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连接物和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2474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5: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束、连接物和连接器。连接物用于连接设备。连接物具有片状形状。设备具有至少两个接地引脚和至少一个信号引脚。至少一个信号引脚在间距方向上设置在两个接地引脚之间。连接物具有布线层、屏蔽层和绝缘体。布线层仅形成设置为与信号引脚连接的信号线。布线层没有形成设置为与接地引脚连接的接地线。屏蔽层经由位于屏蔽层与布线层之间的绝缘体覆盖布线层。缘体覆盖布线层。缘体覆盖布线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束、连接物和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片状形状的连接物,可连接到连接物的连接器以及包括连接物和连接器的线束。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如果诸如FFC(柔性扁平电缆)之类的连接物的布线层设置有共面传输线,该共面传输线具有两条接地线和布置在接地线之间的一条或多条信号线。连接物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由于多次反射,因而会导致共面传输线发生谐振。谐振可能会降低传输质量。因此,必须防止在传输信号频带内发生谐振。防止发生谐振的一种方法是将各接地线彼此连接来共同接地,以使谐振频率偏移到高于传输信号频带的频率上。众所周知,将各接地线彼此连接的具体方式是将接地平面或屏蔽层与接地线连接,以使各接地线经由接地平面或屏蔽层彼此连接。例如,在JPB4526115(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FFC,其接地线彼此连接。
[0003]如图31所示,专利文献1中的FFC 900具有导体910或接地线910,两个导体920或信号线920,屏蔽构件930或屏蔽层930,导电粘合层940,以及绝缘构件950或绝缘体950。两条信号线920设置在接地线910之间。接地线910和屏蔽层930通过导电粘合层940彼此连接。因此,各接地线910经由导电粘合层940和屏蔽层930彼此连接。
[0004]专利文献1中的FFC 900具有如下缺点。制造FFC 900的过程很复杂,从而增加了制造FFC 900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物,该连接物可以防止因多次反射引起的谐振且能够以简化的工艺来制造。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和线束,该连接器可与连接物连接,线束包括该连接物和该连接器。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以不同于专利文献1中的FFC 900的方式解决了上述问题。具体地,本专利技术连接物的传输线通过省略接地线的方式配置为微带状传输线或带状传输线。另外,本专利技术连接器包括接地构件。因此,本专利技术连接器被构造成使得当连接有连接物的连接器与匹配连接器匹配时,连接物的屏蔽层经由接地构件与匹配连接器的匹配接地端子连接。
[0008]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设备的连接物。连接物具有片状形状。设备具有至少两个接地引脚和至少一个信号引脚。至少一个信号引脚在间距方向上设置在两个接地引脚之间。连接物具有布线层、屏蔽层和绝缘体。布线层仅形成配置为与信号引脚连接的信号线。布线层没有形成与接地引脚连接的接地线。屏蔽层经由位于屏蔽层与布线层之间的绝缘体覆盖布线层。
[0009]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连接器能够与具有片状形状的连接物连接。连接物具有布线层、屏蔽层和绝缘体。布线层包括至少一条信号线。信号线具有信
号接触部。屏蔽层经由位于屏蔽层与布线层之间的绝缘体覆盖布线层。连接器可沿第一方向与匹配连接器匹配。连接器包括保持构件和接地构件。保持构件在连接器与连接物连接的连接状态下部分地保持连接物。接地构件与保持构件连接。接地构件具有接触弹簧和至少两个接地部。在连接状态下,接触弹簧与屏蔽层接触。在连接状态下,至少一条信号线的信号接触部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位于两个接地部之间。匹配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匹配信号端子和至少两个匹配接地端子。当处于连接状态的连接器与匹配连接器匹配时,信号接触部与匹配信号端子接触。当连接器与匹配连接器匹配时,各接地部分别与各匹配接地端子接触。
[0010]本专利技术又一方面(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连接器能够与具有片状形状的连接物连接。连接物具有布线层、导电层和绝缘体。布线层包括至少一条迹线。迹线具有第一接触部。导电层经由位于导电层与布线层之间的绝缘体覆盖布线层。连接器可沿第一方向与匹配连接器匹配。连接器包括保持构件和导电构件。保持构件在连接器与连接物连接的连接状态下部分地保持连接物。导电构件与保持构件连接。导电构件具有接触弹簧和至少两个第二接触部。在连接状态下,接触弹簧与导电层接触。在连接状态下,至少一个迹线的第一接触部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位于两个第二接触部之间。匹配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匹配第一端子和至少两个匹配第二端子。当处于连接状态的连接器与匹配连接器匹配时,第一接触部与匹配第一端子接触。当连接器与匹配连接器匹配时,各第二接触部分别与各匹配第二端子接触。
