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2215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件检测装置,其包括:移动单元(100),移动单元(100)能够将工件固定并移动以对工件进行荧光剂检测,移动单元(100)包括第一固定部(10)和第二固定部(20),第一固定部(10)能够夹持固定工件的一端,第二固定部(20)能够夹持固定工件的另一端,第一固定部(10)和第二固定部(20)能够同步转动、以对工件进行多方位的荧光剂涂覆。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转动的方式使得工件被荧光剂进行多方位的涂覆,使得工件的有效涂覆面积得到大大增加,从而有效地提高大尺寸工件在荧光检测时的检测效率,有效地减小缺陷漏检的概率,解决荧光检测效率低的问题。荧光检测效率低的问题。荧光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件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铸坯件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工件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荧光渗透探伤是指含有荧光物质的渗透液涂敷在被探伤件表面,通过毛细作用渗入表面缺陷中,然后清洗去表面的渗透液,将缺陷中的渗透液保留下来,进行显象的方法。渗透检测可广泛应用于检测大部分的非吸收性物料的表面开口缺陷,如钢铁,有色金属,陶瓷及塑料等,对于形状复杂的缺陷也可一次性全面检测,主要用于裂纹、白点、疏松、夹杂物等缺陷的检测。
[0003]高温合金叶片在航空发动机和地面燃气轮机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高温叶片叶片是航天发动机和燃气涡轮机热端部件中的关键部件之一。由于高温合金叶片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承受高温,燃气腐蚀,离心力,弯曲应力,振动,热疲劳的同时作用,工作环境恶劣。高温合金铸件凝固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缺陷或者机械加工过程中所留下的轻微划痕,都会造成零件的提前失效,这要求对高温合金叶片进行严格的无损检测,保证其质量。而荧光渗透探伤是保证高温合金叶片表面质量的最为重要的无损检测手段。重型燃气轮机是是迄今为止效率最高的热

功转换类发电设备,是发电和驱动领域的核心设备,由于其设计和制造的难度极大,细微的表面损伤可对长期服役的设备产生显著的影响。然而重型燃机叶片尺寸大,长度300mm以上,单件重约10

20公斤,荧光渗透检测准确性是影响重型燃机服役的关键环节。
[0004]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大尺寸的工件在荧光检测时检测效率相对较低,存在缺陷漏检的风险,并且荧光剂使用量过大而造成浪费以及影响环境等技术问题,因此本技术研究设计出一种工件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大尺寸工件在荧光检测时检测效率较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工件检测装置。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工件检测装置,其包括:
[0007]移动单元,所述移动单元能够将工件固定并移动以对所述工件进行荧光剂检测,所述移动单元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能够夹持固定所述工件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部能够夹持固定所述工件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能够同步转动、以对所述工件进行多方位的荧光剂涂覆。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部为夹爪结构,包括第一滑杆和两个以上的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与所述第一滑杆连接,且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二滑杆沿所述第一滑杆的周向间隔布置,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二滑杆能够将所述工件的一端进行夹设固定;和/或,
[0009]所述第二固定部也为夹爪结构,包括第三滑杆和两个以上的第四滑杆,所述第四滑杆与所述第三滑杆连接,且两个以上的所述第四滑杆沿所述第三滑杆的周向间隔布置,两个以上的所述第四滑杆能够将所述工件的另一端进行夹设固定。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滑杆从所述第一滑杆的径向外侧沿径向向内的方向插设进入所述第一滑杆中,且所述第二滑杆沿径向插设进入所述第一滑杆中的距离能够进行调节且被固定,以调节两个以上所述第二滑杆之间能容纳的工件径向尺寸;和/或,
[0011]所述第四滑杆从所述第三滑杆的径向外侧沿径向向内的方向插设进入所述第三滑杆中,且所述第四滑杆沿径向插设进入所述第三滑杆中的距离能够进行调节且被固定,以调节两个以上所述第四滑杆之间能容纳的工件径向尺寸。
[0012]优选地,所述移动单元还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
[0013]所述第一滑杆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立柱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滑杆固定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一滑杆转动,所述第一转轴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一立柱转动连接;和/或,
[0014]所述第三滑杆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立柱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三滑杆固定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三滑杆转动,所述第二转轴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二立柱转动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移动单元还包括还包括第五滑杆、第六滑杆和第七滑杆,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五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滑杆的另一端从所述第七滑杆的轴向一端插设进入所述第七滑杆的内部、并能沿所述第七滑杆的轴向进行滑动和被固定;所述第二立柱与所述第六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滑杆的另一端从所述第七滑杆的轴向另一端插设进入所述第七滑杆的内部、并能沿所述第七滑杆的轴向进行滑动且被固定。
[0016]优选地,还包括浸润单元,包括能够容纳所述移动单元和所述工件于其中的容器、和用于喷射荧光剂的喷射装置。
[0017]优选地,所述浸润单元还包括第一立杆和第一横杆,所述喷射装置与所述第一立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立杆还与所述第一横杆滑动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立杆能够沿水平方向进行滑动。
[0018]优选地,所述浸润单元还包括第二立杆,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第二立杆转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横杆能绕着所述第二立杆的轴进行转动。
[0019]优选地,所述容器底部还连通设置有残液收集器,所述残液收集器底部连通设置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内部设置有能与所述残液收集器连通的第一内部通道,所述第二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杆连接,且所述第二立杆的内部也设有第二内部通道,所述第一横杆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内部通道,所述第一立杆的内部设置有第四内部通道,所述第一内部通道、所述第二内部通道和第三内部通道和第四内部通道依次连通,所述第四内部通道与所述喷射装置的内部连通。
[0020]优选地,所述第二横杆上设置有增压泵、以驱动所述残液收集器内的荧光剂输送到所述喷射装置中;和/或,所述浸润单元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横杆的转动和驱动所述第一立杆的滑动;和/或,所述容器的底面与水平面之间呈5

