生衣。
[0023]所述氧气瓶1设有多个放气阀门,如图所示有四个放气阀门,每个放气阀门连接一根气管,可对外供氧。所述第一放气阀门51通过第一气管61连接鸭吹嘴4。所述第二放气阀门52通过第二气管62连接救生衣2的充气口。所述第三放气阀门53连接第三导气管63,用于救车内其他人员备用。
[0024]为了便于携带氧气瓶1,在氧气瓶1外周设有两条捆扎带11,用两条捆扎带11的目的是更稳定携带氧气瓶1。
[0025]带上透明眼罩6可以防止水浸入到眼睛内,影响逃生时观察环境,为了防止透明眼罩6丢失,使透明眼罩6通过连接绳与第一气管61相连接。
[0026]为了防止氧气瓶1裸露时引起安全隐患,在氧气瓶1外层套有防撞防火罩7,更好的方案是将氧气瓶1、救生衣2、鸭吹嘴4和透明眼罩6全部装在防撞防火罩7内,这样便于集中放置,方便使用。
[0027]为了减少在水中使用的阻力,破窗锤3采用空心锤,其端部为多棱锥形,如三棱锥,五棱锥,六棱锥,本实施例为六棱锥形,锥尖采用金刚石制成,这样只要用空心锤的锥尖刻画车窗玻璃,轻轻一敲便能方便破碎玻璃逃生,解决了现有的破窗锤不易敲碎车窗玻璃的缺陷。
[0028]为了方便使用者使用和节约氧气,所述鸭吹嘴4连接有第一单向阀41和第二单向阀42,如图2所示,第二单向阀42另一端连接第一气管61,当用鸭吹嘴4吸气时,第一单向阀41关闭,第二单向阀42打开,当用鸭吹嘴4呼气时,第一单向阀41打开,第二单向阀42关闭。
[0029]本专利技术使用方法如下:当小车溺水后,车内有空气时,车门无法打开。此刻可使用本专利技术,打开氧气瓶1的防撞防火罩7,取出氧气瓶1,穿上救生衣2,背上氧气瓶1,戴上透明眼罩6,将鸭吹嘴4放到嘴里,将第一放气阀门51调到合适的位置,向被困人员供氧,手拿破窗锤3。等到车内水满时,车内外压力一致,就可以打开车门逃生。如果车门不能打开,就用破窗锤3,破窗而出。逃出车外后,可以打开第二放气阀门52对救生衣2充气,便可安全脱离危险。
[0030]上述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车溺水救生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氧气瓶(1)、救生衣(2)、破窗锤(3)和鸭吹嘴(4);所述氧气瓶(1)设有第一放气阀门(51),第一放气阀门(51)通过第一气管(61)连接鸭吹嘴(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车溺水救生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救生衣(2)为可充气式救生衣,所述氧气瓶(1)还设有第二放气阀门(52),第二放气阀门(52)通过第二气管(62)连接救生衣(2)的充气口。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小车溺水救生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瓶(1)外周设有捆扎带(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车溺水救生包,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透明眼罩(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车溺水救生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眼罩(6)通过连接绳与第一气管(61)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应交
申请(专利权)人:周应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