[0011]本专利技术又一方面(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线束,其包括连接物和连接器。连接物具有片状形状。连接物具有布线层、屏蔽层和第一绝缘体。布线层包括至少一条信号线。信号线具有信号接触部。屏蔽层经由位于屏蔽层与布线层之间的第一绝缘体覆盖布线层。连接器与连接物连接。连接器可沿第一方向与匹配连接器匹配。连接器包括保持构件和接地构件。保持构件部分地保持连接物。接地构件与保持构件连接。接地构件具有接触弹簧和至少两个接地部。接触弹簧与屏蔽层接触。至少一条信号线的信号接触部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位于两个接地部之间。匹配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匹配信号端子和至少两个匹配接地端子。在连接器与匹配连接器匹配的匹配状态下,信号接触部与匹配信号端子接触。各接地部在匹配状态下分别与各匹配接地端子接触。
[0012]连接物具有布线层和屏蔽层,屏蔽层经由位于屏蔽层与布线层之间的第一绝缘体覆盖布线层。布线层仅形成配置为与设备的信号引脚连接的信号线,而没有形成配置为与设备的接地引脚连接的接地线。因此,本专利技术连接物的传输线被配置为微带状传输线或带状传输线。具体地,本专利技术连接物可以防止因多次反射引起的谐振,并且能够以简化的工艺来制造。
[0013]本专利技术连接器包括具有接触弹簧和至少两个接地部的接地构件。在连接器与连接物连接的连接状态下,接触弹簧与连接物的屏蔽层接触。另外,当连接器与匹配连接器匹配时,各接地部分别与匹配连接器的各匹配接地端子接触。这使得本专利技术连接器可以配置为,当连接器与匹配连接器匹配且同时处于连接器与连接物连接的连接状态下时,通过接地构件使得匹配接地端子与连接物的屏蔽层连接,连接物的传输线配置为微带状传输线或带状传输线。因此,本专利技术连接器可以防止因多次反射引起谐振。
[0014]本专利技术线束包括具有接地构件的连接器。接地构件具有接触弹簧和至少两个接地
部。接触弹簧与连接物的屏蔽层接触。在连接器与匹配连接器匹配的匹配状态下,各接地部分别与匹配连接器的各匹配接地端子接触。这使得本专利技术线束能够配置为,当连接到连接物的连接器与匹配连接器匹配时,使得匹配接地端子经由接地构件与连接物的屏蔽层连接,连接物的传输线被配置为微带状传输线或带状传输线。因而,本专利技术线束可以防止因多次反射引起谐振。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在该图中,线束的连接器处于未匹配状态,其中,连接器未与匹配连接器匹配,匹配连接器固定在电路板上,且连接物的布线层和屏蔽层的上部被省略。
[0016]图2是图1示出的连接器组件的主视图。
[0017]图3是图2示出的连接器组件的A-A向剖视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包括连接物和连接器,所述连接物具有片状形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物具有布线层、屏蔽层和第一绝缘体;所述布线层包括至少一信号线;所述信号线具有信号接触部;所述屏蔽层通过位于所述屏蔽层与所述布线层之间的所述第一绝缘体覆盖所述布线层;所述连接器与所述连接物连接;所述连接器沿第一方向可与匹配连接器相匹配;所述连接器包括保持构件和接地构件;所述保持构件部分地保持所述连接物;所述接地构件与所述保持构件连接;所述接地构件具有接触弹簧和至少两个接地部;所述接触弹簧与所述屏蔽层接触;所述至少一信号线的所述信号接触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位于两个所述接地部之间;所述匹配连接器包括至少一匹配信号端子和至少两个匹配接地端子;在所述连接器与所述匹配连接器匹配的匹配状态下,所述信号接触部与所述匹配信号端子接触;以及各所述接地部在所述匹配状态下分别与各所述匹配接地端子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构件还具有平板状的主体部;所述接触弹簧从所述主体部延伸;所述接触弹簧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垂直的第三方向上位于所述主体部的内部的位置处与所述屏蔽层接触;以及每个所述接地部从所述主体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构件具有结合部;每个所述接地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端部;以及所述结合部将各所述接地部的所述端部彼此结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物还具有附加屏蔽层和第二绝缘体;所述附加屏蔽层通过位于所述附加屏蔽层与所述布线层之间的所述第二绝缘体覆盖所述布线层;以及所述布线层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上位于所述屏蔽层与所述附加屏蔽层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信号线包括构成差分对的两条信号线;以及所述至少一匹配信号端子包括与所述差分对相对应的两个所述匹配信号端子。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
所述布线层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具有与所述接地部相对应的区域;以及所述布线层的所述区域没有设置导电构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物是柔性扁平电缆。8.一种用于连接到设备的连接物,所述连接物具有片状形状,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具有至少两个接地引脚和至少一个信号引脚;所述至少一个信号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幸贵须田雄贵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