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结构及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2289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芯结构及电池,电芯结构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正极片极耳开设有用于避让负极片极耳的正极片缺口以及第一极耳缺口,正极片极耳的一端填充于第一极耳缺口内,另一端延伸至凸出正极片本体设置;负极片极耳开设有用于避让正极片极耳的负极片缺口以及第二极耳缺口,负极片极耳的一端填充于第二极耳缺口内,另一端延伸至凸出负极片本体设置,正极片极耳和负极片极耳错开设置,且正极片本体和负极片本体上均具有切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芯结构及电池,正极片极耳能够内陷于正极片本体中,负极片极耳能够内陷于负极片本体中,减小电芯结构的边角空间,提高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的能量密度。的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芯结构及电池


[0001]本技术属于电池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芯结构及电池。

技术介绍

[0002]动力电池包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之源,而锂离子电池则是组成动力电池包的核心组成单元。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电芯有圆柱电芯、方壳电芯及软包电芯,其中软包电芯因其能量密度高、重量轻、安全性能好备受关注。在电池模组组装过程中为了使软包电芯具有更好地适配性,往往需要对软包电芯进行折边和剪角,剪角后,电池模组和电池箱体之间具有用于安装线缆等结构的放置空间,而在电芯的极耳凸出部分会存在一部分多余的空间,导致现有的多余空间过大,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结构及电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芯结构,包括多个正极片和多个负极片,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依次交叉层叠设置,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片本体以及正极片极耳,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片本体以及负极片极耳,所述正极片极耳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负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结构,包括多个正极片和多个负极片,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依次交叉层叠设置,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片本体以及正极片极耳,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片本体以及负极片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极耳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负极片极耳的正极片缺口以及用于容纳所述正极片极耳的第一极耳缺口,所述正极片极耳的一端填充于所述第一极耳缺口内,另一端延伸至凸出所述正极片本体设置;所述负极片极耳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正极片极耳的负极片缺口以及用于容纳所述负极片极耳的第二极耳缺口,所述负极片极耳的一端填充于所述第二极耳缺口内,另一端延伸至凸出所述负极片本体设置,所述正极片极耳和所述负极片极耳错开设置,且所述正极片本体的设有所述正极片极耳及所述正极片缺口的侧面具有切角,所述负极片本体的设有所述负极片极耳及所述负极片缺口的侧面具有切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角的角度为15
°
至75
°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极耳和所述正极片缺口分别设于所述正极片本体的相对两侧,所述负极片极耳和所述负极片缺口分别设于所述负极片本体的相对两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极耳设于所述正极片本体其中一侧的中部,所述正极片缺口设于所述正极片本体的另一侧的中部,所述负极片极耳设于所述负极片本体其中一侧的中部,所述负极片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桂明
申请(专利权)人: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