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针加药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2479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针加药件,它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固定在上壳体的底部,所述上壳体内设置有储气腔,所述储气腔的一侧设置有加药腔,所述储气腔的另一侧设置有输液通道,所述加药腔的底部与储气腔连通,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储气腔内,所述隔板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孔,所述储气腔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孔,所述输液通道与储气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针加药件,它能够将加药件内的空气及时排出。加药件内的空气及时排出。加药件内的空气及时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针加药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无针加药件,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临床输液治疗中,医护人员时常会在病患输液过程中临时添加药液。目前临床使用的无针加药件虽然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医护人员免受针尖的伤害,但是加药腔胶件内的空气在正常排气时无法排出,如果直接加药,胶件内的空气会被推进输液管道形成气泡,存在对输液患者造成危害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针加药件,它能够将加药件内的空气及时排出。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无针加药件,它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固定在上壳体的底部,所述上壳体内设置有储气腔,所述储气腔的一侧设置有加药腔,所述储气腔的另一侧设置有输液通道,所述加药腔的底部与储气腔连通,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储气腔内,所述隔板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孔,所述储气腔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孔,所述输液通道与储气腔连通。
[0006]进一步,所述加药腔的顶部设置有加药口,所述加药腔内设置有硅胶垫,所述硅胶垫的顶部抵接在加药口上,所述硅胶垫的底部抵接在下壳体上,所述硅胶垫内开设有加药通道,所述加药通道通过与下壳体上的流道与储气腔连通。
[0007]进一步,所述储气腔的顶部设置有过滤膜,所述过滤膜位于排气孔的下方。
[0008]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增加了储气腔,在加药时能够容纳从加药腔内推进的空气,然后通过储气腔上部的排气孔将储气腔内的空气排出,药液则从排液孔中进入出液管道,以避免空气在加药时进入输液管道,可以有效的保护患者。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无针加药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无针加药件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2]如图1、2所示,一种无针加药件,它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下壳体2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在上壳体1的底部,上壳体1内设置有储气腔3,储气腔3的一侧设置有加药腔4,储气腔3的另一侧设置有输液通道5。加药腔4的底部与储气腔3连通,下壳体2上设置有隔板21,
隔板21位于储气腔3内,隔板21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孔22,确保加药时,当空气推进储气腔3时,加药药液能够从排液孔22进入出液管道7。储气腔3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孔31,能够将储气腔3内的空气缓慢排出。输液通道5与储气腔3连通,输液通道5用于连接输液器6。
[0013]如图1所示,加药腔4的顶部设置有加药口41,加药腔4内设置有硅胶垫42,硅胶垫42的顶部抵接在加药口41上,硅胶垫42的顶部开设有切口,硅胶垫42的底部抵接在下壳体2上,硅胶垫42内开设有加药通道421,加药通道421通过与下壳体2上的流道与储气腔3连通,需要加药时,直接将无针的注射器插入加药口41,注射器挤压硅胶垫42,使硅胶垫42顶端的切口打开,将药液注入加药通道421,药液和空气沿着流道进入储气腔3,空气储存在储气腔3内,药液从隔板21底部的排液孔22排出。
[0014]如图1所示,储气腔3的顶部设置有过滤膜32,过滤膜32位于排气孔31的下方,过滤膜32防止空气中的杂质及微生物进入加药件内部。
[0015]以上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针加药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下壳体(2)固定在上壳体(1)的底部,所述上壳体(1)内设置有储气腔(3),所述储气腔(3)的一侧设置有加药腔(4),所述储气腔(3)的另一侧设置有输液通道(5),所述加药腔(4)的底部与储气腔(3)连通,所述下壳体(2)上设置有隔板(21),所述隔板(21)位于储气腔(3)内,所述隔板(21)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孔(22),所述储气腔(3)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孔(31),所述输液通道(5)与储气腔(3)连通。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天军谢立平周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康进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