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电结构及除尘装置及空气净化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1921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电结构及除尘装置及空气净化器。所述放电结构包括:导电片,其由导电材质制成;介质层,至少部分的与所述导电片贴合设置,且所述介质层由绝缘材质制成;以及放电电极,至少部分的与所述介质层贴合,并与所述导电片分别设置于所述介质层的相对两侧;所述放电电极与所述介质层之间形成放电狭缝。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放电结构,通过构造介质阻挡放电的结构形式,利用大气压沿面放电技术,在施加足够电压的情况下形成电场,使空气电离,从而对气态污染物进行有效祛除,实现对空气消毒、杀菌的效果。杀菌的效果。杀菌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电结构及除尘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净化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放电结构及除尘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空气净化器逐步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传统的空气净化器多采用被动式的过滤网形式,其需要定期更换滤网,且在更换滤网时存在二次污染风险;在此之后诞生的静电式的主动净化装置,其克服了需要定期更换滤网的缺陷,但其仍然存在放电强度较低、净化效率低,且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臭氧的问题,此外,静电式的主动净化装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用户手动拆洗,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静电式净化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臭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减少臭氧产生量的放电结构。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静电式净化装置拆卸不便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无需用户手动拆洗的除尘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静电式净化装置拆卸不便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无需用户手动拆洗的空气净化器。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放电结构,包括:
[0007]导电片,其由导电材质制成;
[0008]介质层,至少部分的与所述导电片贴合设置,且所述介质层由绝缘材质制成;以及
[0009]放电电极,至少部分的与所述介质层贴合,并与所述导电片分别设置于所述介质层的相对两侧;所述放电电极与所述介质层之间形成放电狭缝。
[0010]可选的,所述放电电极构造为多根均匀贴附于所述介质层上的束状结构。
[0011]可选的,所述放电狭缝由相邻两根束状结构与所述所述介质层之间的区域形成。
[0012]可选的,所述放电电极由碳纤维束制成。
[0013]可选的,所述导电片构造为弧形结构,贴合于所述导电片外侧的所述介质层同样构造为弧形结构;所述放电电极设置于所述介质层的内弧面处。
[0014]可选的,所述介质层环绕所述导电片外侧一周设置。
[0015]可选的,所述导电片与交流电源正极电连接;所述放电电极与交流电源负极电连接。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除尘装置,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放电结构;以及
[0017]集尘极板,与所述放电结构平行间隔设置,且所述集尘极板与直流电源电连接或接地设置。
[0018]可选的,还包括:
[0019]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放电结构和/或所述集尘极板沿长度方向的至少其中一侧,适
于对所述放电结构和/或所述集尘极板进行支撑。
[0020]可选的,多个所述集尘极板与多个所述放电结构交替设置。
[0021]可选的,所述集尘极板包括:
[0022]出水槽,设置于所述集尘极板沿长度方向的相对上方位置,并由所述集尘极板外表面沿厚度方向凹陷而成;
[0023]引水管,一端与所述出水槽连通,另一端与进水部连通。
[0024]可选的,所述引水管设置于所述集尘极板内部,并由所述集尘极板底部沿长度方向向上延伸而成。
[0025]可选的,所述集尘极板包括:
[0026]污水收集部,适于对所述集尘极板滴落的液体进行收集。
[0027]可选的,所述集尘极板还包括:汇集部,设置于所述集尘极板沿长度方向的相对下方位置,并由所述集尘极板外表面沿厚度方向凸出设置;
[0028]所述汇集部沿宽度方向倾斜设置于所述集尘极板的外表面,且所述汇集部的相对低点位置设置于所述污水收集部的上方。
[0029]可选的,所述集尘极板构造为多孔结构,其外表面形成有若干喷水孔,所述喷水孔直接或间接的与喷水装置连通。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气净化器,包括:如上述所述的除尘装置。