15
°
的夹角;和/或,当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二滑杆、和当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第四滑杆时,在所述第二滑杆的径向内侧和在所述第四滑杆的径向内侧均设置有缓冲垫;和/或,当包括第五滑杆、第六滑杆和第七滑杆时,所述第五滑杆与所述第七滑杆相接的位置、和所述第六滑杆与所述第七滑杆相接的位置均设置有胶圈。
[002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工件检测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1.本技术通过设置移动单元,且移动单元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能
够使得第一固定部夹持固定住工件的一端、第二固定部夹持固定住工件的另一端,形成对大尺寸工件(尤其是大尺寸叶片)的固定作用,且通过两个固定部的同步转动,使得工件能够通过转动的方式被荧光剂进行多方位的涂覆,使得工件的有效涂覆面积得到大大增加,从而有效地提高大尺寸工件在荧光检测时的检测效率,有效地减小缺陷漏检的概率,解决荧光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0023]2.本技术还通过第二滑杆与第一滑杆之间的插设深度可调节和第四滑杆与第三滑杆之间的插设深度可调节的结构形式,可以有效调节多个第二滑杆之间的可容纳的工件的径向尺寸和调节多个第四滑杆之间的可容纳的工件的径向尺寸,以有效适应多种不同结构尺寸的工件进行荧光检测;本技术还通过第五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单元(100),所述移动单元(100)能够将工件固定并移动以对所述工件进行荧光剂检测,所述移动单元(100)包括第一固定部(10)和第二固定部(20),所述第一固定部(10)能够夹持固定所述工件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部(20)能够夹持固定所述工件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固定部(10)和所述第二固定部(20)能够同步转动、以对所述工件进行多方位的荧光剂涂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0)为夹爪结构,包括第一滑杆(11)和两个以上的第二滑杆(12),所述第二滑杆(12)与所述第一滑杆(11)连接,且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二滑杆(12)沿所述第一滑杆(11)的周向间隔布置,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二滑杆(12)能够将所述工件的一端进行夹设固定;和/或,所述第二固定部(20)也为夹爪结构,包括第三滑杆(21)和两个以上的第四滑杆(22),所述第四滑杆(22)与所述第三滑杆(21)连接,且两个以上的所述第四滑杆(22)沿所述第三滑杆(21)的周向间隔布置,两个以上的所述第四滑杆(22)能够将所述工件的另一端进行夹设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杆(12)从所述第一滑杆(11)的径向外侧沿径向向内的方向插设进入所述第一滑杆(11)中,且所述第二滑杆(12)沿径向插设进入所述第一滑杆(11)中的距离能够进行调节且被固定,以调节两个以上所述第二滑杆(12)之间能容纳的工件径向尺寸;和/或,所述第四滑杆(22)从所述第三滑杆(21)的径向外侧沿径向向内的方向插设进入所述第三滑杆(21)中,且所述第四滑杆(22)沿径向插设进入所述第三滑杆(21)中的距离能够进行调节且被固定,以调节两个以上所述第四滑杆(22)之间能容纳的工件径向尺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单元(100)还包括第一立柱(41)和第二立柱(42):所述第一滑杆(11)通过第一转轴(31)与所述第一立柱(41)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1)与所述第一滑杆(11)固定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一滑杆(11)转动,所述第一转轴(31)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一立柱(41)转动连接;和/或,所述第三滑杆(21)通过第二转轴(32)与所述第二立柱(42)连接,所述第二转轴(32)与所述第三滑杆(21)固定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三滑杆(21)转动,所述第二转轴(32)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二立柱(42)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单元(100)还包括还包括第五滑杆(51)、第六滑杆(52)和第七滑杆(53),所述第一立柱(41)与所述第五滑杆(5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滑杆(51)的另一端从所述第七滑杆(53)的轴向一端插设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付兴张典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红银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