[003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3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放电结构,通过构造介质阻挡放电的结构形式,利用大气压沿面放电技术,在施加足够电压的情况下形成电场,使空气电离,从而对气态污染物进行有效祛除,实现对空气消毒、杀菌的效果;并通过在所述放电电极101与所述介质层102之间形成放电狭缝,从而能够有效降低放电时产生的臭氧量,解决传统介质阻挡放电臭氧高的难题。
[0033]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放电结构,所述导电片构造为弧形片状结构,贴合于所述导电片外侧的所述介质层同样构造为弧形片状结构,并将所述放电电极设置于所述介质层的内弧面处,从而相对平板电极结构,弧状放电结构使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更集中,弯弧处均有放电,在实际应用中,保证截面积相等的条件下,电极展开面积更大,放电等离子体密度更高,杀菌因子更多;此外,与相同电压下的平板电极结构相比,在产生同等臭氧量的情况下,等离子体更聚集,杀菌、净化气态污染物更优。
[0034]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放电结构,通过将多根均匀贴附于所述介质层的内弧面处的碳纤维束作为所述放电电极,使得在内弧面处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密度更聚集;由于碳纤维的二次电子系数较小,减少放电产生的二次电子;且碳纤维电极材料能够实现在高强度的放电条件下,空气放电通道未达到剧烈的流柱状态,能有效控制放电的剧烈程度;此外,在实现有效放电的同时,由于放电区域狭小,能够有效降低放电时产生的臭氧量,做到对臭氧量的有效控制。
[0035]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放电结构,通过将所述放电结构与交流电源进行连接,并具体将所述导电片与交流电源正极电连接,将所述放电电极与交流电源负极电连接,从而使用交流电源施压实现介质阻挡放电,形成沿面微放电结构,实现在空气中击穿放电,使放电电极周围布满辉光等离子体,从而对空气中的颗粒物荷电,放电强度相对静电场高出几个数量级,高能电子直接撞击甲醛等气态污染物分子键,实现对气态污染物的净化。
[0036]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除尘装置,通过设置集尘极板与所述放电结构配合,且将所述集尘极板与直流电源电连接或接地,从而利用放电结构产生辉光等离子体,对空气中的颗粒物荷电,并进一步利用集尘极板对已经荷电的颗粒物等空气杂质进行收集,方便将颗粒物进行汇聚,起到净化集尘效果,保证净化率。
[0037]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除尘装置,通过在所述集尘极板沿长度方向的相对上方位置上设置出水槽,并通过与进水部连通,从而便于对所述集尘极板进行自动清洗,无需使用者手动清洗,降低劳动强度,且无需使用者反复拆机,提高安全性。
[0038]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除尘装置,通过将所述引水管设置于所述集尘极板内部,从而可以利用所述集尘极板的本身结构来成型引水管,无需额外设置管件,降低生产成本,且能够将引水管隐藏在所述集尘极板的内部,使除尘装置整体更加简洁,不会影响集尘极板的集尘效果。
[0039]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除尘装置,通过在所述集尘极板沿长度方向的相对下方位置设置汇集部,从而方便使用汇集部对污水进行引导,方便污水汇集到污水收集部中,避免污水随意滴落,便于污水统一收集,统一排出,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片(103),其由导电材质制成;介质层(102),至少部分的与所述导电片(103)贴合设置,且所述介质层(102)由绝缘材质制成;以及放电电极(101),至少部分的与所述介质层(102)贴合,并与所述导电片(103)分别设置于所述介质层(102)的相对两侧;所述放电电极(101)与所述介质层(102)之间形成放电狭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极(101)构造为多根均匀贴附于所述介质层(102)上的束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狭缝由相邻两根束状结构与所述所述介质层(102)之间的区域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极(101)由碳纤维束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103)构造为弧形结构,贴合于所述导电片(103)外侧的所述介质层(102)同样构造为弧形结构;所述放电电极(101)设置于所述介质层(102)的内弧面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102)环绕所述导电片(103)外侧一周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

6任意一项所述的放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103)与交流电源正极电连接;所述放电电极(101)与交流电源负极电连接。8.一种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

7任意一项所述的放电结构(1);以及集尘极板(3),与所述放电结构(1)平行间隔设置,且所述集尘极板(3)与直流电源电连接或接地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双幸王铭昭王墅肖德玲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